郭潤民
摘要:公共藝術在城市文化中具備多種形態,其中包括生態學、環境學、社會學以及工程學等,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基于此,本文將分析公共藝術設計與城市文化價值。并研究公共藝術設計與城市文化價值的實現方式,其中主要包括公共藝術設計與城市文化價值的繼承以及公共藝術設計與城市文化價值的構建。
關鍵詞:公共藝術設計;城市文化價值;繼承發展
中圖分類號:J5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6-0187-01
一、前言
公共藝術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將人作為其中的核心內容,將城市空間作為載體,進行空間、造型、結構等方面的設計,面向公眾進行藝術設計。城市文化對城市發展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文化是城市發展的象征,人們對城市文化進行了解就能夠確定城市的文化底蘊以及發展歷史。
二、公共藝術設計與城市文化價值的內在含義
公共藝術是歷史發展的結果,最早出現在18世紀的西方藝術史中,正是因為公共藝術的出現,使公共與藝術之間的關系發生巨大變化,藝術在此過程中具備商品的形式,成為了一種能夠被人們討論的文化。公共藝術的基礎就是市民社會,市民能夠對公共藝術進行參與和討論,并將其與公共事物的民主化發展相互結合。
城市文化是人類文化發展的另一種形態,屬于人類的精神產物,城市文化能夠將城市的發展情況以及社會實踐情況充分反映出來,同時還能夠確定城市生活的價值取向。城市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能夠形成文化、信仰、風俗、道德等形式,因此公共藝術在城市文化中的發展是必然趨勢,同時也是城市文化的另一種形態。
三、公共藝術設計與城市文化價值的實現方式
(一)公共藝術設計與城市文化價值的傳承
在20世紀60年代之后,西方藝術世界發生了變化,從審美逐漸轉化為文化,在此階段大眾文化逐漸興起,社會問題也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問題。當今社會具備較強的多元性以及地域性,為公共藝術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公共藝術是城市文化的自然形態之一,在城市發展重要事件以及重要人物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公共藝術能夠將城市生活、城市科技以及城市實踐等充分展示出來,同時也是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習俗的真實寫照。例如,雕塑作品作為公共藝術的主要呈現方式,在城市建設中得到了非常普遍的應用,在重慶,有大型雕塑《歌樂山烈士紀念碑》,在天津有《天津抗震紀念碑》,在廣州有《廣州起義紀念碑》等,以上紀念碑能夠將城市在實際發展中的地域性以及發展歷史展現出來,是時代精神以及歷史的見證。歷史是城市發展的基礎,同時也公共藝術設計的核心內容,如果二者脫離的歷史,則公共藝術設計與城市文化價值都無法得到有效的傳承和發展。
不同地點的文化也不同,因此城市文化能夠將自身的文化生態以及自然生態呈現出來,城市文化的出現是歷史發展的結果,象征著民族精神以及民族風貌、思維方式等,因此對歷史和文化進行有效保護,則是對公共藝術設計與城市文化價值進行有效保護。例如,雕塑作品《深圳人的一天》,將人們在城市生活中的一天作為片段呈現出來,其中包括食品價格、天氣、空氣質量、股市預告等,將以上數據進行整合,反映整個城市的發展以及內在規律。人們通過欣賞理解這一雕塑能夠發現城市的文化特征以及城市發展歷史,同時還能夠在未來對公共藝術設計與城市文化價值進行有效傳承。
(二)公共藝術設計與城市文化價值的構建
要想保證公共藝術設計與城市文化價值之間的和諧統一發展,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尊重城市的原有空間格局以及城市形態,重點對城市空間理念進行創新,而不是對城市空間進行破壞,進而將人文價值充分體現出來。公共藝術在實際呈現的過程中,都需要在特定的空間形態下進行,公共藝術設計與城市文化價值發展對人文精神以及社會生活都具備非常重要的意義。歷史能夠見證時間的延續和發展,同時賦予空間和時間相應的價值,由于城市之間的地域環境以及生態環境的不同,因此形成的文化也就不同,在不同文化的渲染之下,城市也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價值。在構建公共藝術設計與城市文化價值的過程中,為了避免出現雷同的情況,則需要對城市空間進行創新和樹立,樹立相應的城市品牌形象,城市空間性質需要使人們享受到生活的美好,如果不制定相應的發展目標,一味的盲目發展,則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大量的資源浪費。通過對復雜的空間進行有效利用,采用個性化以及標識化的方式,將城市中的文化精神以及人文特色充分展示出來,進而實現公共藝術設計與城市文化價值的可持續發展0。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對公共藝術設計與城市文化價值的關注程度逐漸提升,如何實現公共藝術設計與城市文化價值,成為有關人員關注的重點問題。本文通過研究公共藝術設計與城市文化價值的實現方式發現,對其進行研究能夠提升二者的應用效果,促進今后公共藝術設計與城市文化價值的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