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瑩
摘要:在小學教育階段,音樂學科教育能夠有效地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小學思維能力、創新能力,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促進學生獲得全面發展,本文闡述了小學音樂教學中對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小學音樂;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6-0237-01
一、引言
在小學音樂教學當中,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是音樂教學中的一項主要目標。在音樂學習的過程當中,學生只有具備了音樂鑒賞能力,才能深入的認知與了解音樂的主題思想與豐富內涵,并能夠拓展學生的音樂知識領域,讓學生通過音樂鑒賞,將所學的音樂理論知識與實踐運用進行緊密結合,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促進學生音樂知識水平的發展。
二、充分體現出音樂鑒賞所蘊含的崇高美與歡樂美
在當前新課改的發展背景下,整個教育界都較為培養學生的學習、實踐、創新等三項能力。在小學音樂教學當中,教師應如何來行之有效的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是當前小學音樂教學當中的一個重要的研究與實踐課題。同時,這一問題也在音樂教學當中獲得了音樂教師廣泛的重視。例如,教師在教學《祖國頌》這一音樂鑒賞課的過程當中,祖國頌為混聲合唱歌曲,具有較為寬廣的旋律,以及恢弘博大的氣勢。為F大調的單樂章歌曲,屬于頌歌的音樂體裁。教師可通過的音樂當中所蘊含的崇高美與歡樂美這兩個方面的內容來啟發與教育學生,音樂當中的崇高美與歡樂美是音樂的較為常見的表現形式,同時,也是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要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首要的一點在于必須讓學生具備對音樂之美的有感受能力。
三、有效地構建音樂集體學習的和諧快樂氛圍
在小學音樂教學實踐當中,教師必須依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認知理解能力,充分運用多樣化的方式來讓學生學習音樂,例如,可讓學生通過聆聽來深入體會到音樂之美,通過歌唱來展現出音樂之美,通過音樂劇演出來發現音樂之美,如此一來,就可有效地拓展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的學習音樂與感悟音樂,有效地促進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個性化發展。例如,在教學《堆雪人》一課時,教師可采用音樂劇表演的形式來讓學生學習這一音樂作品。并讓學生從音樂表演當中對音樂獲得真實的體驗與感受。這首歌曲的學習目標是要讓學生能夠學會用氣息來支持演唱的方法,并能夠采用圓潤與彈性的音調來進行演唱,并通過學習二聲部的合唱,能夠具有更加和諧豐滿音樂表現力。首先教師可指導學生依據教學內容,按照音樂作品的主題思想與豐富內涵來創編音樂劇,通過載歌載舞的方式來進行音樂表演。教師要讓學生在音樂劇的演出中,一面用演出道具來表演堆雪人的場景,一面唱出輕松愉悅的歌曲曲調,充分體現出活潑的快樂情緒,并要唱好歌曲當中的襯詞“啦啦啦”,來充分體現出歌曲當中所傳遞出歡快的氛圍。
四、培養學生的音樂創新思維
在開展小學音樂教學時,教師必須采用全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充分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音樂教學活動當中,有效地促進學生在音樂個性化發展,培養學生的音樂創新思維,讓學生能夠輕松愉悅的學習音樂知識與音樂技能。在小學音樂教學當中,音樂鑒賞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對于整個音樂作品而言,音樂鑒賞被稱為音樂的三度創作,其與音樂演唱與音樂演奏一樣,都具有自身的個性化。通常而言,每一位音樂鑒賞者都會在鑒賞音樂作品的過程當中獲得自身獨特的心理體驗,在音樂鑒賞方面也同樣如此。每一位學生在對于音樂作品的認知與理解方面,都會體現出自身與眾不同的個性化因素,教師必須要尊重學生的音樂個性化,而不能運用一種唯一的鑒賞標準,來衡量學生音樂鑒賞水平,必須充分尊重學生音樂鑒賞當中的個性化發展,才能真正的體現出學生音樂鑒賞的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生音樂鑒賞的創新思維,從而較好的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在教師的指導下來對音樂進行創新與發展。例如,教學《故鄉的小路》一課時,在鑒賞這首歌曲之前,教師可首先對學生提出相關的學習問題:(1)在《故鄉的小路》這首歌曲當中內容是什么?(2)這首歌曲是由幾個聲部構成的?(3)通過聆聽范唱,你會具有那些發現?讓學生能夠帶著問題來進行聆聽與鑒賞這首歌曲。學生在通過聆聽與鑒賞之后,提出了相關的見解:一些學生認為:在這首歌曲當中的故鄉的小路,充分體現出了對故鄉的深深的眷戀。另外一些學生則認為歌曲當中的思鄉戀鄉之情之所以會如此的熾熱,是因為游子長期離開家鄉的緣故,教師再指導學生如何來運用音樂來體現出濃厚的“鄉情”,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地拓展學生個性化發展,培養學生的音樂創新思維。
五、結語
總之,在當前的小學音樂教學當中,必須依據小學生的音樂學習心理特點、音樂知識水平,來創設行之有效的策略,來進一步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促進學生獲得身心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