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川
近期,云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與中共云南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下發《關于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提出金融支持云南鄉村振興戰略的16條措施意見。
云南農信社提出,力爭到2022年,全省農信社服務鄉村振興實現“12500”目標任務,即:農戶貸款、小微企業貸款、高原特色農業貸款、地方政府債券等用于支持鄉村振興的資金凈增額突破1000億元,其中2018-2020年每年不低于200億元,符合條件的行政村100%建成信用村,用POS機或自助設備等各類機具實現全省行政村100%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信用評級面達到100%,符合貸款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申貸獲得率達到100%,扶貧小額信貸年度計劃完成率達到100%。
圍繞“產業興旺”主線,云南農信社將加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支持力度,力爭每年支持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資金凈增額不低于6億元;大力支持茶葉、花卉、蔬菜、水果、堅果、咖啡、中藥材、肉牛等產業特色農業發展,力爭每年支持高原特色農業現代化的資金凈增額不低于35億元;大力支持農產品加工和流通體系建設,力爭每年支持農產品加工和流通體系建設的資金凈增額不低于4億元;大力支持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科技園、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生態原產地保護示范區的園區建設,力爭每年支持園區經濟發展的資金凈增額不低于8億元。
圍繞“生態宜居”主線,積極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合理發放農村道路、供電、供水、通訊、物流、信息等與公共服務相關的實體經濟貸款,擇優支持商業化運作、現金流充足的垃圾發電、污水處理、節水凈水等民生工程;積極支持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積極支持森林草原旅游、河湖濕地觀光、高山草甸運動、野生動物馴養觀賞等產業,支持開發觀光農業、游憩休閑、健康養生、生態教育等項目;積極支持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積極支持滇中引水工程,重點支持農村污染土地修復、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農業高效節水灌溉和退耕還林還草等農業生態項目,對于符合“綠色信貸”準入條件的項目,不斷加大扶持力度。
圍繞“生活富?!敝骶€,深入推進金融扶貧,精準識別扶持對象,逐村連片、逐門逐戶開展實地調查,做好貸款的評級與授信工作,做到因村施策、因戶施策、因人施策,對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優先保障其信貸資金需求,力爭每年支持脫貧攻堅的資金凈增額不低于10億元;全力做好農戶信貸服務,積極運用各項扶持類貸款,支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農民增收,支持農民就業創業,支持農戶職業技能培訓,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扶貧行動,力爭每年支持農戶生產生活的資金凈增額不低于50億元;全力拓展消費信貸和民生金融業務,積極推廣電子支付、移動支付、金融社保IC卡、惠農貸記卡等服務,力爭每年支持居民消費的資金凈增額不低于12億元;優化小微信貸服務,圍繞縣域先進制造業、大健康、現代服務、快速消費等特色產業及新能源、新醫藥、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行業,深挖核心企業及其上下游小微企業資源,力爭每年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資金凈增額不低于75億元;支持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有序推進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穩步推進林權抵押貸款,逐步推行農村信用社網點與農村產權交易市場的有機結合。
圍繞“鄉風文明”和“治理有效”主線,提質升級“陽光信貸”工程,打造方便快捷、優質高效、公開透明、可追可查的信貸通道;積極支持增信體系建設,與各級政府加強溝通合作,有效利用涉農風險補償基金、小微企業擔?;鸬日鲂艡C制,大力推廣“政府增信+銀政共管”模式,進一步破解“三農”信貸業務信息不對稱難題,提升農村地區申貸獲得率和信貸覆蓋率;大力推動農村信用環境建設,積極參與農村征信體系和農戶信用檔案庫建設,搭建以“數據庫+網絡”為核心的信用信息服務平臺,提高信用體系覆蓋面和應用成效;深化普惠金融“村村通”建設,主動適應互聯網金融發展趨勢,發揮農村信用社網點優勢,繼續推動金融服務向行政村延伸、擴大優化農村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