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人民信仰之“魂”。思想政治課作為學校德育的主陣地肩負著培育和踐行的重任。本文以《經濟生活》“企業的經營”一課的教學為例,從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環節的教學設計意圖、操作過程、目標達成等方面闡述如何培育法治、誠信、和諧、民主等價值觀,讓學生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實現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關鍵詞:高中政治課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素養;觀念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十九大報告的這句話,讓我對“信仰”一詞肅然起敬。作為普通的民眾,我深切感受到國家越發強大,人民越發幸福有追求。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而且是作為德育主陣地的思想政治教師,“信仰”一詞,意味著要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并由它發揮強有力的導向和示范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是當代人民信仰的“魂”,引領著社會思潮,凝聚著社會共識,是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的重要基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是一項需要全黨、全社會各個方面群策群力、齊抓共建的一項工程。學校教育無疑也承載著這一重任,而作為學校德育主陣地的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更責無旁貸。那么,如何在思想政治課堂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人結合《經濟生活》“企業的經營”這一節課的教學,談談我的做法和體會。
一、 以課本素材為源,拓展課外知識,在探究,收集素材中樹立法治意識,感受誠信價值觀
現行教育目標,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達成,重視關注學生文化熏陶和人文滲透,為培養學生的愛國、法治、公正等價值觀提供了豐富的養分。本課主要向學生介紹識別企業及公司的類型,理解公司經營與發展成功的主要類型,正確看待市場競爭所帶來的企業兼并和企業破產現象等知識,讓學生在理解企業公司設立所需要的法律依據,感受社會法治的力量。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引導學生看到銳意進取、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感悟誠實守信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的價值,培育種植提拔學生做銳意進取、誠實守信的人。
課前,我讓學生分四個小組收集馬云及其阿里巴巴相關資料,撰寫成調查報告,用PPT、手抄報或文檔等方式呈現。然后根據學生的調查報告及有關企業的課內外知識,設置相關問題,內化生成學科素養,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案例的展示,情景的創設,提出問題的方式,讓學生去思考、去體驗、去選擇、去解決問題,從而判斷能不能,該不該,值不值,在潛移默化中生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生在探究合作中生成內化關于“企業的含義,地位、類型及形式,公司成功經營的秘訣”等學科知識,在了解企業公司設立中需要一定的程序、法律知識中外化生成理性精神和法治意識,學科核心素養的生成,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在潤物無聲中渾然天成。
二、 在課堂中創設主體互動探究活動,在質疑爭辯中體驗民主意識,感受團結和諧的力量
現行的教育把促進學生健康成才作為改革的目標?,F代社會競爭激烈,社會需求也越來越多樣化,離開團隊的合作,單靠個人的力量很難處理好錯綜復雜的問題。從這一意義來說,培育學生團結協作,是學生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素養。因此,本節課的教學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出發,留給學生足夠探索空間,讓學生通過參與互動活動中提高協作能力,感受團結和諧的力量。
在“企業的經營與發展”這一環節的互動探究活動中,我先讓學生自主思考:如何才能使公司經營成功,對自身的知識進行自我檢查;然后再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討論,完善要點,達成共識;最后結合馬云及其團隊合作探索的成功經驗和要訣,與自身的思考對比,收獲甚大。這一設計流程先由自己,到集體,再到更大的集體的思維觸碰中,團結協作的力量渾然天成。于是,團結合作、和諧友愛的觀念植根其中,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最終在參與、質疑互動中生成。
三、 課后延伸拓展升華,感悟國家富強的力量,在共情中感受社會公正法治,國家民主和諧,人民誠信和諧
應用實踐是架起課堂教育與社會生活的橋梁,如果說課堂是大家庭,校園就是小社會,那么校外就是大社會,學生的情感價值觀大都是在家庭、校園和社會的環境下影響熏陶中生成。
在突破“企業的經營與發展”這一環節后,學生在互動質疑中已經生成企業的經營成功的要訣,但離真正的實踐運用還是有較大的差距。由于本校的學生來自縣城周邊的較多,鄉鎮農村的學生占半,父母離鄉打工的居多。針對這一實際情況,我專門設置了時政專題:“農民工返鄉創業之我見”,讓學生分三組,分別收集關于農民工返鄉創業可行性的背景;本地關于返鄉創業的政策支持;結合本地實際提出創業方向的建議,時限為2個月,學生利用周末,自行上網或自行的查訪調研,生成PPT或文檔,利用一節活動課匯報總結。這一環節效果明顯,學生的總結建議有獨到的一面,當然也有片面生澀的一面,但從學生激昂自信的言辭中,滲透著對國家的信賴認同,獻策依法公正,明白創業誠信可貴,知曉創新思維的重要,核心素養和核心價值觀在這一參與過程中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人民信仰之魂,是中國夢強有力的思想支持和保證,事關國家富強,民族希望,人民幸福的實現。作為肩負著思想教育重任的我們,不僅要注重彰顯的學科的育人價值,更要從深層次影響學生的終身發展,讓學生的所學所悟從課堂上,延伸到校園里,再到社會上。這一目標的達成,仍然需要我們的思想教育工作者不斷的探索和實踐,讓我們在通往達成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征途上,有更多交集和會面,實現學科價值的勝利會師。
參考文獻:
[1]嵇英姿.政治課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陜西: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6(9).
[2]王以雷.基于國家意識形態安全的社會核心價值觀教育[J].陜西: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6(8).
[3]白建華.基于核心素養培育的教學與課標一致性[J].陜西: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6(9).
[4]戴雅玲.開放性文化環境和核心價值建構[J].陜西: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6(9).
[5]陳迎風.高考新政下學科教學的三大轉變[J].陜西: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6(6).
作者簡介:
聶嬋分,廣東省云浮市,廣東省新興縣惠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