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新課改提出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要注重滲透素質教育,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應明確教學目標,依據古詩詞的含義,講解詩詞中蘊含的哲理以及詩人高貴的品質,引導學生向詩人學習良好的品質,促使學生形成高尚的品格,同時,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可見素質教育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實施的重要性,以下文章提出了實施的路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古詩詞;素質教育;路徑
一、 前言
過去,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教師由于過于注重講解詩詞的含義而忽視結合古詩詞滲透的素質教育,致使學生沒有認識到詩詞中蘊含的人文內涵,學生在學習中僅理解詩詞中的字詞句,不清楚詩詞中包含的道理,難以借助古詩詞實現自身素質的提高,不符合素質教育中提出的要求。針對這一現狀,以下文章提出了素質教育實施的路徑,實現學生素質的不斷提高。
二、 素質教育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實施的意義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古詩詞,詩詞歌賦中蘊含著文化和詩人的智慧、情懷、品格以及對事物的看法等等,教師在明確古詩詞中蘊含高尚的思想和人文內涵后,應結合素質教育提出的要求,積極分析和講解古詩詞的含義,詳細剖析詩詞抒發的情感和詩人對事物正確的看法和觀點,并引導學生認真思考,使學生深思熟慮中加深對古詩詞含義的理解,使學生了解詩人用精煉的詞語和字句,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體現詩人的雄心壯志,激發學生愛國情懷,使學生增強民族自豪感。因此,立足于古詩詞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非常重要,例如,學習“鋤禾”時,教師帶領學生朗讀古詩后,講解詩詞字里行間滲透著勞動人民的汗水,使學生認識到糧食來之不易,從而使學生懂得珍惜糧食。因此,古詩詞教學中利用古詩詞,講明道理和正確的觀念,必然會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可見,教師邊講解古詩詞邊滲透素質教育,有利于促進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古詩詞教學過程中實施素質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三、 素質教育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實施路徑
(一) 結合古詩詞含義滲透素質教育
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師應認識到古詩詞教學中過于注重完成教學任務,致使學生不了解詩詞中的道理,很難教育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導致學生讀懂了詩意,卻不明白詩詞蘊含的道理和情感。因此,對于這一教學現狀,教師應積極實施素質教育,在實際教學中,結合古詩詞中的含義,引導學生思考和分析,了解詩詞中滲透的道理,并且促使學生主動朗讀詩詞,邊讀邊思考,從而明確詩人抒發的情感和人文內涵,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還使學生理解和掌握詩詞的含義、包含的思想觀念,使學生轉變錯誤的思想,進而在教師的素質教育下,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理念和價值觀。
例如,學習《七步詩》時,教師帶領學生朗讀詩詞后,講解詩詞主要的含義是指用同根生的豆和萁,比喻兄弟兩人,為何急于殘害,表現了詩人對兄弟相逼、骨肉相殘非常厭惡與不滿。針對于此詩歌的含義,教師應教導學生,無論是兄弟手足還是同學之間,應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從而使學生做到互助友愛。可見,古詩詞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非常重要。
(二) 將古詩詞結合現實進行素質教育
目前,小學語文教師應認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教師應先講解古詩詞描寫的風景和意境之后,將古詩詞結合現實進行素質教育,使學生不僅理解和掌握詩詞含義,還明白詩意中蘊含的道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和文化修養,必然會提升素質教育效果和古詩詞教學效果,一舉兩得。
例如,學習《憶江南》時,教師在講解詩詞描寫的風景和字詞含義之后,剖析詩詞中運用精煉的詞語描寫江南的風景,從而告訴學生應仔細觀察身邊的景色,同時要注重保護周圍的風景,如果隨意破壞,將無法觀賞到美麗的自然風光,促使學生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更加愛惜環境,并仔細觀察生活中的景色,用精煉的詞語描寫景物,使學生既理解詩詞寓意,又養成觀察周圍景色的習慣,并形成愛護風景的意識。
(三) 依據古詩詞提問,進行素質教育
小學古詩詞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了提升素質教育的效果,應在課堂上先講解古詩詞抒發的情感和含義之后,結合古詩詞向學生提問,有利于激發學生求知欲和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朗讀詩詞,并在朗讀過程中認真思考詩詞的寓意以及蘊含的道理等,不僅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還使學生理解詩人借助詩詞抒發情感,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懷,從而使學生對詩人表達的情感有所感悟,積極向詩人學習高尚的品格。由此可見,教師結合古詩詞提問,既增強學生學習動力,又借助古詩詞的含義對學生進行了素質教育,有利于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學習《江雪》一課時,教師朗讀詩詞,使學生有所感悟之后,向學生提問,引發學生積極思考的同時,調動學生自主探究詩人抒發的思想感情,從而領悟到詩人不屈不撓的精神,鼓勵學生積極向詩人學習,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高。
四、 總結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古詩詞,教師在開展古詩詞教學時,不僅要注重講解詩詞的寓意,還應重視剖析詩詞中蘊含的道理以及詩人高尚的品質,引導學生認真分析詩詞中描繪的畫面和抒發的情感,也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促使學生主動探究古詩詞,并在自主探究中明白很多道理。學生主動向詩人學習良好的品質,促進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及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可見,古詩詞教學過程中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從而促進學生更為長遠的發展,同時也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吳楠.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素質教育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29):60.
[2]李生林.論小學古詩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7.
[3]于偉麗.小學語文課堂古詩詞教學方法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31):102-103.
[4]范紅艷.淺談古詩詞中在小學語文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福建質量管理,2016(1):193.
作者簡介:
曹阿龍,甘肅省平涼市,靈臺縣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