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音樂是一門重要的課程,它可以用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而合唱教學是小學音樂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音樂合唱的魅力是獨一無二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為了達到最好的合唱教學效果,有必要優化互動彩排在實踐教學中的教學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這需要相關教師引起注意,并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發展規律,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而互動式排練合唱教學法則更為有效。
關鍵詞:小學合唱;音樂;互動排練
在日常生活中,合唱是廣大人民群眾的音樂演唱方式,有著悠久的歷史。合唱是小學歌唱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合唱排練過程中,學生將親身感受合唱藝術的獨特魅力,增強音樂的審美能力,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增強協作能力,使學生具有集體榮譽感。因此,積極探索小學合唱教學方法是音樂教師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 合唱排練教學的意義
(一) 激發小學生對于音樂課堂的興趣
在合唱的整個過程,互動排練教學法使學生積極參與(包括合唱歌曲的選擇和處理、基本練習、合唱訓練等等)的各個環節。通過改變傳統的練聲、學歌、唱歌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參加到教師的合唱教學工作中來。而教師想要更好地開展合唱教學工作,首先讓學生理解音樂本身所表達的意思,否則只能是“徒有形而無神”。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讓學生通過傾聽來理解音樂的內容,這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The Birds Come Here》時,老師可以把班上學生分成兩組。第一組負責歌曲的主旨部分,第二組則負責諸如鳥叫聲的一系列行為,使得學生在可以欣賞歌曲的同時理解歌曲的內容。教師可以向學生引申提問,為什么小鳥要在森林的樹上唱歌,而不是在城市的電線桿上唱歌,為什么我們喜歡聽小鳥唱歌等,進而學生們會被引向發散思維,從而提高他們對學習的熱情。
(二) 開啟小學生對于合唱的認知
教師有必要以合唱排練的形式(包括組織學生參與合唱表演)進行合唱教學,這也是學生今后參與合唱教學工作的必要條件。然而,單一的教學模式,將學生在合唱中的位置來固定,限制學生對其他聲部的理解和整體的合唱教學。教師可以從合唱教學能力的培養入手,為學生打開認知的大門,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進行分析思考,促進學生積極培養和發展自己對合唱教學的認知。
(三) 加強小學生的音樂素養
合唱則要求學生們具有一定的基本功。因此,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樂感,至少在排練過程中,他們可以跟上節奏節拍。其次,要熟悉樂譜并且不斷學習,直到學會唱歌為止。合唱教學模式遵循漸進的教學原則,讓學生的基本音樂素質得以提高。在排練過程中,不僅強化了學生掌握基本音樂知識,而且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強烈興趣,使學生在集體合唱中形成自己獨特的音樂思維能力。合唱將學生們不同的聲音進行組合,使學生的音樂才能得以發揮出來,從而提高他們的整體音樂素養。
(四) 一種不可缺少的教學形式
作為一種非常重要的藝術教學方法,合唱對于學校的音樂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每個學生的音域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而合唱就是將這些不同的聲音全部融合到一起,它與個人獨唱模式不同。在排練過程中,互動教學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展示自己的音樂才華。教師會根據學生的語音特點將學生安排到相應的合唱聲部中,充分發揮學生的音樂才能。讓學生為整個班級獲得榮譽添磚加瓦,讓班級的所有學生都健康發展。
二、 具體使用方法
(一) 合唱歌曲的選擇要由淺入深,由簡到難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不斷實踐、不斷積累。我們都知道不同班級學生的音樂基礎、歌唱水平、合唱音樂能力和習慣都是不均勻的。因此,我們開始要從簡單的歌唱素材開始。首先,在合作表演中,讓學生聽到多個聲音之間的相互作用,我們可以把先前無意識的節奏練習變成有意識的合唱能力鍛煉。例如,在合唱《小鴨過河》這首歌中,首先使用節奏,在故事書上構圖,并組成一個節奏故事。用節奏表達鴨子一家渡河的快樂場景。教師參與到這個情景中來,由教師模仿鴨媽媽走路,其他的學生模仿后面的鴨子寶寶,老師和學生一起組成了一個節奏合唱。當學生熟練掌握了此節奏時,再將音符添加到節奏中,并柔和地歌唱。這樣一個簡單的兩部分合唱就學會了。其次,通過音樂游戲來學習多聲樂的合唱能力,在我們乏味枯燥的課堂上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游戲來引導學生練習多聲音樂。
(二) 教師與學生積極交流
通常情況下,教師往往會忽視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和情感。從主觀上來說,教師認為把自己所知道的信息傳授給學生進行學習,從而完成他們的教學目標。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合唱知識時,他們會表現出反叛的態度,對此沒有興趣和熱情。在反復的排練過程中感到厭倦。教師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同樣有苦難言。因此,教師應該主動與學生交流,聽取學生的意見,采納適當的意見,讓學生在交流中學習更多的音樂知識,從而提高他們對音樂的理解。例如,在歌曲《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可以加上學生想象自己在鄉村道路上行走的肢體動作。但具體如何實施,可以讓學生們可以在課堂上自由討論,然后進行展示,或大膽地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議等,然后由教師評論和與學生交流經驗等。
三、 結語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應采取多種方法使收聽和歌唱在學生合唱的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從而全面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效率,提高小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興趣,提高小學生的合唱能力。
參考文獻:
[1]盧秉禮.多媒體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北方音樂,2018(17).
[2]祁曉霞.核心素養培養與小學音樂教學的創新之路[J].文教資料,2018(23).
作者簡介:
張麗婭,安徽省阜陽市,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新建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