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滿利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農田水利節水的重要意義,隨后介紹了農田水利節水技術,包括地面灌溉、溝畦灌溉、膜上灌溉、滴灌和噴灌等,最后介紹了農田水利節水措施,包括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節水灌溉等,希望能給相關人士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農田水利;節水技術;地面灌溉
引言:
農田水利節水主要就是在進行農田水利建設、農田灌溉和農田水利管理的過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結合當地的環境特點和農作物生長狀態,將水資源進行合理灌溉,從而降低水資源消耗,利用有限的水資源發揮出最大的效用。從我國的水資源儲存狀況來看,節約用水是當前主要的發展目標。
一、農田水利節水的重要意義
通過將節水技術應用到農田水利工程當中,能夠對農田周圍的環境起到積極的影響,主要包括下面四部分內容,首先是能夠促進灌溉效率的全面提升,并節約灌溉用水,結合化肥與農藥共同使用能夠降低灌溉退水時的農藥化肥滲漏現象,有效緩解我國的地面水源污染和地下水污染等問題。其次是在穩定供水的基礎上,對農田進行合理灌溉,能夠進一步提高灌溉效率,降低灌溉用水量。從而將節約水退還到生態環境當中,能夠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農田節水措施還能進一步改良土壤狀態,改善土壤中微生物生存環境,調節土壤性質。在灌區實施節水措施,不僅能夠提升農田排澇、行洪能力,同時還能避免水土流失,保護土壤資源。
二、農田水利節水技術
(一)地面灌溉
地面灌溉是農田灌溉中使用最為頻繁的一種方式,而地面灌溉也是將我國的水資源直接應用到農田中的灌溉方法[1]。這種農田灌溉方法的針對性較差,同時無法結合農作物的成長特性科學調節灌溉水量,利用這一方式灌溉還極為容易出現水分蒸發等問題,灌溉成本較低,不需要投入過多的先進技術。隨著我國科技的發展和農業生產力的提高,地面灌溉方式也在不斷改進,同時在農田水利中依然占據主要地位。
(二)溝畦灌溉
溝畦灌溉需要提前挖好相應的溝畦,隨后將水源引入其中,能夠減少水流在進行不規則運動過程中所產生的大量蒸發問題,可以直接和農作物根系進行接觸,保證水分能夠完全被農作物所吸收,促進保墑時間的有效延長,提高農田灌溉效果[2]。
(三)膜上灌溉
膜上灌溉主要是將水源引入到塑料薄膜當中,隨后水資源就能夠通過塑料薄膜表面的裂縫進入,滲透到地面當中,這種技術屬于新時期的灌溉技術,能夠有效預防水資源的滲漏與流失,同時還能根據農作物的成長狀態,合理調節灌溉水量。除此之外,農作物表面的塑料薄膜還能保護地表水分,預防水分蒸發,促進墑情有效延長。但是和其他的灌溉技術比較起來,膜上灌溉技術需要的資金成本也比較高,在技術方面的要求也比較嚴格。微灌技術和普通的噴灌技術相比,能夠節省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的水資源,同時和噴灌相比,能耗較小,灌水較為均勻,能夠促進水肥同步,促進農作物健康成長,擁有良好的適應能力,簡單操作,可以根據土壤的不同狀態、性質,調節灌水速度和水量,能夠促進農作物增產百分之四十左右,避免土壤出現板結或是堿化等問題。
(四)滴灌
滴灌主要是國外發明出來的一種新型農田水利節水灌溉技術,通過管道的形式進行灌溉,水資源通過管道傳輸到農田當中,管道通常設置在農作物的根部周圍,并在管道上打出眼孔,隨后對農田中的農作物進行針對性的灌溉[3]。這種灌溉技術能夠促進節水目標的有效落實,同時還能提高農田灌溉效率,但是和其他的灌溉技術相比,后期的維護管理難度較大。
(五)噴灌
噴灌需要設置相應的地下管道,隨后利用地下管道抽水,并聽過噴頭將水分噴灑出來,一般澆灌過程中噴出的都是較為細小的水流。噴灌技術的優勢之一就是能夠進行均勻灌溉,同時還能有效預防灌溉過度等問題,但是和滴灌與膜上灌溉等方式相似,后期維護管理難度較大,同時對技術方面的要求比較高。和地面灌水方式相比,噴灌技術的適應性較強,可以應用到任何地形當中,同時整個灌溉流程都是通過管道輸送水資源,可以對灌溉水量進行人工控制,對農作物進行合理灌溉,不會造成深層滲漏和地表徑流等問題,能夠節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多水量,促進農作物增加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的產量,灌溉均勻。
三、農田水利節水措施
(一)工程措施
農田水利節水灌溉過程中擁有多樣的工程方式,比如可以在農田灌溉區中實施防滲施工,或是在合并灌溉的農田區間建造壟溝,并通過低壓管進行微灌、噴灌等灌溉工作。渠道防滲作業主要是針對農田中現有的灌溉渠道通過石塊進行襯砌,從而對原有渠道進行修整,盡量降低農田灌溉過程中所出現的滲漏問題。同時渠道防滲工程中的襯砌工作主要是將斷面設置成梯形、復合型或是矩形的形狀。通過對灌溉渠道進行防滲施工,不僅可以節約大量的灌溉用水,同時還能降低地下水位,減少占地面積,省下大量的管理維修費用和工程建設費用。在對農田中的灌溉渠道進行防滲節水施工過程中,盡量結合當地的自然環境進行,因地制宜建造渠道,并利用當地原有的材料進行施工,讓整個工程項目能夠順利有序進行。為防滲工程的整體質量提供基礎保障,提高防滲工程的使用壽命。除此之外,還應該注意提高渠道的抗沖能力和運水能力,提高渠道結構的穩定性,降低渠道斷面尺寸。管道運水和渠道防滲工程和普通的土渠相比,能夠讓水資源浪費減少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九十的損失。
(二)非工程措施
首先需要針對農田建立起相應的管理制度,對問題歸責、日常維護、工程建設等方面進行綜合管理。強化農田水利節水基礎設施管理,將責任細分到個人身上,并對一些大范圍的農田灌溉進行統一管理,加強農戶之間的合作交流,避免因為信息流通渠道的問題而阻礙農田水利節水相關技術的普及和推廣。提高農田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力度,管理好運水和引水環節,避免在這一過程中出現水資源流失等問題。合理應用現代的新型技術材料設置管道,并成立相應的蓄水工程,進行及時的管理與維護,從根源入手,促進水資源的充分利用。
其次需要加強農田水利節水方面的資金投入,從而促進研發工作的不斷發展,設置專門的研究經費,組織專業的研究隊伍,讓節水技術研發能夠擁有充足的動力,促進節水技術的不斷發展,防止其陷入徘徊不前、故步自封的地步,除此之外,還可以將各種先進的技術引入到國內農田灌溉領域當中,結合各個地區的不同特色進行合理的改造。加強節水技術和節約用水的宣傳工作,倡導節約使用水資源,適當調控水價,制定獎懲方法,通過有效措施合理調節水資源,促進農田水利節水措施的全面推廣應用。
(三)節水灌溉
首先是減少渠道中的水資源損失,為此需要進一步強化輸水渠道管理,完善渠道的基礎設施,做好建筑物、渠道和相關設施的維修、養護工作,這也是促進渠道水量損失有效降低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其中一項較為有效的措施就是通過渠道形式進行防滲,結合國內外先進經驗,實施防滲措施后,至少能夠降低一半的損傷。其次是提高用水管理,促進節約用水和計劃用水等措施的有效落實。建立預警系統,為水資源管理提供準確的土壤水分狀況和水情等數據信息。
結語:
綜上所述,農業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基礎,我國的水資源呈現出一種不平衡的分布狀態,因此使用難度也比較大。在這一背景下需要創新農田水利節水技術,從而促進我國早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強化農田水利節水技術的推廣,不斷優化農業生產結構,提高農民收入,最終實現整體經濟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李風英.農田水利節水技術發展與技術要點研究[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7,45(07):22-23.
[2]苗麗花.探討農田水利節水技術的必要性及發展措施[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5(11):40-41.
[3]牛犇.簡析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的應用及發展措施[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5(01):46-47.
(作者單位:河北省南運河河務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