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吉林探區英坨地區上部地層造漿嚴重,我們使用聚丙烯酸鉀聚合物鉆井液體系,鉆井施工后期,鉆井液粘度切力升高,導致流變性變差,四方臺組縮徑,嫩江組造漿嚴重,嫩二及青山口組掉塊,起下鉆有抽吸現象,這地層特點一直困擾著鉆井生產,影響快速優質鉆井施工。為了更好的解決這些問題,做了大量的室內研究,確定出與這個區塊相適應的硅銨聚合物強抑制性鉆井液體系,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并在現場進行了應用試驗,明顯提高了機械鉆速,延長了PDC鉆頭的使用壽命,縮短了鉆井周期,降低了鉆井液成本,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在這個地區推廣應用,效果明顯。
關鍵詞:頁巖膨脹;鉆井液抑制性;縮頸;造漿;粘度;切力
一、地質情況簡介
英坨地區地層自上而下鉆遇第四系、第三系泰康組、大安組、白堊系上統的明水組、四方臺組、白堊系下統的嫩江組、姚家組、青山口組及泉頭組,總體上看該地層礦物組分以伊蒙混層為主,其中,四方臺以上地層為雜色砂礫巖及灰綠、灰色泥巖和粉砂質泥巖、蒙脫石含量相對較高,地層較軟,鉆遇該層位易吸水膨脹引起縮徑,嫩二段地層伊利石含量相對較高,地層易發生掉塊及坍塌,青二加三段以伊利石為主,同時含有一定的綠泥石,該層位層理發育,巖芯成“千層餅裝”,水分子極易沿層理和裂縫進入層片之間,加強了粘土層片間的離解,導致井壁不穩定。英坨地區上部地層造漿嚴重,青二加三段縮徑,針對這兩個地區地層特點,經室內試驗確定出硅銨基強抑制性鉆井液,制定該體系的現場施工方案。
二、室內研究試驗:
首先從理論上了解一下硅醇抑制劑的作用,硅醇抑制劑的有效成分是甲基硅醇鈉,含量大于14%,甲基硅醇鈉具有優良的抗溫能力,抗溫可達240oC,同時具有潤滑保護井壁的性能。對粘土水化分散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性能穩定,甲基硅醇鈉與聚丙烯酸鉀發生聚合反應,能有效的抑制鉆屑的水化分散,同時具有降粘降切作用,穩定鉆井液粘度切力,硅醇抑制劑處理的鉆井液各項性能長期穩定。
以上是硅醇抑制劑在實際應用中的理論。根據現場需要,在現場應用之前,做了如下幾項室內實驗:
表3實驗巖樣選在英臺與四方坨子地區,取平均值。巖樣回收率實驗結果表明,硅銨聚合物體系的頁巖回收率比聚合物體系的略高。
三、現場應用實驗
1、打完導管固井侯凝時間到了,用清水掃水泥塞,掃穿之后開始配制膨潤土漿:膨潤土4%+純堿0.3%+銨鹽0.5%
2、采用膨潤土漿鉆進過流沙層。
3、用膨潤土漿鉆進過流沙層后,以膠液的形式逐步加入聚丙烯酸鉀0.2%和銨鹽0.5%
4、當井深在350—450時,調整鉆井液性能在50S左右,逐步加入硅醇抑制劑進行體系轉化。
5、采用銨鹽膠液維護粘度切力,控制濾矢量。
6、隨時監測鉆井液性能,要根據實測數據決定補充各種處理機加量。
四、現場應用效果
采用硅銨聚合物鉆井液體系在英臺和四方坨子大16口井,英臺地區5口,四方坨子11口,鉆井施工都非常順利,測井都是一次成功。鉆井液性能都符合設計要求。
下面我們把用聚合物體系和硅銨聚合物鉆井液體系,在英臺和四方坨子所打井做一下對比。
五、結論
1、硅銨聚合物鉆井液鉆井液體系流變性好,懸浮能力強,攜屑能力強。
2、抑制性強,在大段泥頁巖井段,控制造漿能力強,流動性好。
3、具有一定的潤滑作用。
4、提高了機械鉆速。
5、降低了處理劑成本,維護簡單。英臺地區單井鉆井液成本是63705元,四方坨子單井鉆井液成本是77924.43元。使用硅銨聚合物鉆井液,每口井可以節約處理劑成本4000元左右。
該體系能與多種處理復配使用,而且效果比較好,比如在海坨子地區,由于姚家組油層漏失嚴重,因此需要在打開油層前,加入2%堵漏劑,聚合物體系在加入堵漏劑后,流動性不好,粘切高,環控阻力大,導致井底壓力大,容易造成漏失。使用硅銨聚合物鉆井液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6、具有廣泛推廣使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穆劍主編《鉆井液及處理劑評價手冊》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7·11
作者簡介:田兆義,1963年生,1991年畢業于吉林油田職工大學油田化學專業,一直從事鉆井液、完井液的研究和現場服務工作。
(作者單位:大慶鉆探工程公司鉆井四公司鉆井液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