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磊
摘要: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存在高中生化學學習困難、化學概念認知模糊等問題,直接導致高中化學教學質量下降,而高中化學教學又是高中教學的重點內容。基于此,本文從學生在高中化學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問題著手,探討學生高中化學學習困難的認知因素,進而提出解決措施,以期為高中生學習化學課程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高中化學課程;學習困難;認知因素
1 引言
高中化學新課程改革已經逐漸開展,從課改實行的情況來看,學習困難是高中化學學習表現較為明顯。化學學科領域的學習困難具有普遍性與特殊性,成為當前化學教育普遍存在的現象,產生化學學習困難的主要因素認知困難,為了提升高中化學新課程的教學質量,需要對引發學習困難的認知因素進行分析,從而優化高中化學學習教學,提升教學質量。
2 高中化學學習困難含義與類型
2.1 高中化學新課程學習困難含義
所謂的學習困難,我們一般稱為學習障礙。一般情況而言,教育系統研究的學習障礙,主要指的是基于學生智力發育及學生能力發展皆正常的情況下,學生表現出學習機動性較低,學習適應性不強,存在理解障礙等學習現象。具體到高中化學中,所謂的學習困難,實質上就是指智力及學習能力皆正常的學生,對于化學定理及化學知識學習效果過低,知識內化水平低于平均水準,從而導致學生無法達到一般學習目標。倘若高中化學新課程出現以上情況,那么我們就可以稱之為“學生存在學習困難”現象。
2.2 化學學習困難的類型
廣義的化學學習困難涵括了兩個層面的含義,即普遍性與特殊性。所謂化學學習困難的普遍性,即教學自然班級中抑或一定教育系統中,學生普遍存在化學學習困難現象。而所謂的特殊性,實質上定義的是部分學生由于智力及學習動機等個體差異的影響,從而出現個體性學習困難。然而普遍性學習困難,又可以分為學習機動性低、學習認知能力低、學習方法失誤等。本文對高中化學新課程學習困難現象及成因的探究主要集中在普遍性學習困難上,具體落腳于認知能力低這一因素的研究分析。
3 高中化學新課程學習困難的認知因素分析
3.1 高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
學生在初中升高中后,思維方式由經驗型抽象邏輯思維向理論型抽象邏輯思維轉變,但是部分學生的化學邏輯思維方式還停留在經驗型層面,原有的認知水平無法適應高中化學的新環境,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的認知能力存在明顯不足。同時,初中時期學生對教師的講課方式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賴,但是高中學習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點撥為輔,這就導致學生在身心上無法適應教學方式的轉變。
3.2 高中化學學科的獨特性
高中化學學科具有獨特性,較以往的初中知識更為系統化、理論化,知識內容繁多,體系分支過于繁瑣,在一定程度上致使高中學生學習化學的難度有所增加。高中化學知識是對初中知識的深化,化學理論知識深奧難懂,而且抽象程度明顯加深,學習難度增大,在某些時候影響了學生學習的信心。高中化學知識的規律存在特殊性,這就要求學生不能以偏概全,而根深蒂固的經驗型思維模式極大地制約了學生認知結構的擴展,易產生錯誤的認知。
3.3 高中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認知特點
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認知結構,學生之間不同的認知結構會導致對高中化學內容的學習有所偏差,進而導致學習效果不同。學生在初中時期處于慣性的邏輯思維階段,機械性認知模式嚴重,這種認知模式存在呆板、僵硬的弊端,導致學生在高中化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難以進行變通式的思考。高中化學知識點繁瑣,理論眾多,具有很強的特殊性,由于學生化學學習基礎薄弱,對高中化學知識點無法形成合理的結構化體系,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學習效果不明顯。
4 解決高中化學新課程學習困難及認知的舉措
4.1 優化課程設計,提高學生認知
眾所周知,教育部為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實驗技能和科學素養,綜合考慮了學生的學習志趣和時代的發展需求,將高中化學新課程分為八個模塊,其中兩個必修模塊,六個選修模塊,它們從不同的層次和視角為高中學生介紹了化學知識體系。教師在完成必修課程的教學后,還要根據學生未來報考專業的不同,鼓勵他們根據自己的志趣,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選修課程進行學習。此外,教師要根據大綱要求,提前為學生詳細講述一下各選修課程的重難點,從而不斷地優化課程設計,提高對課程的認知,更好地促進學生對高中化學的理解與掌握。
4.2 轉變學生思維,促進學生學習
思維抽象對于高中化學新課程的學習至關重要,因此,高中化學教師應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積極采用一些極具啟發韻味的教學手段,潛移默化地植入一些能夠開發學生大腦,發散學生思維的教學提問,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大膽思考。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合理地將學生分組,引導他們互幫互助,團結協作,共同完成教學任務。此外,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制定個人學習計劃與目標,讓他們從一味地聽取老師對知識的講解中解脫出來,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自主地探究、學習知識。對于教學內容中的重點、難點,教師則要循循善誘,采用講解與提問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理解掌握知識點的同時真正形成邏輯抽象思維。
4.3 完善知識體系,引導學生記憶
一直以來,高中化學的知識點都極為零碎和繁雜,學生如果不對知識點加以歸納和整理,即便在腦中形成記憶,也是雜亂無章,極易混淆出錯。因此,教師要時常帶領學生溫故知新,對知識點進行系統化整理,形成一個知識體系,并在日后的學習中不斷加以完善。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高中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化學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和角度,幫助學生尋求適合自身的自主學習方法,鼓勵學生建立屬于自己的獨特的知識體系。這樣,學生在構建完善知識體系的過程中就會不斷加深對知識點的認識與理解,從而形成條理性的記憶。
5 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化學教學一直是高中教學的重點難點。本文對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困難問題進行了認真分析,并找出產生此類問題的原因,因此,教師在進行高中化學教學中,需要根據新課標要求,本著以學生為主的原則,合理設置高中化學教學課堂模式,提高學生化學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化學課程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范穎霏.高中化學新課程學習困難及其認知因素分析[J].亞太教育,2016,(04).
[2]楊通華.高中化學新課程學習困難及其認知因素分析[J].新課程·中旬,2014,(03).
[3]吳向彬.高中化學新課程學習困難及其認知因素分析[J].考試周刊,2016,(75).
(作者單位:五大連池市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