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 汪洋
摘要:網絡中心戰理論自產生以來就受到廣泛關注,并在阿富汗、伊拉克戰爭中得到了實戰檢驗,達到了預期效果。網絡中心戰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歷程表明:信息優勢是奪取戰爭勝利的重要前提,要始終注意各類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先進的軍事技術是奪取戰爭勝利的物質基礎,要加速武器裝備的信息化改造與升級。
關鍵詞:網絡中心戰;戰爭;信息;技術
引言:
在伊拉克戰爭中,美軍作戰的速度遠遠超過了伊拉克軍隊的反應能力。作戰的速度之快和程度之猛烈,使伊拉克軍隊多次陷于美軍的集中打擊之中。由實行網絡中心戰而獲得的信息優勢,是美軍實現快速作戰的關鍵。美軍能知道伊軍的位置,而伊軍不知道美軍的位置,也不知道美軍的下一個攻擊目標。這次戰爭中,先進的衛星系統、偵察飛機、地面站和地面偵察人員等,組成了一個天、地(海)、空一體化的情報、偵察和監視系統。如果沒有使用網絡中心戰,還像在海灣戰爭時,美軍一般需要兩天的時間才能完成對目標的偵察評估和打擊準備,而現在最快只需幾分鐘。因此,可以說美國以網絡中心戰贏得了這次戰爭的勝利[1]。
一、強化作戰設計,優化作戰能力
作戰設計,是指依據網絡化作戰的特點、規律、運行機理等條件,利用運籌分析、作戰模擬相關技術,對信息化作戰理論、作戰模式和作戰過程的預先策劃。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過程中,預先設計都能發揮重要的作用(如圖所示)。作戰設計主要包括三個層面的內容:一是作戰理論的設計;二是作戰模式的設計;三是作戰過程的設計。作戰理論設計處于作戰設計的頂層,對作戰模式具有直接的指導作用;作戰模式設計處于作戰設計的中間層次,是作戰設計的橋梁或紐帶,對作戰過程設計具有指導作用;作戰過程設計處于作戰設計的最底層,是屬于操作層面的內容,發揮著基礎性的作用。我軍應該根據自身的情況,制定應對網絡中心戰的作戰設計,精煉優化我軍的軍事能力[2]。
二、我軍應實現網絡一體化
網絡中心戰的一個原則就是依托網絡將各個作戰單元連接起來,各作戰單元網絡打破建制上的區分限制,自成體系,實現相互間信息的無縫溝通和傳遞,這樣就形成了以指揮控制系統為核心來調控各種作戰力量的統一指揮信息網絡。網絡中心戰是一種新的作戰模式,作者認為,其核心思想是將系統工程理論應用于戰爭,即將用于作戰的各種武器、平臺連成一個整體,而非看作獨立的組成部分,要從整體上發揮其效能。相對網絡中心戰而言,過去的戰爭被稱為平臺中心戰,即指軍艦、戰斗機、坦克、指揮中心等平臺主要依靠自身的探測裝置和武器進行作戰,平臺之間只能通過有限的方法共享一定的信息。而在網絡中心戰模式下,來自偵察衛星、偵察機、預警機、水面艦艇、潛艇和地面偵察部隊的各種目標信息,通過數據融合;準確實時地提供給各級作戰人員和各武器平臺,作戰人員可以迅速、全面、可靠地洞察整個戰場的局勢,指揮協調本平臺或其它平臺的武器,以更快的指揮速度、更高的殺傷概率實施連續作戰[3]。
三、注重軍民結合,系統協調發展
網絡中心思想的發展運用,為軍隊信息化建設走軍民結合的道路,為諸軍種聯合作戰提高整體作戰能力,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在計算機系統網絡中的“網絡中心”術語,原意是指“在擁有強大客戶和服務器要素成分的系統網絡中,用以描述軟件設計和開發途徑方法時常用的一個并非十分精確的名詞”。軍事上的網絡中心思想,就是把民(商)用的“網絡中心”、“信息成熟可用度”、“信息到位可用度”,以及“增值網”和“增值銷售商”等專業術語理念,加以借鑒引用后的創新發展。在網絡中心思想指導下形成的網絡化部隊,優化了聯合作戰中各軍種、兵種部隊上下左右之間的聯系。戰爭活動和軍事建設歷來就是一個軍民結合、軍種聯合實現互動發展和互補加強綜合性整體概念或行為過程。
美軍的規劃注重系統能使技術、條令和組織體制同步協調發展的能力,使其成為任務遂行能力、系統和用戶之間緊密連接的紐帶。我軍應該充分吸收這一經驗,在未來作戰信息系統構建中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突出統籌兼顧原則。具體來講,必須處理好系統整體與局部、各分系統和層次之間的關系,使集成后的信息系統能夠發揮l+l大于2的效能,即系統的各層次不僅相互兼容,而且能相互促進各自功能的提升,進而達到整個系統功能,甚至作戰人員能力的飛躍。[4]。
參考文獻
[1] 軍事科學院作戰理論和條令研究部 信息化作戰研究.軍事科學出版社 2009
[2] 李銀年 邁向信息化戰爭 2003
[3] 陳勇,姚有志 面向信息化戰爭的軍事理論創新.解放軍出版社 2004
[4] 劉小午 面向信息化戰爭的思考.國防大學出版社 2000
(作者單位:1.32152部隊;2.66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