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澤琳



京劇,是中國的國粹,是世界級的非遺,在三百多種華夏戲劇中,京劇是舉世公認的最璀璨的明珠。有人說,“三個跟頭,就是十萬八千里;一個轉身,就是百年芳華。”京劇中蘊含著深厚的中國文化,京劇舞臺藝術體現在文學、表演、音樂、日昌腔、鑼鼓、化妝、臉譜等各個方面。每一個角色、每一段唱腔、每一個身段都能流露出藝術的無限魅力,并將其融入生活之中。
春節期間,6臺大戲11場演出,在四方、李滄兩大劇場接連上演。由國家京劇院優秀青年演員與本土優秀京劇演員聯袂獻藝,為賀歲京劇帶來新鮮的視聽體驗。在四方劇院上演的首場演出是《龍鳳呈祥》劇目,講述了孫權因劉備占據荊州不還,與周瑜設美人計,假稱孫權之妹尚香許婚劉備,騙其過江留質,以換荊州的故事。劇中飾演趙云的演員鞏發藝告訴記者,他從十歲開始學習京劇,二十八九年來一直從事京劇行業,“我國京劇集唱、念、做、打于一體,是一門綜合性的表演藝術,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舞蹈、演唱、武術、雜技等等都是需要練習的基本功。”春節之時,以喜慶曲目帶給大家一種獨具特色的京劇祝福,演員們也都是全身心投入。
據了解,京劇表演藝術更趨于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脫了舞臺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以達到“以形傳神,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表演上要求精致細膩,處處入戲;唱腔上要求悠揚委婉,聲情并茂;武戲則不以火爆勇猛取勝,而以“武戲文唱”見佳。
京劇的美是成熟的、宏大的,舞臺上的角色之所以生動漂亮,還離不開京劇獨特的妝容。京劇演員在演出前都要根據劇中所扮演的人物特點進行面部和頭部的化妝與裝飾。飾演劉備的演員包大鵬,在舞臺上扮演老生,蓄上胡須、扮演成熟穩重的中年男性角色。在后臺上妝時,他向記者簡要介紹了其妝容流程,有上底色、拍腮紅、定妝、涂胭脂、畫眼圈、畫眉毛、畫嘴唇、勒頭、貼片子、梳扎、插戴頭面等一系列程序。生行的化妝步驟和旦角差不多,更有特點的地方在于上妝這個步驟,要在演員兩眉中心畫上紅色,象征人的生命力,叫做“頂膛紅”。
京劇是演繹、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手段。“6臺大戲,11場演出,島城戲迷朋友們整個正月都有好戲看。”青島市京劇院院長張克岱表示,今年上演的這幾臺大戲都是全本大戲,也是傳統的喜慶戲,“打造本土京劇最強賀歲檔,一直是青島市京劇院近幾年來的工作重點,京劇賀歲不僅堅持了多年,而且漸成品牌效應。今年的京劇賀歲在規模上是最大的,演出場次及演出時間也是最多的。”臺上淋漓盡致的演出,臺下也看得歡暢過癮。傳統京劇的唱念做打,都令現場觀眾如醉如癡,叫好連連。曾有人說,京劇從下里巴人走到了陽春白雪,但京劇作為國粹,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京劇藝術的隊伍中來,一同感受國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