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桑普赤
(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 西藏 拉薩 850000)
當前,胃癌已經成為我國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類惡性腫瘤,其在我國的發病率位居首位,早期胃癌患者大多無癥狀或者癥狀輕微,所以患者在就診時大多已經為晚期,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對晚期胃癌而言,臨床上主要采用化療為主的綜合治療方案。近年來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采用阿帕替尼聯合替吉奧用藥方式治療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療效顯著,現將詳細情況匯報如下。
回顧2015年1月—2018年1月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收治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臨床資料,按照治療方法的差異抽取30例單純應用替吉奧治療作為對照組,抽取30例聯合阿帕替尼、替吉奧治療為聯合組。對照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齡分布為68~81歲,中位年齡為(73.5±4.6)歲,其中低分化22例、中分化8例;TNM分期:Ⅲ期5例,Ⅳ期25例;聯合組:男性共19例、女性共11例,年齡分布為65~83歲,中位年齡為(73.6±4.8)歲,其中低分化21例、中分化9例,TNM分期:Ⅲ期6例,Ⅳ期24例。現應用數據統計軟件對兩組患者基線資料逐項對比,結果顯示差異不大(P>0.05),可對比性充分。
所有患者我院積極給予常規支持治療,即結合患者臨床癥狀積極給予對癥治療,若患者疼痛劇烈需用藥物止痛,同時給予營養支持、調節免疫力以及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等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口服替吉奧(生產商: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13281)治療,服用劑量為:患者體表面積<12.5m2,口服40mg,體表面積為1.25~1.50m2,口服50mg,體表面積>1.50m2,口服60mg,每日2次;聯合組則是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阿帕替尼治療(生產商: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40103),每次500mg,每日1次,于餐后30min服用。兩組患者均以連續治療21d為1個治療周期,共治療4個周期。
4個周期后,判定兩組患者療效和不良反應發生率。肺癌判定標準:(1)完全緩解(CR):癥狀消失,生命體征恢復正常,無新的病灶產生:(2)部分緩解(PR):部分癥狀緩解,全身和消化道癥狀明顯改善,患者靶病灶最大直徑相加值下降至少30%;(3)疾病穩定(SD):全身和消化道癥狀明顯改善,生命體征比較評分,患者靶病灶最大直徑相加值下降不到30%;(4)疾病進展(PD):患者所有體征和癥狀均無改善,患者靶病灶最大直徑相加值增大≥20%。總緩解率=(CR+PR)/總例數×100%;疾病控制率=(CR+PR+SD)/總例數×100%[1]。
數據統計分析應用SPSS21.0數據統計軟件,患者例數以n表示,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明顯。
聯合組總緩解率23.3%和疾病控制率93.3%均高于對照組6.7%、73.3%,且P<0.05,見表。

表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例)
聯合組有7例(23.3%)患者出現了不良反應,中性粒細胞減少2例、血小板較少3例、貧血2例;對照組有6例(20%)患者出現了不良反應,其中中性粒細胞減少2例、血小板較少2例、貧血2例,經統計分析無顯著差異(P>0.05)。
胃癌主要指的是發生在胃賁門至幽門間的一種惡性上皮性腫瘤,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對胃癌患者而言,早期臨床表現不明顯并且無特異性癥狀,但是伴隨著惡性腫瘤的不斷進展,當對胃功能造成明顯影響后便會出現一系列明顯癥狀。針對晚期胃癌患者,主要采用化療為主的綜合治療方案,而單藥化療藥物首推替吉奧。
在上文,對比觀察了單純替吉奧和替吉奧聯合阿帕替尼治療晚期胃癌的療效,結果發現聯合用藥的總緩解率23.3%和疾病控制率93.3%均高于單純替吉奧總緩解率6.7%和疾病控制率73.3%。替吉奧為一種復方制劑,主要成分為替加氟、吉美嘧啶、奧替拉西鉀構成,其中吉美嘧啶具有抑制氟尿嘧啶磷酸化產物二氫嘧啶脫氫酶的形成,從而保證氟尿嘧啶在腫瘤細胞內維持較高的藥物濃度,但是對晚期胃癌患者而言,由于腫瘤細胞會通過血行向遠處轉移,因此單一用藥療效不佳。而阿帕替尼作為一類選擇性抑制VEGFR酶的抗血管生成類藥物,將其應用在胃癌治療中,能夠通過組織血管中的內皮生長因子和VEGFR結合,從而從而阻斷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信號通路來拮抗血管生成最終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因此將上述兩種藥物聯合使用,協同發揮作用,從而提高晚期胃癌的治療效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