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滔
(賀州市人民醫院 廣西 賀州 542899)
宮外孕屬于常見的婦產科疾病,隨著近年來超聲技術的快速發展,宮外孕檢查的準確性也越來越高,為臨床治療提供了有效依據。大部分宮外孕患者需要手術治療,腹腔鏡手術在宮外孕治療中,對患者身心影響較小,于腹腔鏡下觀察開展手術,可以直觀看到病灶情況,準確率非常高,保守藥物治療可能不及時或不徹底[1],近年來有關對比腹腔鏡手術與保守治療宮外孕的報道不是很多,所以,本次研究選擇我院收治的宮外孕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這兩種宮外孕治療方式的臨床療效,為臨床宮外孕治療提供依據。
共計選取我院婦產科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之間收治的宮外孕患者30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是否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分成手術組200例與藥物組100例,手術組中患者年齡在23歲~41歲之間,平均為(33.27±2.67)歲,停經時間29d~66d,平均為(44.7±10.2)d,150例初產婦,其余50例為經產婦;觀察組中患者年齡在24歲~40歲之間,平均為(33.38±2.49)歲,停經時間為30d~64d,平均為(44.5±10.1)d,78例初產婦,其余22例為經產婦。兩組病例資料包括年齡、停經時間等指標均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藥物組患者采用常規藥物保守治療,肌肉注射甲氨蝶玲1mg/kg,極量50mg,1次/d,150mg米非司酮,1次/d,共服用2d。手術組患者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具體方法為:全身麻醉成功后取患者平臥位,于肚臍上方穿刺,充填二氧化碳建立腹腔壓力,控制腹壓在10~15mmHg范圍內,于患者臍孔上皮膚1.0cm位置做橫行切口,置入腹腔鏡。吸出盆腔內積血,充分暴露輸卵管妊娠與其他妊娠包塊后,取妊娠胚囊并清理腹腔內部卵巢與輸卵管絨毛組織,用生理鹽水沖洗干凈后行電凝止血,手術結束。
比較兩組臨床療效[2]:(1)顯效:包塊、腹痛等癥狀均消失,β-HCG指標下降切恢復至正常;(2)有效:包塊、腹痛等癥狀緩解,β-HCG指標下降超出以前的20%;(3)無效:包塊、腹痛等癥狀改善不明顯,甚至加重,β-HCG指標明顯升高。觀察兩組輸卵管通暢程度:采用碘油造影術觀察輸卵管通暢情況,(1)通暢:宮腔內碘油快速充盈,雙側輸卵管均清晰顯示,無扭曲或擴張現象出現,24h后盆腔彌散良好;(2)通而不暢:宮腔內一側或兩側輕微扭曲或擴張,傘端游對比劑流出,24h后可在輸卵管見殘留對比劑;(3)不通:輸卵管膨脹增粗且扭曲,傘端無對比劑流出,腹痛劇烈,檢查不能順利完成。
文中計數指標用[n(%)]表示,用χ2檢驗,統計數據比較如P<0.05,說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手術組總有效率為98.0%,藥物組為86.0%,組間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手術組與藥物組治療有效率比較[n(%)]
手術組宮內妊娠率與輸卵管暢通率分別為100.0%、98.0%,藥物組分別為86.0%、93.0%,組間各項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手術組與藥物組宮內妊娠率與輸卵管暢通率比較[n(%)]
手術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5%(7/200),胸部脹痛3例、腰膝酸軟4例;藥物組為15.0%(15/100),胸部脹痛5例、腰膝酸軟6例、術后感染4例,組間各項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025,P<0.05)。
宮外孕是一種婦產科常見疾病,其常見治療方法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但是不管是藥物治療還是手術治療,都不可避免的會對女性帶來一定傷害,同時可能增加宮外孕發生幾率[3-5]。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以上兩種治療方法進行分析和報道,研究顯示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異位妊娠的效果要好于傳統開腹手術[6]。
本次研究以300例宮外孕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100例采用藥物保守治療方式,其余200例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結果顯示手術組總有效率為98.0%,藥物組為86.0%,組間數據比較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手術組宮內妊娠率與輸卵管暢通率與藥物組比較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手術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5%,藥物組為15.0%,各項數據比較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實踐證明,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宮外孕對患者創傷較小,可以充分暴露出術野、清除胚胎殘留,與藥物保守治療相比,它的治療效果更加理想。
綜合以上內容可見,宮外孕患者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可以獲得明顯的治療效果,有利于提升宮內妊娠率與輸卵管通暢率,減少不良反應發生,臨床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