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國美國商會主席夏尊恩
在過去一年里,中美兩國關系,尤其是雙邊經貿關系,歷經了重重考驗。今年是中美正式建交40周年,經貿關系作為雙邊關系的推進器,繼續承載著兩國政府及人民對于公平、對等、健康的中美關系的期望。中國美國商會一直積極參與這一過程,并大力支持。
中國美國商會(以下簡稱“美商會”)近日發布了2019年度《美國企業在中國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我們注意到,部分媒體報道對美國在華企業是否仍然是中美雙邊關系的“壓艙石”提出了疑問。
一直以來,美商會的宗旨是秉承實事求是的精神,依據客觀的市場情況,向兩國政府反饋商貿信息。這些反饋既包括鼓勵促進兩國經貿往來健康持續發展的政策的發布和實施,也包括深入分析具體行業并提出建設性意見。其核心目的,是以中立客觀的態度為中美關系帶來積極影響。
美商會每年都會發布《商務環境調查報告》,由會員企業提供數據,綜合分析企業績效和投資環境等,作為美國商界在中國運營的重要晴雨表。今
年2月份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大多數會員對中國國內市場前景預測謹慎樂觀。具體行業的發展現狀不同,行業樂觀程度也不盡相同。部分企業對中美兩國關系大局的擔憂較之前有所加深,但逐步改善的國內營商環境仍然使中國繼續成為全球投資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但是我們也看到,中美經貿關系在過去一年里遇到了巨大的挑戰,這些挑戰是由許多長期存在的問題導致的。美商會會員企業作為中國市場的參與者,持續關注并深刻反映市場信息,例如市場準入壁壘、保護主義、知識產權受到侵犯以及不透明的監管體系和歧視性執法等等。企業的核心訴求,同時也是美商會一直以來努力爭取的商業環境,是尊重以市場為主導的經濟和公平對等的經濟關系。這將進一步促進中國提倡的推動經濟開放、鼓勵外商投資。
我們必須承認,雙邊經貿關系正處于關鍵時期,談判磋商正在積極緊張地進行中。美商會認為這是非常必要的。今年《白皮書》的發布標志著美商會連續第21年探討會員企業面臨的跨領域的、跨行業的全國性和地區性問題,并為應對這些挑戰提供了實用建議。我們認為,如果得以實施,將有利于整個中國經濟,當然也包括在華外資企業。今年的《白皮書》囊括了38個章節,涵蓋了40多個行業,共有400余頁,甚至對于每一個章節和具體行業,都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讀者對這些報告和建議應當綜合理解、整體分析,切不可斷章取義、以偏概全。
美商會在助力會員企業在華成功的同時,一直致力于架設雙邊經貿溝通橋梁,協助中美經貿關系達到最佳狀態。美商會希望《白皮書》能夠成為中國政府和美國政府調整雙邊關系過程中的建設性工具。中美兩國間存在的問題和機會,必須通過積極正面的溝通來解決和把握。經貿摩擦影響兩國關系的大局,改善經貿關系將惠及兩國人民。▲
環球時報20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