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薌茹 周佳 張慶雨


[摘要] 目的 探究組織多普勒技術(Doppler tissue imaging,TDI)定量評價早產兒合并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心功能的價值。 方法 選擇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確診的34例早產合并呼吸窘迫新生兒作為觀察組,并將同期在我院正常分娩的30例健康足月兒作為對照組,對所有納入對象給予TDI檢查,測定其心功能相關指標,并檢查其血清CK-MB。 結果 觀察組有31例(91.17%)存在心肌損害;觀察組血清CK-MB、肺動脈收縮壓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左右室Tei指數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右室Tei指數高于左室(P<0.05)。患兒血清CK-MB、左室Tei指數與肺動脈壓力升高呈現出明顯的正相關(P<0.05)。 結論 早產合并呼吸窘迫綜合征新生兒多伴隨心肌損害。TDI檢查敏感性、準確率高,可用于對早產兒合并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心功能的評估。
[關鍵詞] 組織多普勒技術;早產兒;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癥;心功能
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心肌損害是兒科常見的危重癥之一,也是導致新生患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2]。具體來看,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主要由肺表面活性物質缺乏及呼氣末肺泡萎陷引起,患兒在出生后不久伴隨呼吸衰竭、進行性呼吸窘迫等,多發于早產兒,且患兒胎齡越小,發生呼吸窘迫綜合癥風險越高,輕者會出現持續肺動脈高壓,嚴重者甚至發生心力衰竭,直接威脅到患兒的生命安全[3-4]。近年來,組織多普勒技術在心臟功能評估方面得以應用,但還鮮有在呼吸窘迫綜合征早產兒心功能評估中的研究報道[5],此次研究納入對象為我院早產合并呼吸窘迫新生兒及健康足月兒,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新生兒科的34例早產合并呼吸窘迫新生兒病例資料作為觀察組,將同期我院30例健康足月兒作為對照組。觀察組左室射血分數(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兩組性別、日齡、心率、LVEF、剖宮產、雙胎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觀察組患兒經過臨床診斷及檢查,確診為早產兒合并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符合國際相關臨床診斷標準[6];(2)醫學倫理會對此次研究表示認可,征得臨床科室的同意,所有入組患兒家屬均閱讀知情同意書,在知情同意書簽字,自愿加入研究。排除標準:(1)存在重要臟器相關疾病及肝腎功能不全者;(2)臨床資料不全者;(3)合并全身免疫性功能疾病者。
1.2 方法
KAI-X3全數字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由武漢天鷹醫療設備有限公司提供,將探頭頻率設置為3~8 MHz,選擇內置小兒心臟專用條件檢查。LVEF檢查取仰臥位,首先與心電圖導聯,采用二維超聲心動圖觀察受檢者心臟結構,然后對LVEF給予單平面Simpon法測量。采用三尖瓣反流法對肺動脈收縮壓進行評估。其計算方法為右房壓+三尖瓣反流壓差。選擇標準心尖四腔心切面組織多普勒成像狀態,對心尖四腔3個心動周期存儲圖像信息予以采集,并采用QLAB軟件對二尖瓣環后葉根部以及三尖瓣前葉根部收縮期的三尖瓣前葉根部收縮期峰值速度(tricuspid annulus peak systolic velocity,Sm)、舒張早期峰值速度(peak early diastolic velocity,Em)以及舒張末期峰值速度(late diastolic peak velocity,Am)進行計算,并求出Em/Am的比值。在二尖瓣前葉根部測量a值,即:三尖瓣口舒張期血流頻譜止點到下一頻譜起點時間。在三尖瓣前葉根部測量b值,即:肺動脈瓣口收縮期血流頻譜持續時間,見封三圖1、圖2。然后根據公式計算出左、右室Tei指數。公式為Tei=(心室等容收縮時間+等容舒張時間)/心室射血時間=(a-b)/b[7]。采集受試者2 mL靜脈血,將標本放置于37℃水浴環境下30 min,給予離心處理,將血清提取,采用酶動力學法測定CK-MB水平。
1.3 統計學方法
研究涉及數據均在SP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計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 表示,采用χ2檢驗,采用Pearson檢驗進行相關性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組織多普勒參數比較
觀察組患兒二尖瓣及三尖瓣環前葉根部Em/Am比值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左、右室ET、Tei指數較對照組高(P<0.05),且其右室Tei指數顯著高于左室,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左、右室ICT+IRT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2呼吸窘迫綜合征對患兒心功能的影響
患兒血清CK-MB、左室Tei指數與肺動脈壓力升高呈現出明顯的正相關(r1=0.378,r2=0.253,P<0.05)。
3 討論
組織多普勒成像技術是一種新興的無創興分析室壁運動的技術,與傳統技術相比,其直接突破了超聲目測分析室壁運動的局限性。在醫學臨床應用領域,可直接將患者心肌組織運動的速度和方向顯示出來[8-9]。如此以來,對于后續檢測診斷患者二維超聲以及二尖瓣血流環節,正常情況下均能夠直接顯示出局部心肌組織的運動異常,以此來用于評價心肌的收縮和舒張功能,為客觀準確進行病理診斷分析提供了充足的病理學參考[10-12]。總之,作為一種新興的無創分析室壁運動技術,組織多普勒成像技術能夠清晰的顯示心肌組織運動的速度及方向,并反映出二維超聲、二尖瓣血流正常狀態下局部心肌組織的運動異常情況,對于評估心肌收縮及舒張功能有著重要的意義。
與此同時,對于早產兒來說,一般心肌收縮功能不全,即損害較為嚴重[13]。在該表現下,患兒心肌功能也就直接缺乏彈性,并表現出舒張功能低下。但是,既往的諸多檢查中,雖然也能夠檢測出患兒舒張功能低下,但并無法對患兒從出生到幾周內對心肌功能有一個全局了解,即預見性檢驗判定[14]。所以,加之舒張功能低下無法耐受較大負荷,所以其內在固有結構差異的影響了解并不深入。因此,該部分也是今后領域內深入關注的重要議題。即組織多普勒成像技術將多普勒頻移原理直接應用于早產生心肌組織檢測。此舉的臨床意義在于,在理論上最早的時間點獲取到關于患兒心肌組織運動速度、方向、時間等方面的信息。對于應用下的技術優勢,可直接與普通超聲心動圖對比可知。普通超聲心動圖與組織多普勒成像技術的操作原理恰恰相反。后者在啟動檢驗中,來自室壁運動的低頻高振信號不再通過高通濾波器,而是借助于內部一套成熟的信號處理技術系統來完成操作。對獲取的信號整合分析,并以編碼等形式直觀顯示出來,為臨床醫師的診斷治療提供應用參考。
綜上,結合本研究來看,國內外越來越多研究報道顯示,早產兒出生后6~12 h內多會出現青紫、呼吸困難等癥狀,臨床上稱之為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癥,其會引起肺動脈壓力升高,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心力衰竭,威脅到患兒生命安全。本研究中選取的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主要是因肺表面活性物質不足引起。臨床常見性肺不張、缺氧、酸中毒等,均會使得新生兒肺小動脈痙攣。早期診療不及時,肺動脈壓力逐漸升高,最終造成惡性循環,誘發心力衰竭,嚴重危及患兒生命[15]。此次研究中34例早產合并呼吸窘迫綜合癥患兒中有91.17%存在心肌損害,且伴隨血清CK-MB的升高,CK-MB隨著肺動脈壓力升高而增加,說明在對此類患兒進行治療時,不僅要關注其肺部情況,也要注重對心肌損害的糾正。早產兒心肌結構尚不成熟,尤其是合并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更易出現心肌缺氧,導致心肌收縮及舒張功能的降低,因此必須加強對患兒的早期診斷。TDI能夠實現對二尖瓣環運動速度的評估,進而明確患兒的左室功能[16,17]。此次研究觀察組Em/Am值較對照組低,說明心衰患兒多伴隨左室舒張功能異常現象,另外早產兒左右心室均有舒張功能減退癥狀。目前,對患兒右室功能的評估則是通過Tei指數實現的,其與血清BNP呈現出密切的相關性。隨著肺動脈壓力的增加左室Tei指數也會不斷增加,說明肺動脈壓力對左室功能有著明顯的影響,能夠預測心力衰竭的發生。
綜上所述,對早產兒合并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心功能予以組織多普勒評估,操作簡單,具有無創性,敏感性高,可準確評估患兒心功能,具有較高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 歐陽曉平,顧揚,胡濤,等. 組織多普勒評價重疊綜合征患者右心功能的臨床研究[J]. 臨床肺科雜志,2017, 22(5):864-867.
[2] Ataalla WM,Ziada DH,Gaber R,et al. The impact of total bile acid levels on fetal cardiac function in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using fetal echocardiography:A tissue Doppler imaging study[J]. J Matern Fetal Neonatal Med,2016,29(9):1445-1450.
[3] 劉磊,夏焙,王娟,等. 組織多普勒與脈沖多普勒成像評價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心肌做功指數的比較[J]. 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6,32(2):227-230.
[4] 葉寶英,陳炯,李麗蟾,等. 組織多普勒縱向評估正常胎兒及新生兒Tei指數[J]. 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6,32(4):327-330.
[5] 于麗杰,周巧蘭. 肺動脈多普勒超聲對預測胎兒肺成熟度的靈敏度及特異性研究[J]. 山西醫藥雜志,2017,46(10):1185-1186.
[6] Cui W.Roberson DA. Chen Z,et al .Systolic and diastolic time intervals measured from Doppler tissue imaging: normal values and Z-score tables,and effects of age,heart rate, and body surface area[J].J Am Soc Echocardiogr,2008,21(4):361-370.
[7] Lwashima S,Sekii k. Ishikawa T,et al .Serial change in myocardial tissue Doppler imaging from fetus to neonate[J].Early Hum Dev,2013,89(9):687-692.
[8] 韋翊,徐婷,徐建新,等. 組織多普勒顯像評價窒息后新生兒心功能[J]. 中華醫學雜志, 2009,89(2):117-120.
[9] 張曉敏,郭小春. 彩色多普勒超聲在產前胎兒畸形篩查中的應用價值[J].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7,27(3):112-115.
[10] 牛峰海,王瑜,任雪云,等. 擠壓臍帶及延遲臍帶結扎對早產兒平均血壓、腦血流及新生兒神經行為測定評分的影響[J]. 吉林醫學,2016,37(12):2900-2902.
[11] 楊婷,田方平,周佳,等. 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評估陣發性房顫患者左房功能的研究[J].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6,26(2):84-87.
[12] 邵克忠,胡元平,陳蓓蕾,等. 窒息早產兒腎功能損害的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價值[J]. 現代實用醫學,2016, 28(11):1431-1433.
[13] 馮國雋,楊紅梅,王朝霞,等. 彩色多普勒超聲對新生兒顱腦疾病的診斷價值[J]. 西部醫學,2016,28(4):556-559.
[14] 聶紅蓮,方北,鄭劍,等. 高頻彩超結合E-flow顯像對早產兒早期腦血流灌注特點的觀察[J].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2016,27(6):381-384.
[15] 王會玲,周杏花,楊變莉. 早產婦不同孕齡對新生兒心肌功能影響的臨床研究[J]. 中國實驗診斷學,2016,20(10):1682-1685.
[16] 張麗莎,張丹,萬小梅,等. 彩色多普勒超聲對新生兒肝炎綜合征和膽道閉鎖的臨床鑒別價值[J].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7,17(29):5748-5752.
[17] 朱藝玲,李坤. 室間隔完整的肺動脈閉鎖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特征及規律性研究[J]. 中國醫藥科學,2016, 6(3):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