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銘
近年來,河南省鄭州市管城回族區(以下簡稱管城區)緊緊圍繞“以商都歷史文化區建設,辦人民滿意教育”這一中心,切實抓好“均衡發展和品牌塑造”兩個重點和“辦學硬件、教師隊伍、教育生態”三項建設,努力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特色、和諧發展。為了深化教研體制改革,推進區域教研制度建設,整合區域優質教學資源,發揮學校各優勢學科的帶動與輻射作用,提升區域學科的教研品質,促進教師專業快速成長,管城區建立了初中學科教研基地,為初中學段教育質量的進一步提升提供了保障。
一、教研基地建立的初心及定位
管城區初中學科教研基地以研究學科課程標準和課程建設,提升課堂教學設計、實施和評價水平以及打造學科特色為宗旨,立足基層學校,創新教研方式,激發教研活力,搭建成長平臺,構建新型和諧的區域教研生態,全面提升初中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師生共同成長。
該基地是由區內各學校根據自身的學科優勢進行申報,經區教研室評估和教育體育局研究決定,由學科名師或骨干教師牽頭、區教研員指導,以區內各校同學科教研組長為核心成員,全體學科教師參加,以加強學科建設為目標,聚焦學科課程、課堂和評價建設中的常規工作和關鍵問題開展研究和實踐,整體提升學科育人水平的區域教研組織。
二、學科教研基地的構建
1.基地學校的確定及人員的組成
教研基地學校的確定是很關鍵的一環。管城區在綜合考量的前提下,確定了若干所學科基地學校,如將管城區回民中學確定為語文、政治學科教研基地;將管城區外國語學校確定為數學、英語學科教研基地;將鄭州市第八十三中學確定為地理、歷史學科教研基地;將管城區第三中學確定為物理學科教研基地……
區教研室在各學校申報的學科骨干教師中挑選具有較強業務能力、組織能力的優秀學科教師擔任學科教研基地負責人。然后,學科教研基地負責人在全區學科教師范圍內選拔學科業務骨干作為學科教研基地的核心組成員。
2.學科教研基地的工作目標
一是構建由區教研室、學科教研基地、學校教研組構成的三級教研體系,建立共研、共訓、共享的工作機制,凝聚教師的群體智慧和力量,融學習、研究、培訓、實踐、評價、改進于一體,創新教研工作方式,保證教研工作的實效性。
二是立足學科建設的核心要素,即教師和學生、課程和課堂、學習和評價,對學科建設進行分析,形成發展策略,打造學科教學特色,引領全區學科教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
三是更新學校教師隊伍培養和發展機制。學科教研基地負責人、核心組成員要充分發揮學科領域的示范和輻射作用,在自身不斷精進的同時,幫助、指導青年教師成長,培育骨干教師,將學科教研基地打造成為區域學科教師發展中心。
3.學科教研基地的工作措施
一是加強學科建設。要求學科教研基地成員認真分析學科現狀,制訂學科發展規劃,明確學科建設目標和發展思路,確定建設內容和實施措施,制定并完善學科教研制度,立足教學常規研究學生、課堂、學科核心素養的具體落實措施。
二是做好學科活動的計劃、組織、實施和總結。學科教研基地的建立是使教研活動落到實處的保證。因此,學科教研基地要結合市、區、校三級教學工作安排,科學地安排好每學期的教研活動,擬定好每學期的學科活動計劃。
三是扎扎實實地開展實踐研究。學科教研基地要加強校際交流,實現教師的跨校融合,堅持課程與課堂并重、教研與教學齊抓的原則,在常規主題教研的基礎上,開展豐富、多層面的教研活動,把教師專業成長融入其中。在基地負責人的組織領導下,核心組成員的教研活動每月不少于兩次,全區學科教研活動每學期不少于兩次。
四是做好教研信息的評價反饋工作。學科教研基地要認真做好講課、評課、培訓、交流等教研活動的準備工作,做好學科教研信息的反饋,增強教研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五是發揮學科教學的示范輻射作用,不斷積累、提煉經驗,適時推廣。學科教研基地要充分發揮自身價值,不斷積累、總結研訓經驗,擴大學科在區內外的影響力和輻射力。同時,區學科教研員首先要做好與鄭州市教研室的對接、聯絡工作,關注本學科的最新發展動態,指導學科教研基地負責人制訂學科發展規劃,做到信息暢通、上下一致、方向準確,以保證基地高效運行;其次要對學科教研基地制訂的教研計劃進行審議,并根據基地的研究能力和水平,指導基地進行常規研究、熱點研究和創新研究;最后要定期深入學科教研基地,主動關注并參與基地活動,在基地運行過程中發現教研的難點、熱點問題,提出建設性意見,不斷完善基地管理制度,及時發現并總結學科建設亮點,之后通過匯報、交流等途徑進行推廣宣傳。
4.學科教研基地的運行保障
一是資金保障。區教育體育局要根據學科教研基地運行的實際情況,每年給教研基地撥付一定的學科教研運行經費。
二是檔案整理。學科教研基地要建立專項檔案,按照基地承擔的工作職責,指定專人整理文本資料,做好文件、計劃、總結、活動方案等過程性材料的歸檔工作。
三是考核評價。學科教研基地由區教育體育局認定、掛牌,實行動態管理。每學年區教研室都要采用自我評價和實地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對各學科教研基地的工作進行考核評估。考核方法主要包括:讓學科教研基地負責人集中匯報該基地一學年的工作情況;由區教研室人員到學科教研基地學校進行實地考察。
三、學科教研基地的運行效果
學科教研基地的建立創新了教研模式,使區域教研活動有了依托。同時,也抓住了學科關鍵人物,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使跨校合作成為現實,為學科教學研究團隊的形成提供了保障。各學校也以學科教研基地為支點,推進了教學特色發展;通過日常運行機制的建立,明確了任務,壓實了擔子,成為校本教研的有益補充和拓展。經過近一年的摸索實踐,全區學科教研有了根本性的變化,基本解決了學校分散、教研力量薄弱、教師參與教研活動少等問題。
學科教研基地通過開展主題教研、培訓研討、同課異構等專業研究活動,加強了區域內學校間的教研合作與交流,實現了校際互補,促進了學科教師的專業發展,充分發揮了學科教學的示范輻射作用,為教研實踐陣地建設和校本研修提供了指導“樣本”。
(責任編輯 張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