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輝
【摘 要】目的:研究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疼痛及腕關節功能的影響。方法:自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間收治的橈骨遠端骨折患者中選取56例進行本次研究,以患者入院編號的奇偶性為分組依據,其中編號為奇數的28例劃入對照組,編號為偶數的28例劃入研究組,對照組患者行保守治療,研究組患者則行手術治療,就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疼痛及腕關節功能評分等展開對比。結果:分析對比兩組患者的VAS疼痛評分,發現研究組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分析對比兩組患者的腕關節功能優良率,發現研究組的優良率為92.86%,對照組的腕關節功能優良率僅為71.43%,兩組數據存在顯著差異(P<0.05);分析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率,發現研究組的并發癥率為7.14%,對照組的并發癥率則為32.14%,兩組數據存在顯著差異(P<0.05)。結論:手術治療能夠提升治療效果,促進患者腕關節功能恢復,且緩解疼痛感,降低并發癥幾率,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保守治療;手術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疼痛;腕關節功能
【中圖分類號】R68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8-0-01
橈骨位于人體前臂外側,是體表有明顯觸感的骨頭,在受到外力沖擊時極易發生骨折,而發生橈骨骨折的患者中,老年人占多數,由于其本身就有骨質疏松等問題,一旦發生骨折,很難自愈,必須通過臨床治療進行干預[1]。目前,治療橈骨骨折可以采用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本文就兩種治療方式對患者疼痛及腕關節功能的影響展開討論,研究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自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間收治的橈骨遠端骨折患者中選取56例進行本次研究,以患者入院編號的奇偶性為分組依據,其中編號為奇數的28例劃入對照組,編號為偶數的28例劃入研究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經醫學影像檢查確診為橈骨遠端骨折。對照組患者的男女比例為16:12,年齡最大的81歲,年齡最小的42歲,平均年齡為(65.23±6.13)歲;研究組患者的男女比例為15:13,年齡最大的80歲,年齡最小的43歲,平均年齡為(64.72±5.87)歲。按例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組間數據對比并未發現P<0.05的檢驗值,故組間差異不明顯,可以進行對比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保守治療,即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治療,方法如下: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進行手法復位,利用C臂X光機檢查確認復位正確后給予石膏托進行外固定,并于7d后再次進行檢查,如發生移位再次進行手法復位,治療后4-6周再次復查,若已形成骨痂則可以拆除石膏托,并指導患者進行恢復訓練。研究組患者接受手術治療,方法如下:取患者仰臥位,對患者行全身麻醉或臂叢神經阻滯麻醉,在電動氣壓止血帶止血情況下進行操作,選取橈骨遠端由掌側Henry入路,從腕屈肌腱橈側進入,切開關節囊,充分暴露關節囊及橈骨遠端,在直視下進行關節復位,保證關節面平整,調整滿意后取適合的T鎖鋼板進行固定。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對比兩組患者術后VAS疼痛評分;②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腕關節功能優良率;③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率。
1.4 療效判定[2] 腕關節活動正常,握力正常無疼痛感,掌曲減少≤15°為優;腕關節活動基本正常,握力基本正常偶有疼痛,掌曲減少15°-30°為良;腕關節活動受限,握力受損且有明顯疼痛,掌曲減少30°-50°為可;腕關節無法活動,握力喪失且疼痛難忍,掌曲減少50°-180°為差。
1.5 統計學處理 將數據錄入SPSS19.0系統對,就兩組患者的計數資料與計量資料進行檢驗,分別行卡方值、t值檢驗,如有P<0.05,則可以說明差異有效性。
2 結果
2.1 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疼痛評分對比 分析對比兩組患者的VAS疼痛評分,發現研究組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其中研究組的VAS評分為(4.08±0.75)分,遠低于對照組的(7.12±1.03)分,有t=12.625,P<0.05。
2.2 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腕關節功能優良率對比
分析對比兩組患者的腕關節功能優良率,發現研究組的優良率為92.86%,對照組的腕關節功能優良率僅為71.43%,兩組數據存在顯著差異(P<0.05)
2.3 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率對比 分析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率,發現研究組的并發癥率為7.14%,對照組的并發癥率則為32.14%,其中研究組發生1例復位丟失,1例腕管綜合征,對照組則發生3例復位丟失,2例腕管綜合征,愈合畸形2例及創傷性關節炎2例,兩組數據存在顯著差異(P<0.05)。
3 討論
橈骨關節是上肢較為重要的關節,但由于其骨折較薄,一旦受到外力沖擊,發生骨折的可能性極大,若患者為老年人,且本身存在骨質疏松的可能性較大,一旦發生骨折,自愈的可能性極低,需要進行治療干預。保守治療雖然沒有創傷,但由于無法在直視環境下復位,出現二次移位等的可能性較高,故而臨床上更多選擇手術治療,減少并發癥的可能性[2-3]。研究結果顯示,分析對比兩組患者的VAS疼痛評分,發現研究組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分析對比兩組患者的腕關節功能優良率,發現研究組的優良率為92.86%,對照組的腕關節功能優良率僅為71.43%,兩組數據存在顯著差異(P<0.05);分析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率,發現研究組的并發癥率為7.14%,對照組的并發癥率則為32.14%,兩組數據存在顯著差異(P<0.05)。
綜上所述,手術治療能夠提高橈骨遠端骨折復位效果,且盡早行關節功能鍛煉,從而促進患者腕關節功能恢復,且緩解疼痛感,降低并發癥幾率,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張登峰.保守與手術治療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疼痛及腕關節功能的影響[J].河南外科學雜志, 2017, 23(4):111-112.
董秀珍.保守與手術治療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疼痛及腕關節功能評分影響對比[J].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7, 28(10):1885-1886.
劉志剛.保守與手術治療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疼痛及腕關節功能的比較[J].中國民康醫學, 2017, 29(7):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