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眾祚
【摘 要】流感病毒屬于臨床診療中較為常見的病毒,通常會誘發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危害性較高。目前人群中最常見的就是亞型的流感病毒,主要就是以及。由于其具有較高的抗原變異能力,而人體的免疫力存在差異,所以,疫苗應用過程中的保護率很低,與此同時疫苗只能針對已知流感病毒進行預防,對于一些抗原性轉換以及其他新型流感病毒而言不會產生預防效果。而中藥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耐藥性較低,副作用亦或是不良反應的問題很少,并且具有病毒復制的良好抑制作用,有助于針對免疫功能進行有效的調節,促進血液循環的改善,并且達到抗菌消炎的目的,具有一定的綜合功效,在流感病毒的防治方面推廣優勢較好。
【關鍵詞】中藥;流感病毒;最新進展
【中圖分類號】R97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8--02
在中醫辨證分析中認為流感是“時行感冒”,屬于傳染病類,是在受到風邪也就是病原侵襲之后,機體免疫力難以抵抗疾病,尤其在天氣狀況突然變化、冷熱交替的季節,很容易發病。在中藥抗流感病毒的治療工作中,其最為主要的作用機理就是扶正、祛邪,雖然中草藥的成分較為復雜,作用機制很繁瑣,但是,能夠直接形成病毒的抑制作用,利用引誘生成干擾素方式亦或是針對免疫力調節的方式間接的進行抗病毒。針對于此,下文分析中藥抗流感病毒的藥物種類,提出幾點應用建議。
1 直接抗病毒方面的藥物
1.1 連翹
此類藥物屬于木科連翹植物的干燥果實,具有較高的抗病毒作用。在進行相關藥物的揮發油乳劑雞胚以及相關的雞胚抗亞洲流感病毒試驗之后可以發現,此類藥物在應用的過程中,無論是病毒感染之前還是病毒感染之后,都具有較高的應用作用。
1.2 黃岑
此類藥物屬于唇形科植物的干燥根系,煎制之后能夠產生甲型流感病毒的良好抑制效果。在藥物中,黃岑苷等黃銅類型化合物,能夠起到一定的抗病毒效果。史鵬輝, 曲新艷, 周喆[1]專家在研究中選入20只小鼠進行流感病毒的感染以及復制,提取黃岑之中的黃銅類型化合物對其進行治療,可以發現藥物在遇到 細胞的時候,會降低病毒釋放量。
1.3 牛蒡子
其屬于菊科的相關植物干燥果實,最為有效的組成部分就是苷元,而苷成分屬于前體物質。唐永莉, 張瑞濤[2]專家在研究中采用 細胞培養方式開展了牛蒡子苷元的分析工作,將其應用在甲1類型流感病毒中,可以發現藥物能夠直接針對流感病毒進行抑制,應用效果較為良好。
1.4 金銀花
在實際研究的過程中可以發現,此類藥物的化學成分較為復雜,已經鑒別出來的化學成分一共有六十多種。最為主要的就是綠原酸成分、黃銅類型化合物成分、雙花醇成分等等。王盛美,揭志軍[3]專家在研究中采用不同水與藥煎煮比例的金銀花針對流感病毒進行預防與治療,發現在不同煎煮比例中,水與藥物比例為1:21的時候,抗流感病毒效果最好。
1.5 柴胡
此類藥物屬于傘形科的植物,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的疏肝解郁作用,解表退熱效果很高。在實際分析的過程中可以發現,柴胡藥物在抗病毒中的使用,有助于提升抗流感病毒的效果,充分發揮藥物成分的積極作用。
1.6 魚腥草
對于此類藥物而言,其本身以及非揮發性的成分,都屬于抗流感病毒方面的組成部分。趙華杰, 何屏[4]專家在研究中采用魚腥草藥物進行煎煮,針對流感病毒進行抑制以及治療,發現此類藥物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有助于促進 病毒病變的合理延緩,有效預防病毒感染問題,形成一定的保護作用。將相關的魚腥草藥物注射在感染了甲型流感病毒 小鼠的腹部,發現藥物具有較高的機體健康保護作用,可更好的進行流感病毒的抗感染治療。
1.7 板藍根
此類藥品屬于十字花科的相關植物根系,在診療中的應用具備涼血以及清熱解毒功能。采用丙酮脫脂針對藥物中的凝聚素進行提取處理,可以形成良好的流感病毒體外體制作用,尤其是藥物中的凝集素,能夠直接消滅亦或是有效預防相關的流感病毒,并且形成良好的預防與抑制效果。由于此類藥物中含有復雜的化學成分,所以,可以采用系統溶劑以及離子樹脂吸附等方式提取其中的化學成分,根據流感病毒的預防與抑制需求,做好各方面化學成分的提取與使用工作,以此滿足當前的診療與發展需求。
1.8 大青葉
該藥品的種類有很多,不同種類的藥理作用存在差異,但是,對于流感病毒而言,各個種類的藥品都能夠起到良好的防治與治療效果,直接治療的使用價值很高,預防效果與其他中藥材相較稍顯遜色。
1.9 羌活
此類藥物主要就是傘形科的植物干燥根莖與根系,經常被應用在四肢酸痛以及風寒感冒的治療中。而在流感病毒方面,此類藥物的應用有助于直接小妹病毒成分,降低血凝低毒以及感染活性,采用中劑量亦或是高劑量的提取方式對羌活藥物進行處理,所提取的成分在流感病毒治療中使用效果高于病毒唑,尤其是高劑量的提取物,能夠直接針對病毒組織的病理學變化進行整改,達到良好的使用目的。
2 間接類型的藥物
2.1 黃芪
此類藥品屬于豆科的植物,具備較高的托毒生肌的作用,其中含括黃銅類型與生物堿類型的化學成分,雖然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未見明顯的病毒滅活作用,但是,其可以有效抑制病毒細胞的繁殖,增加干擾素的生成量,有助于應用在抗病毒的工作中。
2.2 人參
人參在臨床診療中的藥理作用較為復雜,在免疫機制方面所產生的作用主要表現為:其一,可以針對免疫力進行調節,通過皂苷成分以及多糖成分刺激人體吞噬功能,產生干擾素。其二,會產生一定的生物學效應,其中的皂苷成分會產生免疫抑制的拮抗效果,有助于促進免疫功能的恢復。將人參藥物應用在抗流感病毒工作中,有助于加快免疫功能的恢復速度,轉變以往的診療方式與方法,全面提升整體藥物的應用效果[5]。
2.3 綜合性的復方制劑
為了更好的將中藥應用在流感病毒的預防以及治療中,應結合各類藥物的實際特點,合理進行復方制劑的搭配處理,促進藥物性能的充分發揮。例如:可以將桂枝藥物、黃岑藥物、人參藥物、芍藥以及大棗、生姜等有機整合,有助于提高病毒感染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死亡率。與此同時,將金銀花藥品、連翹藥品、桔梗藥品、薄荷藥品、甘草、牛蒡子藥品、淡豆豉等等有機整合,有助于提升流感病毒的防治效果。
3 討論
雖然中藥的成分較為復雜,但是,其副作用很少,來源較為豐富,成本很低,作用靶點較多,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尤其在抗流感病毒的過程中,中藥材的應用,有助于直接亦或是間接的進行治療與預防,形成良好的抗病毒功效,因此需要予以重視,進一步進行研究。
參考文獻
史鵬輝,曲新艷,周喆等.中藥復方抗流感病毒的研究進展[J].中華中醫藥雜志, 2017,25(03):293-296
唐永莉,張瑞濤.抗流感病毒中藥的有效化學成分以及作用機理研究進展[J].遼寧中醫雜志,2016,33(8):1775-1777
王盛美,揭志軍.中草藥抗流感病毒研究新進展[J].國際呼吸雜志,2017, 37(10):771-774
趙華杰,何屏.抗流感藥物抑制流感病毒感染研究的新進展[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7,14(5)127-135
齊有勝,孫毅坤,劉為萍.單味中藥抗流感病毒研究進展[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7,26(14):218-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