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曼曼
【摘 要】目的:觀察重癥手足口病(HFMD)患兒應用循證護理的價值。方法:選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行常規護理的重癥HFMD患兒30例為對照組,并選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實施循證護理的重癥HFMD患兒30例為觀察組。比較兩組病情轉歸、實驗室指標。結果:觀察組病情轉歸時間短于對照組,實驗室指標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重癥HFMD患兒,予以循證護理可加快疾病轉歸,改善實驗室指標,利于預后。
【關鍵詞】重癥HFMD;循證護理;病情轉歸;實驗室指標
【中圖分類號】R72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8-0-02
HFMD以腸道病毒為病原體,多見普通型感染(病程一般<1周),但若未能及時進行有效干預,極易促使病情發展,影響循環、呼吸及中樞神經系統,并轉化為重型HFMD[1]。而重型HFMD預后難度較大,可能產生不良后遺癥,影響患兒正常生長發育。相關研究指出,重型HFMD患兒接受支持療法治療的同時,采取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能夠改善控制病情發展,優化實驗室指標,改善病情轉歸結局[2]。鑒于此,本研究進一步探討循證護理對重癥HFMD患兒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行常規護理的重癥HFMD患兒30例為對照組,并選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實施循證護理的重癥HFMD患兒30例為觀察組。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同意書。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7個月-8歲,平均(2.93±0.45)歲。觀察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7個月-8歲,平均(2.87±0.42)歲。對比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如簡單的病情觀察、消毒隔離、高熱護理等。觀察組予以循證護理,主要內容如下:查閱文獻資料,結合護理經驗,尋找臨床問題,制定護理對策;單間收治,每天使用空氣消毒劑、“84”消毒液消毒,暴曬或用熱水浸泡患兒使用過的物品;囑患兒進食高營養、易消化、溫涼食品,需少食多餐,忌刺激性食品,且進食后需用生理鹽水或溫開水漱口,潰瘍患兒需清洗口腔、利巴韋林噴劑噴患處;可通過多飲水、溫水擦浴、戴冰帽、降熱毯、藥物等實施退熱護理;確保衣被整潔、柔軟,剪短指甲,包裹雙手,保持臀部清潔;通過宣教材料、視頻解說等向家屬進行HFMD知識宣教,通過示范性教育講解護理干預方法;每隔1h監測患兒生命體征及病情狀況。
1.3 評價指標 ①記錄兩組平均熱程、潰瘍愈合時間。②采集護理2周后的腦脊液與血液標本,通過PR2100型550酶標儀、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腦脊液神經元特異性烯醇酶(NSE),Sysmex KX-2自動血液分析儀、間接免疫熒光法檢測中性粒細胞,日立76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比色法檢測肌酸激酶(CK)。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用非獨立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病情轉歸 觀察組病情轉歸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實驗室指標 觀察組實驗室指標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5歲以下患兒由于自主衛生意識不強、抵抗力不佳成為HFMD主要發病群體。重癥HFMD病情進展快,可引發腦炎、肺水腫、心肌炎等并發癥,單純抗病毒干預效果不理想[3]。尋找合適的護理方案對于輔助治療,控制病情發展,加快健康恢復十分必要。
循證護理能夠以患兒實際病情、身心需求為出發點,制定護理對策,利于患兒預后。由于NSE可反映神經細胞受損程度,中性粒細胞及CK值與重癥HFMD患兒病情嚴重程度密切相關,本研究將其作為觀察指標。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病情轉歸時間短于對照組,實驗室指標低于對照組。提示較常規護理,循證護理可加快疾病轉歸、降低實驗室指標水平。分析其原因為:①HFMD傳染性較強,通過單間收治、消毒、暴曬、浸泡等方式切斷感染源能夠減少交叉感染,控制病情傳播,為患兒塑造一個良好的住院環境,同時進行飲食、口腔、皮膚護理等利于在改善營養狀況,增強機體免疫力的基礎上,緩解臨床癥狀,加快病情轉歸[4-5]。②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多種形式對患兒家長進行知識宣教,并親身示范護理操作方法,能夠幫助其掌握更多疾病健康管理知識,監督與引導患兒行為,輔助臨床治療與護理工作,進而加快病情轉歸[6]。
綜上所述,針對重癥HFMD患兒,循證護理是一種科學有效的護理模式,能夠加快疾病轉歸,改善實驗室指標,提升治療效果,利于患兒預后。
參考文獻
杜文,王玲芝,夏琪.手足口病重癥病例危險因素分析[J].實用預防醫學,2015,22(08):972-974.
翁育紅,廉璐琛,辛穎.手足口病分區收治的護理管理方法與效果分析[J].中國醫刊,2016,51(04):105-107.
鄭云,孫啟剛,魏江.晴隆縣2012-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貴州醫藥,2016,40(12):1320-1321.
張梓童.優質護理干預在重癥手足口病患兒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4):200-202.
霍振云,賈秀英.手足口病患者護理干預的文獻回顧與分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08):948-950.
劉淮漣,謝美,王愛春.護理路徑在小兒手足口病中的具體應用及其效果[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4(02):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