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晉
【摘 要】目的:分析尿液分析儀潛血檢驗與顯微鏡紅細胞計數檢驗方法在尿液潛血檢驗中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2月,醫院門診以及住院進行尿液檢驗的患者1042例,來源于門診、腎內科、泌尿外科、內分泌科等科室,均進行尿分析檢查以及尿沉渣鏡檢,以鏡檢作為診斷“金標準”。結果:1042例患者,尿鏡檢查其中陽性458例,陰性584例,尿分析儀檢查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陰性預測值、符合率分別為100.00%、90.41%、89.11%、100.00%、94.63%,kappa檢驗系數k=.94,屬于高度一致,尿分析儀與鏡檢結果分布+、++、+++均存在不一致情況,尿分析檢查陰性結果高于尿沉渣鏡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尿液分析儀檢查存在誤漏診情況,特別是若陽性的患者,可能誤診為陰性,需建立合適的抽檢、報警規則,提高復查的水平,合理進行鏡檢,避免誤漏診。
【關鍵詞】尿液潛血;尿液分析儀;顯微鏡紅細胞計數
【中圖分類號】R44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8-0-01
血尿是泌尿系統疾病常見臨床表現,產生原因較復雜,與急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結核、結石、腫瘤、間質性腎炎、上尿路感染等泌尿系統疾病與高血壓、糖尿病等其他系統疾病有關,目前血尿產生的具體機制尚未被完全闡明,許多患者因此錯過了急性期最佳治療干預時機,造成嚴重的后果。臨床上對于血尿的診斷,主要依賴于尿液分析儀、鏡檢,近年來尿液分析儀得到廣泛應用,成為尿液分析的主要方法,操作簡單,但近年來出現過渡依賴尿液分析儀情況。本次研究嘗試對比尿液分析儀、顯微鏡紅細胞計數進行尿潛血分析,分析兩種技術的特征、優勢利弊。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8年1月一2月,醫院門診以及住院進行尿液檢驗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均進行尿紅細胞檢查;②臨床資料完整。入選對象1042例,其中男710例、女332例,年齡8~8l歲,平均(43.1±10.3)歲。門診561例,住院部471例,來源于腎內科、泌尿外科、內分泌科等科室。
1.2 方法 尿分析儀選擇URIT及配套尿液干化學試紙條、質控品,同時有形成分分析儀清洗液以及維護液質控品。顯微鏡選擇日產生Olympus制CX31生物顯微鏡。嚴格按照儀器設備操作,醫院建立有尿檢驗質控體系,尿液采集采用一次性離心刻度管完成。室內質控所采用的自控試紙等材料與設備均進行質控圖分析,儀器精密度達到要求。從離心管中取出混勻的尿液10ml,以試紙浸潤2s,吸凈殘余尿,上機,嚴格按照儀器以及試紙跳說明書操作,檢測后記錄原始數據,并人工審核修整。而后進行顯微鏡檢,將10ml,尿液置于離心管中,400×g,1500/min,離心5min,放棄上層尿,保留沉淀物0.2ml,由2名經驗豐富的醫師,雙盲法進行鏡檢,低倍鏡下觀察視野內RBC計數,以沉渣鏡檢法作為終檢標準。報警方案:若尿有形成分紅細胞(RBC)經人工圖片修正或與尿鏡檢結果不符,則報警。
1.3 觀察指標 以鏡檢作為金標準,分析尿分析檢查后的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陰性預測值、符合率。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學計算,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陰性預測值、符合率指標采用符號n、%表示,采用檢驗或Fisher精確性檢驗進行組間比較,一致性檢驗采用kappa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尿液分析儀與鏡檢結果分布 1042例患者,尿鏡檢查其中陽性458例,陰性584例。尿分析檢查與鏡檢查其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陰性預測值、符合率分別為100.00%、90.41%、89.11%、100.00%、94.63%,兩者一致性kappa檢驗系數k=0.94,屬于高度一致,尿分析儀與鏡檢結果分布+、++、+++均存在不一致晴況,尿分析檢查普遍存在陽性強度偏低情況。尿分析檢查陰性結果高于尿沉渣鏡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尿常規的檢查方法較多,對于血尿的檢查主要包括肉眼檢查、顯微鏡檢查、化學檢查、儀器檢測等,肉眼檢查可判斷明顯的血尿,其主要通過觀察尿色、成分、透明度,或直接試紙檢查酸堿度,以判斷是否異常,但對于潛血即少量出血,肉眼判斷較困難,肉眼檢查僅能判斷嚴重的異常。鏡檢可分為非染色以及染色兩種,主要采用非染色法,操作簡單。尿分析檢查主要包括全自動尿分析儀、干化學法尿分析儀,也是本文中的尿液分析儀,能夠分析尿液中的細胞含量、比重,并進而分析管型。但需注意的是不同型號儀器所使用的化學方法不盡相同,精度也存在差異。正常人新鮮尿中含有的細胞成分相對恒定,有上限,如潛血檢查針對紅細胞,正常人新鮮尿僅含有0-2/μl。大量報道顯示,尿分析儀檢查與干化學法的一致性程度較高,基本取代了人工干化學法檢查,加之價格適中、開機時間短,得到普及。
近年來,全自動分析儀發展迅速,精密度高、受主管因素影響小,同時還有數據分析、處理等功能,易于開展質控,但價格昂貴,同時仍需要人工復檢,尚未得到普及。
綜上所述,尿液分析儀檢查存在誤漏診情況,特別是若陽性的患者,可能誤診為陰性,需建立合適的抽檢、報警規則,提高復查的水平,合理進行鏡檢,避免誤漏診。
參考文獻
趙小琳.尿液潛血兩種檢驗方法的比較[J].中國實用醫藥,2010,5(17):66-67.
陳麗芳.尿液潛血檢驗中不同檢驗方法的應用價值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3,34(17):2299-2300.
胡建勇,吳枚,趙晶等.兩種不同的檢驗方法在尿液潛血檢驗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7):1651-1652.
王玉芬.探討不同檢驗方法在尿液潛血檢驗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2,22(8):2944-2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