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杰
【摘 要】目的:分析在心臟介入手術治療并發心臟壓塞患者的臨床干預中,綜合性搶救與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8年6—12月收治的55例心臟介入手術并發心臟壓塞患者進行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綜合搶救與護理,對其臨床搶救與護理后的效果進行分析。結果:所有患者的癥狀均消失,未出現死亡等嚴重情況,患者體征等逐漸恢復正常。結論:針對心臟介入手術治療出現心臟壓塞的患者而言,給予其綜合、及時的搶救與護理十分重要,值得推廣。
【關鍵詞】心臟壓塞;心臟介入手術;護理;搶救;并發
【中圖分類號】R5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8--01
在臨床接受心臟介入手術治療的患者當中,心臟壓塞是一種并不常見的手術并發癥,患者之所以會出現這一癥狀,多是因為其心包腔內壓明顯升高,導致患者心臟舒張功能受到嚴重損傷,進而出現循環衰竭等情況[1-2]。心臟介入手術并發心臟壓塞患者的相關癥狀如果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患者很容易死亡,這對于患者生命安全存在嚴重威脅,也是心臟介入手術中較為嚴重的一種并發反應[3-4]。針對接受心臟介入手術治療后出現心臟壓塞的患者而言,我院給予其綜合護理與搶救,收到了較好的臨床反饋,現結合研究情況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8年6—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心臟介入手術治療的患者當中擇取55例出現心臟壓塞的患者進行分析,此次研究得到我院相關部門的審批,且所有患者家屬均對研究內容知情。在所選患者當中,男性患者為31例,女性患者為24例,患者的年齡最小17歲,最大為79歲,且其中30例患者為心臟介入手術中出現心臟壓塞,其余25例患者則是在術后24小時內出現心臟壓塞癥狀。
1.2 方法
1.2.1 搶救方式 對于這類患者的搶救,醫護人員需要在發現患者出現心臟壓塞癥狀后,對正在接受心臟介入治療的患者進行馬上終止治療的處理,并且及時停止抗凝血藥物的應用。患者需要接受影像學檢查,且醫生需要選擇心包穿刺的方式將患者心臟部位存在的暗紅色不凝血液及時抽出,進而解除患者心臟壓塞的癥狀。這樣一來,患者心臟的收縮功能、舒張功能都會得到較為有效的恢復,醫生還需要為患者留置豬尾導管,對其實施持續閉式引流,確保患者血流動力學情況的穩定,直至患者心臟壓塞癥狀的消失。
如果患者在術后24小時內出現心臟壓塞癥狀,醫生需要及時對患者實施心包穿刺,且及時讓患者接受血管活性藥物輸注治療,以保證患者有效循環血量,解除其心臟壓塞癥狀。
1.2.2 護理方案 針對這類患者的臨床護理,在患者接受手術之前,護理人員需要對其進行相應的術前指導,并且協助患者完成各項檢查,將手術的目的、具體方法以及可能出現的問題等詳細告知患者與其家屬。護理人員需要幫助患者正確認識手術方案,并且對其實施心理疏導,幫助其緩解負性情緒,以免患者情緒過于緊張而影響手術進程。如果患者出現胸悶、氣促等,護理人員需及時告知醫生并進行處理。
患者接受手術之后,護理人員需要對其術后情況進行較為嚴密的監測與觀察,由于患者術后24小時是心臟壓塞的高發時間段,護理人員需要確保患者接受24小時連續觀察,嚴格杜絕患者心臟壓塞的發生,并且做好各項準備工作,一旦患者出現心臟壓塞,可及時進行搶救。
此外,一旦患者在手術結束后出現心臟壓塞,護理人員需要針對患者心理狀態實施護理。患者在出現心臟壓塞癥狀之后,很容易出現焦慮、恐懼、緊張等心理,甚至無法配合護理人員的操作。所以,護理人員需要快速安撫患者,避免其個人情緒過于緊張,進而為搶救創造更多時間[5]。
1.3 臨床觀察指標 對患者接受搶救與護理之后的體征等情況進行觀察,并予以淺析。
2 結果
所有患者在接受及時、綜合的搶救與護理后,未出現死亡等不良事件,所有患者的搶救方式均為心包穿刺手術,患者主要癥狀逐漸消失,個人體征等逐漸恢復正常。
3 討論
對于接受心臟介入手術治療的患者而言,心臟壓塞是相對較為少見但是較為嚴重的一種并發癥,心臟壓塞主要是指患者心包腔當中的液體增長速度過快、液體體積過大,導致患者心室舒張功能受到嚴重限制,出現血液充盈等情況,出現急性心臟壓塞的患者很容易出現急性循環衰竭與休克反應,且患者發病情況十分突然,死亡率也會較高,這也導致心臟壓塞成為臨床中的處理難點問題之一。
我院針對心臟介入手術治療出現心臟壓塞的患者選擇綜合性較強的搶救與護理方式,搶救方式主要是選擇心包穿刺手術方案,這種手術可以快速降低患者心包腔內的壓力,幫助其心臟功能快速恢復。而在患者接受及時搶救的同時,護理人員也會對其實施相應的護理干預,護理人員會在患者手術前對其進行科學的宣教與心理疏導等,而在患者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也會對其進行嚴格的監測與觀察,確保患者各項危險因素不會發生。與此同時,在患者出現心臟壓塞情況之后,護理人員也會及時對患者心態進行積極疏導與干預,從而幫助患者鎮靜、安定情緒,為搶救贏得更多的時間。
在此次研究當中,所有出現心臟壓塞的患者都接受綜合性較強的搶救與護理干預,未出現死亡情況,且各項癥狀均消失,體現了這一方案的應用優勢。
結語:
在心臟介入手術治療后出現心臟壓塞患者的臨床干預當中,患者如果接受及時、有效、綜合性搶救與護理,其相關癥狀會得到及時控制,患者體征等也會恢復正常,該方案值得在臨床中應用。
參考文獻
龐建萍.心臟介入手術并發心臟壓塞患者的搶救與護理進展[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21):224-225.
王戎.心臟介入治療患者并發心臟壓塞的早期識別搶救及護理[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11):1804-1805.
韓英.心臟介入治療患者并發心臟壓塞的早期識別與搶救護理[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29):107+109.
許靜,王立新,馬曉紅.心臟介入治療患者并發心臟壓塞的早期識別與搶救護理[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5):172+174.
麗華.心臟介入手術并發心臟壓塞患者的搶救與護理[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9(05):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