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萍
【摘 要】在人體當中,腎臟所承擔的主要功能是代謝物排泄,一旦腎臟出現病變,那么代謝物的排泄也就出現問題。在各種腎臟疾病中,慢性腎功能衰竭是較為常見的,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飲食干預是需要重點關注的。本文即對如何進行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飲食護理展開深入探析。
【關鍵詞】慢性腎功能衰竭;飲食;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1.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8--01
引言:人體代謝所產生的各種廢物多是經由腎臟排泄,而患有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患者的腎功能已經出現損壞,而且是無法逆轉的,這就使得代謝廢物無法正常排泄,進而對人體臟器產生損害,如此一來,患者的病情就會變得更為嚴重。然而患者、家屬并不是十分了解飲食護理的重要性,因此必須要做好飲食護理經驗的推廣工作。
1 熱量以及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許多患者誤以為減少飲食和能量攝入可以降低對腎功能的負擔,有助于幫助腎衰竭的癥狀緩解,實際上并非如此。只有確保正常的能量攝入保證身體的消耗,才能避免內源性蛋白質分解的問題,這樣才有助于保證治療的順利進行。因此,我們必須幫助患者樹立在限制蛋白質攝入時,熱量供給必須充分,足以維持正常生活的飲食意識。一般而言,總熱量攝入量為30-35kcal/(kg.d),糖占70%左右,脂肪占25%。注意水電平衡:尿量<1000ml/d,或合并高血壓和水腫者,應限制水鈉的攝入,發放特制的定量鹽勺(每日限鹽攝入少于5克),監控低鉀低磷飲食。保證水溶性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攝入,加強口腔護理,指導患者注意個人衛生以避免慢性炎癥的發生。此外,高油膩食物當中富含熱量,然而也會導致胃腸道負擔加重,所以在補充熱量時,切不可食用高油膩食物。
總之,如果不合理的安排飲食,很容易產生副作用,反而不利于病情的治療,因此不能一味的減少飲食,這樣并無益處。
2 鈣、磷的攝入
一般來說,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會表現出低鈣、高磷的狀況,低鈣會引起骨質疏松,而高磷則導致鈣吸收受到影響,腎功能損害也會加劇,因此,患者必須保持高鈣低磷攝入。一般而言,要想控制磷的攝入量,就需要盡可能避免食用含磷量高的各種食物,而通常蛋白質和磷都是共同存在的,所以也要盡量避開蛋白質食物的攝入,選擇低蛋白食物。并避免動物腦、內臟以及柚子之類的食物攝入,多食用一些含磷較低,甚至是不含磷的食物,比方說黃瓜、紅蘿卜等。在補充鈣時,則可食用牛奶、海帶等。
3 蛋白質的攝入
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還表現出高非蛋白氮這種狀況,如果得不到控制,腎功能受損會更為嚴重。所以說,一定要對蛋白質攝入予以控制,確保尿素氮以及血氮濃度不會出現升高。不過也要注意到蛋白質的重要作用,如果蛋白質的攝入量持續偏低,很容易倒導致體內的負氮平衡,這時候對腎功能的損害反而更大,并且蛋白質的分解過程會產生尿毒、肌酐等各種腎臟過濾性很低的產物,此類毒素的積累還會傷害到臟器系統。因此,蛋白質的攝入方面不可過量,但也不能過少。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在蛋白質的飲食方面通常主張優質低蛋白飲食。優質低蛋白的食物有雞蛋、牛奶、魚肉等。一些患者對低蛋白飲食缺乏正確的理解,總是以為全素食就能夠保證蛋白質不會過多攝入,這種認知是不正確的,在植物性蛋白質當中是富含非必須氨基酸的,而氨基酸會使得血氮以及尿素氮增加。另外,植物性蛋白質當中還富含鉀,會導致鉀的攝入過多。所以說,不能只食用素食,要合理搭配葷素。
4 水分和鹽的攝入
鹽分和水分的攝入會引發身體出現水腫的情況,所以鹽分和水分的攝入也是重點之一,但是千萬直接放棄攝入鹽分,這樣的話將會引起極大的問題,諸如痙攣、低血壓、低鈉血癥等,這些都是由身體缺少鹽分引起的,嚴重時甚至會加重腎衰竭病癥,所以必須要適當的攝入鹽分與水分。如果患者同時患有高血壓的話,鹽分攝入也要予以控制。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患者會表現出高血鉀、少尿的癥狀,所以鉀攝入必須要盡量減少。肉類、豆類食物盡可能少食,而且蘋果、草莓之類的水果中也含有大量的鉀,應減少攝入。對于并未出現少尿、高血壓、水腫、高血鉀等癥狀的患者,可正常飲食,但要忌食辛辣刺激、高油膩的食物。
5 必需氨基酸的攝入
人體代謝的過程中,必需氨基酸是不可或缺的。對于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而言,必需氨基酸的攝入量較低則會引起營養不良,嚴重時還會導致患者的死亡。若想保證必需氨基酸的攝入,可食用魚類、奶類食物,動物蛋白當中是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也可適當食用一些。如果有必要的話,還可依據每天對白蛋白的實際需要,還有患者的體重來適當補充1.2g/(kg·d)復方α-酮酸制劑。
6 其他食物的攝入
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因本身代謝廢物排泄異常,對消化系統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在飲食方面要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變質食物等以外,要注意進食易消化、新鮮的食物,確保蔬菜、水果是新鮮的,每次的食用量也要予以控制。如果患者出現了營養不良的狀況,特別是水溶性維生素缺乏的話,需要補充維生素B、葉酸等。對于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而言,發生貧血的概率是較大的,所以要適當補充鐵,一般采用補充鐵劑的方法。此外要依據患者的狀況補充適量的鋅、硒等元素。
此外,還應進一步落實對患者的健康飲食經驗推廣工作,讓患者、家屬充分了解飲食護理的重要性。首先,重視慢性腎衰竭患者的飲食教育工作,加強飲食及相關方面的宣教,強化患者對飲食治療的認知,向患者講解飲食與疾病的關系。其次,患者缺乏對飲食要求原因的了解,應對飲食教育的內容詳細具體化,并連同患者家屬一同宣教。再次,在飲食宣教中應對年輕女性患者加強重視,大齡男性則矯正不良習慣,護理人員應常進病房了解患者具體情況,根據不按照要求進食的原因予以講解、疏導,提高患者飲食的遵醫率。最后,可以為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及時了解患者飲食認知及需求情況,予以針對性的飲食指導。
結束語:
由上可知,慢性腎衰竭患者的飲食指導是十分必要的。護理人員一定要完成好飲食結構、應用分配等方面的指導工作。除了要確保患者不會出現營養不良的狀況,同時還要保證患者腎臟的負擔不會加大,確保患者的癥狀有切實的改善,這樣方可使得患者的生活質量有切實的提升,并發生的出現幾率大幅降低,患者的存活率能夠得以延長。
參考文獻
徐玲琳.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飲食護理研究進展[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8):161-161.
溫春娣,余嬋真,劉向力.護理干預在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當代醫學,2011,17(22):125-127.
尤麗.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護理體會[J].醫學信息(上旬刊),2010,23(12):14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