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花
【摘 要】目的:文章主要針對心理護理在胃病患者診療中的療效及應用價值進行分析研究。方法:選取2017年8月~2018年5月入診我院的胃病患者20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1:1分配法將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0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心理護理。結果:結合觀察組患者抑郁自評量表評分、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健康知識及護理滿意度等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心理護理在胃病患者診療中具有明顯改善患者抑郁、焦慮癥狀,提高護理滿意度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心理護理;胃病;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8--01
引言
本次研究主要選取200例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兩組,分別給予不同的護理模式,探討胃病患者給予心理護理干預的臨床應用價值,結果較為滿意,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8月~2018年5月入診我院的胃病患者20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胃檢確診為胃病,采用1:1分配法將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00例。其中,觀察組男48例,女52例,年齡25~71歲,平均年齡(33.4±3.2)歲,病程2.7~38.5年,平均病程(9.2±5.5)年,胃病種類有急性胃炎48例,慢性胃炎27例,胃和十二指腸潰瘍19例,胃癌6例;對照組男51例,女49例,年齡24~72歲,平均年齡(32.5±2.8)歲,病程2.5~39.4年,平均病程(8.9±5.3)年,疾病種類有急性胃炎44例,慢性胃炎29例,胃和十二指腸潰瘍20例,胃癌7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疾病種類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主要包括用藥護理、飲食護理等方面。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措施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干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胃癌患者的心理護理。在眾多胃病中,胃癌是最嚴重的疾病,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胃癌可以發生在胃的各個部位,最常見的是胃竇幽門區域。臨床調查結果表明,多數胃癌患者都有一定程度的焦慮和抑郁癥狀,甚至會存在精神障礙。對于胃癌患者,護理人員要加強疏導,多向患者介紹一些成功治愈的案例,增強患者的信心。同時叮囑患者家屬多陪伴患者,給予患者心理支持。②胃和十二脂腸潰瘍患者的護理。胃和十二脂腸潰瘍主要癥狀有嘔吐、惡心等,一旦發現急性穿孔,很有可能導致化學性胃黏膜炎癥,甚至中毒性休克。對于此類患者,護理人員要向患者說明病發的原因以及治療的方法和作用,增強患者治愈的信心,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③慢性胃炎患者的心理護理。慢性胃炎病發主要是因為一些病因影響,引發了胃黏膜慢性發炎。感染患者如果不能及時治療,將會發展為慢性感染。慢性胃炎患者主要有早飽、上腹疼痛、惡心等癥狀,而慢性胃炎發作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患者的心理情緒。臨床調查結果表明,慢性胃炎患者在發病時,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焦慮和抑郁情緒,伴隨失眠、體質量下降等癥狀。針對此類患者,護理人員要加強患者的心理疏導,向患者說明樂觀的狀態對治療效果的影響,讓患者以最佳心理狀態接受治療。④急性胃炎患者的心理護理。急性胃炎患者主要包括黑便、惡心、嘔吐、胃疼痛等癥狀,甚至腹瀉、大便帶血。針對此類患者,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解釋病發的原因以及藥物治療的原理、注意事項等,增強患者治愈的信心。
1.3 指標觀察 本研究所采用的抑郁自評量表、焦慮自評量表,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緒狀況。其中,抑郁量表評定中分值越高,抑郁程度越重;焦慮量表評定中,分值越高,焦慮程度越嚴重。為了更好的開展心理護理,本研究還自行設計健康教育評分表,從護理、飲食、運動、用藥、出院指導等方面進行測評,來細化護理滿意度指標。
2 結果
護理前后抑郁、焦慮量表評分結果對比
從兩組患者健康知識得分來看,對照組患者綜合得分為(70.14±2.7)分,觀察組患者綜合得分為(93.4±3.5)分,兩組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護理滿意度方面,觀察組總滿意得分96.4%,對照組總滿意得分79.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近年來,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生活節奏在不斷加快,由于工作繁忙導致飲食沒有規律,胃病的發生率越來越高。胃病患者在上腹部經常會出現疼痛、胃脹、惡白、嘔吐、胃反酸等癥狀。目前,臨床常見胃病主要有胃腫瘤、胃潰瘍、胃結石、急慢性胃炎等。胃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樂觀、輕松的心理狀態對患者的治療效果有氫接的影響,所以在胃病患者治療過程中,給予患者心理護理干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從臨床胃病患者的護理實踐來看,很多患者對胃鏡檢驗存在心理恐懼。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增加心理護理,讓患者了解胃鏡檢查原理,積極配合醫師檢查,增進醫患關系的改善。同時,心理護理在實施中,要結合患者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實際,給予合理、有效、積極的心理疏導。積極解答患者提出的疑慮,以樂觀、微笑的態度給予患者人文關懷。另外,在心理護理干預中還要做好其他生活護理。如加強對患者保暖的呵護,避免因著涼而誘發胃病疼痛;指導患者適度參加運動鍛煉,增強免疫力,增加胃腸蠕動,改善胃環境。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在胃病患者治療過程中,給予患者心理護理干預有助于減輕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癥狀,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值得大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劉愛玲.淺談心理護理在胃病患者臨床診療中的作用[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3,11(11):214-215.
趙立新,王敬華,左桂芹.臨床心理護理對肺癌放射治療患者的臨床應用[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3,20(6):663-665.
姜靜波.慢性胃病并發抑郁癥患者的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2,7(9):228-229.
李秀萍.心理護理干預對臨床治療腦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15):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