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鐸 齊志成
【摘 要】 目的: 分析急診內科老年重癥心力衰竭臨床治療的方式方法與效果。方法:選取我院從2018年1月到2018年10月之間接受診治的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患者共有50例參與調查,對照組采取臨床上常規的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治療方案給藥,觀察組基于常規的治療方式,并利用美托洛爾聯合厄貝沙坦氫氯噻嗪聯合給藥治療,利用心臟彩超正常值LVEF、心衰定量標志物BNP、心力衰竭的分級NYHA展開評測,對比兩組患者在治療后的呼吸困難、氣促、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咳嗽、咳痰、咯血、頸靜脈怒張、全心衰性水腫等發生幾率,了解患者的治療有效性。結果:觀察組患者在治療后心衰的常見表現縮減,患者的心臟彩超正常值LVEF、心衰定量標志物BNP、心力衰竭的分級NYHA數據顯示患者情況相對較為穩定,指標得到改善。兩組對比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老年重癥心力衰竭可在常規化的治療基礎上,采取美托洛爾聯合厄貝沙坦氫氯噻嗪聯合給藥治療,使得病情快速得到抑制,提高了臨床上的治愈率,治療的效果更好。
【關鍵詞】 急診內科;老年重癥心力衰竭;臨床治療;分析
【中圖分類號】
R181.3+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7-191-01
引言: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遞增,身體的各個當面的抵抗力與防御力都極大的減弱,機體相較于青壯年更容易出現病痛,甚至無法避免老年各種特征性疾病的干擾,這些都是人類在衰老后無法避免的自然規律,其中老年重癥心力衰竭病情緊急,且使得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患者通常會出現頻繁干咳,尤其在勞作狀態下,容易呼吸短促、突然憋醒等,急診內科針對老年重癥心力衰竭的治療,應密切的結合患者的病情表現,采取更為積極的方式,依據心臟彩超正常值LVEF、心衰定量標志物BNP、心力衰竭的分級NYHA等科學的形式評測患者的治療效果,為治療提供有效的依據,輔助患者更快的康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從2018年1月到2018年10月之間接受診治的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患者共有50例參與調查,對照組采取臨床上常規的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治療方案給藥,患者男性11例、女性14例,患者的年齡為60~73歲,平均年齡為(64.97±5.69)歲。觀察組基于常規的治療方式,并利用美托洛爾聯合厄貝沙坦氫氯噻嗪聯合給藥治療,患者男性12例、女性13例,患者的年齡為61~75歲,平均年齡為(68.57±4.68)歲。兩組分別隨機化分配25例患者,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等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的治療方式,靜脈注射利尿劑、ACEI或 ARB類藥物,β受體阻滯劑,口服醛固酮拮抗劑等藥物。觀察組采取以上治療方式的基礎上,利用美托洛爾聯合厄貝沙坦氫氯噻嗪聯合給藥治療。
1.3 觀察指標
利用心臟彩超正常值LVEF、心衰定量標志物BNP、心力衰竭的分級NYHA展開評測,對比兩組患者在治療后的呼吸困難、氣促、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咳嗽、咳痰、咯血、頸靜脈怒張、全心衰性水腫等發生幾率,了解患者的治療有效性。
1.4 統計學處理
采取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系統分析,計數資料進行X2檢驗,以t檢驗計數資料,以x±s表示,兩組對比分析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在治療后心衰的常見表現縮減,患者的心臟彩超正常值LVEF、
心衰定量標志物BNP、心力衰竭的分級NYHA數據顯示患者情況相對較為穩定,指標得到改善。兩組對比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
3 討論
心衰患者由于心排血量降低,體循環瘀血,有效循環血量減少,腎血流不足,而引發24小時總尿量減少,夜尿相對增多,同時出現浮腫,對老年人出現尿少,浮腫時要警惕心衰。心衰的種種表現易誤診為消化道疾病、老年性精神病、腦卒中等,應通過患者的心臟彩超正常值LVEF、心衰定量標志物BNP、心力衰竭的分級NYHA數據等展開科學化的臨床探究,了解患者的具體情況,規避在老年性重癥心力衰竭的同時導致高血壓和冠心病的同步發生,避免出現病情的協同不良反應。應用美托洛爾聯合厄貝沙坦氫氯噻嗪聯合給藥治療可降低中到重度心衰患者全因死亡率和再住院風險,改善患者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和左室功能。老年心衰的診斷與治療仍面臨嚴峻挑戰,相關臨床試驗較少,因此急需針對這類人群進行專門研究。
參考文獻
[1] 彭巍. 78例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急診內科治療的臨床分析[J]. 醫學信息(中旬刊), 2011, 24(6):2651-2652.
[2] 任麗萍. 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急診內科治療效果分析[J]. 中國醫藥導刊, 2011, 13(12):2143-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