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
【摘 要】 目的:研究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健康教育的作用。方法:隨機抽取9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隨機綜合序貫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8例。對照組采用常規管理干預,觀察組采用健康教育干預。管理7個月后觀察效果,包括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并記錄管理后健康知識掌握評分及自我管理能力評分變化。結果:觀察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與對照組相比要低,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健康知識掌握評分及自我管理能力評分與對照組相比要高,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健康教育的作用顯著,可改善血糖指標的同時,提高其自我認知及管理能力,具有較高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糖尿??;健康教育;糖化血紅蛋白
【中圖分類號】
R249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7-244-01
糖尿病是臨床中老年常見疾病,具有多發、易發、難治愈、并發癥多等特點。目前臨床針對糖尿病患者并無準確治愈方案,僅能通過藥物或飲食、適當運動等對其血糖進行控制,從而達到減緩疾病發展的目的[1]。但由于患者多為中老年群體,對疾病認知均存在明顯缺失,導致其無法控制血糖達標,增加并發癥的發生風險,故而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干預,以確保其健康。本院就4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干預開展研究,整理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我社區于2017年12月-2018年7月接收的9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隨機綜合序貫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8例。觀察組男28例,女20例,年齡61-77歲,平均(69.4±1.4)歲,病程1-16年,平均(8.6±1.6)年;對照組男27例,女21例,年齡61-79歲,平均(69.6±1.5)歲,病程1-15年,平均(8.4±1.5)年;兩組患者基線資料經統計學SPSS21.0對比分析結果顯示,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管理干預,社區服務人員對患者血糖水平進行觀察,并結合醫囑對其實施管理;觀察組采用健康教育干預,具體內容如下:社區服務人員對患者病情進行綜合評估,并立即與其開展深入交流,指導其正確辨別低血糖和高血糖癥狀,服藥時謹遵醫囑對其實施指導,使其能夠以正確劑量、時間及方式服藥,同時將藥物可能會引發并發癥提前對患者告知,協助其建立正確治療認知。病情初步穩定后,社區服務人員圍繞患者開展健康宣教工作,通過門診個性化指導、組織多位糖尿病患者進行課堂式健康教育講座、深入家庭隨訪等方式開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將糖尿病形成、發展、治療、可能引起的并發癥以及健康教育的的重要性等知識對患者進行講解、不斷強化,使患者自我認知得到提升,積極主動配合醫師開展后續干預措施;飲食方面確保其每日正??茖W攝取的同時,嚴格控制其每日碳水化合物攝取,并鼓勵其盡快開展合理運動、鍛煉,使其體質量得到提高以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指導患者如何監測自身血糖變化;指導患者如何甩掉思想包袱,保持良好心態,積極應對疾病。
1.3 研究指標
管理7個月后觀察效果,包括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并記錄管理后健康知識掌握評分及自我管理能力評分變化。
健康知識掌握評分采用我院自制的調查表作為評判標準,滿分100分,分數越高表明掌握程度越高。
自我管理能力評分以自我管理行為量表作為判定標準,包括普通飲食、特殊飲食、血糖檢測、運動、藥物治療等項目,總分77分,分值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好[2]。
1.4 數據處理
本研究數據處理采取SPSS21.0統計學軟件開展,計量數據呈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當P<0.05時,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對比
觀察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與對照組相比要低,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健康知識掌握評分及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對比
觀察組健康知識掌握評分及自我管理能力評分與對照組相比要高,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終身性慢性代謝性疾病,患者多為中老年群體。據臨床資料[3]記載,糖尿病是由機體胰島素分泌功能障礙或缺陷引起的全身免疫性疾病,患病后可出現多飲、多尿、多食和體重減輕等癥狀,如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便會逐漸對其心、腦、腎、血管及神經等造成損害,威脅其健康。以往臨床針對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多采用常規管理干預,但由于患者自身年齡較大,對疾病認知能力相對較低,無法準確配合治療及預防措施開展,從而導致血糖控制效果不佳。健康教育是目前臨床針對患者疾病認知不足實施的干預措施,通過開展講解及干預措施提高患者對自身及疾病的認知,從而積極主動配合治療開展。應用于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管理中,可充分對糖尿病疾病進行分析,結合患者個人病情及認知情況實施管理,并圍繞其開展健康知識宣教工作,使其對疾病的相關因素分析、病情認知、飲食及改變生活方式預防等知識得到提升,從而確保臨床干預效果[4]。本研究結果,觀察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與對照組相比要低,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干預后,患者認知及自我管理能力均得到明顯提升,證實采用健康教育干預可取得滿意效果。
綜上所述,將健康教育應用于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管理中具有顯著效果,能夠使其血糖指標得到改善,并提高其疾病認知及自我管理能力,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侯俊霞, 林秀孟, 姚龍騰,等. 2型糖尿病并發急性腦梗死患者血脂血尿酸頸動脈斑塊臨床分析[J].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6, 19(5):62-64.
[2] 司漣, 段鵬, 劉佳. 微信群形式的同伴支持教育對糖尿病病人血糖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 護理研究, 2016, 30(27):3382-3384.
[3] 和瑞婷, 呂肖鋒, 武晉曉,等. 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泵強化治療后長期白蛋白尿發生風險的回顧性研究[J]. 中國糖尿病雜志, 2016, 24(3):210-213.
[4] 張愛榮. 健康教育應用于老年糖尿病社區管理中的臨床效果觀察[J]. 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24):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