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威
【摘 要】目的:探討局部晚期乳腺癌術后后程同步放化療及序貫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100例行局部晚期乳腺癌術治療的患者,采用抽簽法隨機分為A組(50例)和B組(50例),A組給予同步放化療,B組給予序貫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放化療時間與治療效果,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比對兩組患者的放化療時間,A組放療開始時間與放化療全程治療時間均低于B組,組間差異呈P<0.05,形成統計學意義。比對兩組患者的遠處轉移、局部復發、無疾病進展,A組與B組相比,組間差異呈P>0.05,表示具有可比性。結論:在局部晚期乳腺癌術后實施同步放化療,有效縮短治療時間,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局部晚期乳腺癌術;同步放化療;序貫治療
【中圖分類號】R730.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6--02
前言
乳腺癌是一種女性常見惡性腫瘤,其發病部位為乳腺的腺上皮組織,具有較高的死亡率,是威脅女性生命的重要疾病。臨床治療乳腺癌的方法有手術、化療、放療以及內分泌治療等,其中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應用于化療、放療之前,可有效控制復發[1],降低遠處轉移的風險。目前臨床治療乳腺癌應用較多的為化療聯合序貫治療,放化療聯合治療模式存在爭議。本文將以100例行局部晚期乳腺癌術治療的患者為對象,探討局部晚期乳腺癌術后后程同步放化療及序貫治療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100例行局部晚期乳腺癌術治療的患者,采用抽簽法隨機分為A組(50例)和B組(50例)。A組,年齡在36~7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6.47±4.28)歲;分級為IIb期、IIIa期、IIIb分期分別為27例、21例與2例。B組,年齡在37~7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6.68±4.34)歲;分級為IIb期、IIIa期、IIIb分期分別為28例、22例與1例。在統計軟件SPSS19.0中將B組和A組患者的基本信息輸入,組間差異呈P>0.05,則說明數據結果統計學意義未產生。
1.2 方法
1.2.1 基礎治療 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治療。使用鹽酸表柔比星(生產廠家: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75-100mg/m2,靜脈滴注,每天1次,1個療程為3周,持續治療4個療程。使用異環磷酰胺注射液(生產廠家:江蘇奧賽康藥業有限公司;)600mg/m2,靜脈滴注,每天1次,1個療程為3周,持續治療4個療程。
1.2.1 A組 給予A組同步放化療:在多西他賽治療階段,行術后輔助放療,具體方法為:運用6MV X射線對胸壁野進行照射,設定參數為50Gy/25F,持續治療5周,對于皮膚侵犯患者,運用組織補充膜(厚度1cm);運用6MV X射線對鎖骨進行單野照射,設定參數為50Gy/25F,持續治療5周。治療過程中,監測血常規等生命指標。
1.2.2 B組 給予B組序貫治療:全部化療結束后行放療治療,與A組方案一致。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放化療時間與治療效果,進行統計學分析。
治療效果:以遠處轉移、局部復發、無疾病進展為標準,隨訪24個月,統計并記錄。
1.4 統計學方法 將研究中的各項數據結果輸入軟件(SPSS19.0)進行證實,治療效果的表現形式以(%)為基準,組間予以卡方檢驗,放化療時間的表現形式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予以T值檢驗,結果證實后差異呈P<0.05,則表示統計學意義產生。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放化療時間比較 比對兩組患者的放化療時間,A組放療開始時間與放化療全程治療時間均低于B組,組間差異呈P<0.05,形成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3 討論
乳腺癌是一種非重要器官癌癥,原發位置對患者的生命的威脅較小,但由于癌細胞狀態松散,極易發生轉移,造成患者的死亡,因此乳腺癌的治療對患者具有重要意義。臨床在治療乳腺癌時,為了減少局部復發與遠處轉移[2],化療與放療對疾病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綜合放化療治療可有效延緩疾病進展,促進生活質量的改善。目前,就放療與化療的綜合治療模式存在爭議,有學者表示先化療會放療使放療開始時間延遲,對局部控制效果產生影響。臨床用于乳腺癌的化療分別有術前新輔助化療,術后輔助化療,復發轉移性解救化療。其中輔助化療可用于未發現微轉病灶的殺死與抑制,促進生存期延長[3]。乳腺癌的放療有術前輔助治療、術后輔助放療與晚期姑息治療。大量臨床實踐表明,對晚期乳腺癌行內分泌治療或術后化療對局部復發率無明顯降低作用,仍需行放射治療,而序貫治療使治療時間延長,容易造成局部復發。因此如何使放化療更好聯合,治療方案更加科學,在治療效果保障的同時,減少不良反應,促進治療時間縮短,成為臨床研究的重點。本次研究中,對50例患者行同步放化療治療,其治療效果與行序貫治療B組相比,具有可比性,但前者治療時間明顯短于后者,因此,同步放化療治療更適合于臨床實踐中。
綜上所述:在局部晚期乳腺癌術后實施同步放化療,有效縮短治療時間,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陸穎,黃海欣,楊慧, 等.局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多西他賽同步放化療的放射性不良反應觀察[J].中國腫瘤臨床,2016,43(10):438-441.
許家彬,高東升,曾向偉.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同步聯合放化療和序貫放化療臨床對照研究[J].海南醫學,2016,27(3):376-378.
姜勇,崔林,何學軍, 等.不能手術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同步或序貫放化療85例臨床分析[J].現代腫瘤醫學,2017,25(1):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