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輝 曲桂云
(遼寧省北票市北四家林果服務站 遼寧 北票 122300)
遼西地區是生態林資源的主要區域,生態林在維持生態平衡、保持水土、調節氣候環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前形勢下,對生態公益林撫育的新模式進行探究,不僅會促進生態環境的向好和生態平衡的優化,而且也有利于遼西地區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使林業資源在遼西地區維護自然環境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1.1 實施定株撫育新模式探究。定株撫育必須掌握一個最佳時期。實踐證明,生態公益林的幼齡林營養空間競爭尚未出現時,是定株撫育的最佳時期。在生態公益林的定株撫育過程中,對林間內的非目的樹種需要不失時機的伐除,不僅如此,對于生長過密的生態公益林幼林也要不失時機的進行伐除。相反,對于生態公益林內出現稀疏缺株掉苗的地段,需要對目的樹種進行合理的補植。值得一提的是,對于先期通過封山育林或飛播造林形成的生態公益林,采取定株撫育也是必須的。
1.2 實施生態疏伐新模式探究。生態疏伐的目的是促使生態公益林形成梯級郁閉而采取的一種撫育新模式。生態疏伐后,生態公益林區內的全部生長林木都會接受良好的光照,與此同時,生態公益林內的復層異齡林也會初步形成,生態疏伐后,生態公益林的生態功能會大幅度提升,生態疏伐是對生態公益林的一種比較新型的綜合撫育方式。
1.3 實施衛生伐新模式的探究。科學的對生態公益林實施衛生伐,可以使生態公益林的林分衛生情況實現較大的改善。值得注意的是,實施衛生伐的生態公益林地的自然原始坡度要大于25°,衛生伐的主要疏伐林木有枯死木、風催木、病蟲害危害木。
2.1 林帶撫育中間伐新模式探究。分為株間間伐、行間間伐、行株間伐。株間間伐具體的實施環節是每隔一株樹木伐掉一株樹木,株間間伐的不利特點是機械死板,沒有靈活性。對于株間間伐,一般常用于三邊存有隙地的單行、雙行林帶。行間間伐的具體實施方式是每隔一行樹木伐掉一行樹木,這種間伐也因為機械死板性形成不利特點。行間間伐主要在3行以上的寬林帶以及密度較大的樹行進行,路林帶、沙漠地林帶、渠林帶都常常采用該項間伐模式。行株間伐具體的實施方式是,隔一行林木伐掉一行林木,在此基礎上,再進行隔一株樹木伐掉一株樹木,此間伐的不利之處就是機械性強,無靈活性可言。行間間伐主要在初植密度比較大的寬林帶上應用。一般情況下,寬林帶通過間伐以后,生態公益林的郁閉度范圍維持在0.6~0.7最為適宜。對于郁閉度高的中齡林、近熟林盡量不采用行間間伐。
2.2 林帶撫育中衛生伐模式探究。與定株實施衛生伐一樣,對生態公益林實施科學合理的衛生伐,可以使生態公益林的林分衛生情況得到明顯的改善。林帶撫育中的衛生伐新模式,也是以疏伐枯死木、風催木、病蟲害危害木為主要對象。
3.1 施肥除草管理與清理林區。生態公益林在栽植后的前1~3年間,需要每年追施1次化肥,施肥環節可與林間割灌、樹下松土除草、整修林木盆、林木根莖處培土防寒等技術環節一起結合起來實施。施肥方式以復合肥環狀溝施為主。清理林區的主要工作首先是清除林區的萌生條、生長不良木、病蟲危害木、干枯近死木、石壓木、風催折斷木等,還有生態公益林中生長勢極弱、樹干細長、直度不良、樹冠歪倒等生長前途極差的林木。
3.2 林區郁閉度控制模式探究。為了有效的調整和改善生態公益林林木的生長條件,縮短林木生長與培育時期,根據不同樹種的喜光性和耐陰性不同,對不同樹齡的植株進行適當的郁閉度控制,進行調整后的郁閉度不得低于0.4,郁閉度的調整可以運用間伐技術措施來完成。對經濟價值較差、生態價值極低、生長趨勢不良的生態公益林區,可以應用間伐、漸伐、更新三位一體的措施來實施林分類型的調控,目的是快速提升林分質量,促進林木加快生長。
3.3 衛生撫育管理新模式探究。有害生物、自然災害是生態公益林的兩大危害破壞渠道,對于枯死木、病蟲危害木、生長不良木要及時清除,或采取化學防治來改善林分的衛生層次,積極控制林區有害生物的危害蔓延,提升林分抗病性,實現林分良好的發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