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菊
一、小事潤物細無聲
在班主任的心里,最希望的莫過于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成長中懂得是非,在快樂中收獲驚喜,我們該如何做好這些呢?
在班級管理中,我從學生平時的行為入手,用最平凡的事情來影響教育學生。將近50名學生生活在一個班集體中,除了要求學生學習之外,紀律和衛生是常規教育,加強教室內良好的學習環境和衛生環境的建設也是我們班級工作非常重要的內容。
從細節入手。只要進入班級,就先檢查衛生,遇到廢紙,我自己撿起來。每節課后負責衛生的班干部提醒大家開始“行動”,每天評選出優秀小組進行表揚。針對個別同學的紀律問題,我通過找其談話進行思想教育,將學生的思想教育與生活中的細節聯系起來,讓他們從實踐中學會分辨是非。
二、賞識自己的學生
所謂賞識,就是教育者(家長、教師等)充分肯定學生,不斷培養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使其不僅有勇于進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斷進取的動力。班主任只有對學生傾注真誠的師愛,用欣賞的眼光關注學生,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自覺、愉快地接受教師的教誨,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賞識,從本質上說就是一種激勵。因而不管在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激勵至關重要。
在班級管理中我會首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對學生的評價標準。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任何評價都應以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發展為出發點。通過評價,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綜合運用能力的全面發展。無論是在教學還是各種活動中我們可以把要求適當降低一些,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稍加努力就有進步,從而培養起他們的興趣和積極性。
其次,愉快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實施賞識教育的主渠道。創設愉快和諧且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氛圍容易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學習動機。在很多時候,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都是包攬式的,這就讓孩子失去了很多鍛煉的機會。與其大包大攬,不如找幾個小幫手來助你一臂之力。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當你選擇一些孩子成為這種榜樣時,被選擇的孩子會帶著自豪感努力做事,而那些沒有被選中的孩子,他們會去觀察,并為了能成為榜樣而努力。
班干部不一定必須是成績優異、習慣良好的孩子,當你給予那些調皮的孩子們管理班級的權力時,你會發現,他們不光把班級管理的井井有條,他們自己的小動作、壞習慣也會改掉很多,他們會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和老師的引導下意識到自己應該成為一個怎樣的榜樣。
三、平等是發展的橋梁
老師和學生應當是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這就要求老師去傾聽孩子們內心的聲音。也許他們的話讓你覺得很無厘頭,但你的傾聽對他們既是一種尊重,也是一種示范。老師在與學生的溝通中,應當是獎懲分明的,當孩子們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時,老師更應該耐下性子,引導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指導他改正。有些時候我們作為老師,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們做某一件事的原因,從他們的角度出發,一步步引導孩子的想法和做法,要避免一味地指責。
作為老師,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生活觀,從而讓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每個班都會有“問題生”的存在,在“問題生”的處理上,反而更要注意孩子的心思,他們也許只是想讓老師多關注他一點,面對他們的“不聽話”,試著和他溝通,讓他對你敞開心扉。
四、牽起家長的手
教育工作只靠老師是做不好的,在重視學校教育的同時,也不能放下家庭管理。這就需要老師和家長及時的溝通,通過教師家訪等活動,讓學校教育走入學生家庭,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系,使學校教育要求為家長所了解,并監督執行,發揮家長的特長。
學生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息息相關的,當孩子們放學回到家,老師對學生的控制力就僅限于家庭作業,而家庭教育則離不開父母。了解班級里每一個孩子的情況,當孩子的作業出現問題時,我們就可以及時準確地找到孩子家長,和家長溝通制定最適合孩子的學習方案。老師與家長及時溝通,了解孩子的動態,也有利于班級的管理。
小學階段,孩子們的想法總是天馬行空,他們對所有的事情都抱著好奇的態度,這一階段正是培養孩子們良好德育品德的好時機。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抓住這個機會,成為孩子們的朋友,在說笑間讓他們知道是非黑白,在玩耍時讓他們懂得禮讓尊敬。
責任編輯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