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玲
創新是人類進步的靈魂,培養創新思維、提高創新能力,是教育應承擔的責任。新課標明確指出信息技術是一門立足實踐、高度綜合、注重創造的課程,課程的價值之一就是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那么,如何突出學科優勢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呢?我國各級教育部門一直在探索如何通過課程改革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更新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等課程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是這種探索的主要體現。Scratch的出現給信息技術學科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具有創新的基礎和創造的空間,對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數字文化創造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供了幫助,把Scratch結合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教育活動中也有積極的意義。
一、Scratch簡介
Scratch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媒體實驗室設計開發的一款專門面向青少年的編程軟件。Scratch獨具特色的搭積木式編程,讓中小學生借助該軟件可以輕松地創作出互動式故事、動畫、游戲、音樂等令人驚嘆的作品,還可以將自己的創作上傳到Scratch官方網站與人分享。
Scratch不只是編程工具更是一個強大的學習社區,Scratch的設計理念是“想象——編程——分享”,寓意利用Scratch激發學生的想象,通過Scratch編程表達,并在智慧分享中共同提高。Scratch教學的育人價值不是為了培養少年程序員,而是激發學生編程的興趣,讓他們在用Scratch設計內容、嘗試表達中培養創新意識和能力。
二、Scratch為何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通過發散性思維而表現出流暢、變通與獨特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它是在智力發展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綜合能力。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應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提升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等方面入手,努力營造創新環境與創新氛圍。Scratch平臺的引入,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平臺,它在以下幾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
1.滿足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最基本的興趣來自好奇心和求知欲,還來自于成就感和信心,而Scratch的以下特點正好切合了學習的興趣點。
操作簡單,趣味性強。Scratch以其形象、直觀的積木式指令代替了枯燥、難記的代碼指令,沒有煩瑣的語法,大大減輕了學生的記憶負擔。編程就像搭積木,只要用鼠標拖動指令就能編寫程序,大大降低了學習的門檻,使學生在“玩”一樣輕松的氛圍中做出各種動畫、互動式故事、游戲等,每個學生在Scratch創作中都有不錯的表現。Scratch還支持多種媒體導入,大大方便了學生的創作,他們可隨心所欲地用Scratch表達自己的想法。
所見即所得,刺激感官。該平臺以實驗的方式架構,當學生編寫完程序后可在“舞臺”看到效果,方便學生猜測、嘗試、驗證與調試。這一特點大大刺激了孩子的感官,使其眼、耳、手都得到了刺激,從而使學生體驗到奇妙的效果,大大激發了學生創作的欲望。
功能強大,應用廣泛。在Scratch中媒體的應用是十分豐富的,其中輸入類媒體應用包括聲音偵測、鼠標偵測、鍵盤偵測、第三方傳感等,輸出類包括音樂、動畫、馬達等。強大的功能自然涉及領域廣泛,可創作的體裁豐富,涉及數學、科學、語言、邏輯、美術、音樂等多個學科,極大地滿足了學生求新、求異和求變的個性需要。
2.易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創造性思維最重要的元素。它是一種催化劑,能夠活化知識,開發智力,拓展思維,使學生系統地發掘事物,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
在Scratch創作中,學生必須經歷先想象、再創作的過程。學生在創作作品前,先需要通過想象,在腦海中形成一個“劇本”。在實際創作過程中,這個“劇本”就是他們創作作品的參考標準。
同時Scratch所具有的指令豐富性和媒體多樣性等特點,支持學生運用已學的知識進行再創造。因此,這對學生來講是一次再想象與再創造的過程。在再創作活動中,學生對已獲取的知識進行選擇、加工、改組,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再次想象與創作,整個創作過程是創造出新形象、提出新設想的過程。再創造活動又一次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
3.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分析能力是把研究對象的各個部分結合成一個整體進行考察和認識的技能和本領,把事物的各個要素、層次和規定用一定線索聯系起來,從中發現它們之間的本質關系和規律,這是學生創新必須具有的素養。
用Scratch進行創作是一個不斷修改和完善的過程。他們的創意設計要先經過試驗,看其是否可行,發現問題并及時修正,聽取別人的評價和意見,然后修改設計使其更完美。這個過程學生經歷了想象與分析、觀察與理解、假設與調試、反思與質疑,發現問題所在并將其解決,因此學生始終處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動態學習之中。
三、Scratch教學流程
Scratch的教學為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搭建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教師應該如何使用好這個平臺,最大程度地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呢?以下是Scratch教學的基本操作流程。
1.創設情境,明確主題。
教師提出一個來源于生活中的學習事件,如故事、游戲、音樂、藝術等,讓學生獨立思考并分析如何用Scratch實現自己的這個想法。
2.范例研習,探究發現。
學生通過研究和分析教師事先準備好的教學范例,明確創作的思路及實施途徑。這個環節至少要求學生能看懂范例中的腳本,并用自然語言表達出來。
3.合作交流,完成作品。
對范例中存在的問題,學生可參考教師提供的幫助文件,在與同學交流中完成難點突破,并能獨立完成作品。
4.修改腳本,自由創作。
在模仿教師范例的基礎上進行再造和創新,最終完成個性化的Scratch作品。
5.展示作品,分享交流。
在班級中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其他學生參與點評并指出改進方案,最后推薦優秀作品發布到Scratch網站,供更多的人學習和欣賞。
在實際教學中不一定要嚴格按照這個流程操作,我們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采取多種方式開展Scratch教學??梢灾苯咏o出范例讓學生探究和創作;可以給出范例,再給出探究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學生探究后再進行二次創作;還可以跟學生一起分析一個范例,再結合自擬的主題進行思考和分析,最終創作出個性化的作品。
四、Scratch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要在Scratch教學中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方式、變革教學思想,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努力創設良好的環境。因此,在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范例的選取
在Scratch教學中,范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好的范例可以引發學生強烈的興趣,調動學生探究的欲望,使學生創作出有特色的個性化作品成為可能。范例的選取要考慮學生的學習特征,選擇不同類型、形式多樣的案例,如交互式故事、卡通制作、游戲等。范例要注重其開放性和拓展性,讓學生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與知識背景去思考問題,對范例進行加工與再創造,在這一過程中促進知識與技能的遷移,實現更廣、更深入的學習,最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
Scratch以實驗的方式架構,所見即所得的特點為學生探究性學習提供了可能。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改變以往的教師注入、學生接受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直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則成為給學生搭建“腳手架”的人。學生能看懂的就不講,一定要講的也盡可能讓學生自己去講,多讓學生自己分析作品范例,在研究和解剖范例中學,在玩中學,體驗相關的趣味性和知識點,教師只講一些易錯點、關鍵點和提升點。學生通過一個個范例的研習和自己的創作體驗,輕輕松松地掌握Scratch編程思維和方法,并能利用它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3.加強合作學習在課堂中的應用
實踐表明,在基于Scratch平臺的學習中,學生合作學習的意義極大。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學習目標而相互研究、討論、啟發,學生間會產生很多聯想,同時伙伴之間相互補充、影響,使他們的思考更為全面、深入。而且合作學習可以較好地解決學生差異性問題,在Scratch教學中,由于學生的興趣不同、學習能力不同,彼此間的差異性尤為明顯,而在同伴互助、“知識共享”的學習氛圍中,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將自己獲得的經驗以易于接受與理解的方式傳授給能力弱的學生,使他們也能體驗到創新的樂趣。
Scratch教學決不是僅僅教會學生編程,更是一個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平臺,學生聰明的想法借助Scratch簡單的操作得以表達,讓創新的力量發揮到極致。Scratch非常符合目前我國基礎教育領域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的現狀需求,相信在未來不長的時間內Scratch將給我們帶來一個新的創新教育高峰。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