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煥偉
【摘要】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目的不僅在于提高教學效果,營造學習氛圍,而且在于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創新思維。有了學習興趣,學生能更好地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學習也更加高效。在課堂教學第一個10分鐘如果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學生的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
【關鍵詞】課堂教學;激發;學習興趣;第一個10分鐘
在教育心理學看來,興趣不僅僅表征著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和探索的心理,還代表著學生自身迸發出來的、求知的欲望。培養大家對學習的興趣,關鍵在于課堂的開頭10分鐘。上課開始后第1-10分鐘是關鍵時期,本人曾經對360名學生進行過問卷調查,有81%的學生認為在這個時間段如果能夠激發學習興趣,那么整節課的效率就能大大提高。如何在這短短的10分鐘內設計出精彩的開頭導入,是每位老師都應思考的問題。我就此進行了力所能及的研究探索,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多媒體手段激趣法
目的:運用多媒體手段巧妙設計開頭導入,高效激發學習興趣。
1.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所選的中外小說及戲劇單元共九篇文章,其中有八篇文章可以直接引用影視劇作品進行開篇導入( 除了小說《裝在套子里的人》 )。
(1)必修三第一單元中外小說:第1課《林黛玉進賈府》導入可以裁取1987年王扶林執導的電視連續劇《紅樓夢》第1集當中的相關情節;第2課《祝福》導入可以裁取1956年桑弧執導的同名電影《祝福》當中的相關情節;第3課《老人與海》導入可以裁取1999年亞歷山大·彼德洛夫執導的同名電影《老人與海》當中的相關情節。
(2)必修四第一單元中外戲劇:第1課《竇娥冤》導入可以裁取1997年張辛實執導的同名電影《竇娥冤》當中的相關情節;第2課《雷雨》導入可以裁取1984年孫道臨執導的同名電影《雷雨》當中的相關情節;第3課《哈姆萊特》導入可以裁取1998年勞倫斯·奧立佛執導的同名電影《哈姆萊特》當中的相關情節。
(3)必修五第一單元中外小說:第1課《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開頭導入可以裁取1998年張紹林執導的電視連續劇《水滸傳》第8集當中的相關情節;第3課《邊城》開頭導入可以裁取1984年凌子楓執導的同名電影《邊城》當中的相關情節。下邊選取三個具體案例進行具體分析。
案例1:必修五課文《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開頭導入可以裁取這樣的視頻,這個短視頻與課文非常貼合。視頻當中,天陰沉沉的,沒有一絲亮色,漸漸地開始下大雪,鵝毛大雪。林沖,從小酒館回到了草料場。誰想雪越下越大,草料場的屋頂被壓塌了,他無處安生,于是一步一步地艱難行走,闖進了一個破爛不堪的山神廟。突然,遠方草料場燃起大火,他急忙起身,想去救火。這時候聽見有幾個人說話的聲音,他躲了起來,隨后便知道了陸虞候等人的陰謀詭計,最終怒發沖冠,挺槍而出,把仇人干掉,逼上梁山,走上了起義的道路。通過這段視頻,學生深刻地感受到當時的環境描寫對整個渲染人物形象的作用;而演員們的精彩表演也刻畫了人物的內心世界。所以這個導入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回答思考,對小說的人物、形象以及環境的作用產生深刻的認識,對于掌握小說三要素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案例2:必修五課文《邊城》開頭導入可以裁取電影《邊城》當中的相關情節。同學們從中欣賞到湘西的美麗景色,綠竹修林,一江碧水;還有端午的傳統習俗,賽龍船,捉鴨子;還有人物的對話、動作,表現了主人公們的善良、多情。學生對于小說的三要素印象更深刻了。
例3:必修四課文《雷雨》開頭導入可以裁取電影《雷雨》當中相關情節,通過雷雨前后的環境襯托,主要戲劇人物的精彩演出,了解戲劇的相關知識、劇情的沖突發展。
2.其他類型的課文(如散文、詩歌、文言文、應用文等)可以利用除影視作品之外的多媒體手段進行開篇導入。
做法:教師可以巧妙利用PPT課件、動畫、錄音、短視頻等多媒體教學手段來設計開頭。
例如:必修三課文《蜀道難》的開頭導入,展示PPT。精選七八張四川古棧道圖片,配上旁白:“古代蜀道非常的狹窄難行,許多人為此喪生,當一代詩仙李太白到此一游,他會寫下怎樣的詩篇呢?”讓學生對于當年穿行于蜀道的艱難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并且引出李白的詩作。
導入的原則——不是單純為了活躍氣氛,讓課堂熱鬧,更是為整節課的教學目標服務,要有所取舍。
二、鼓勵性評價激趣法
目的:在教學中與學生互動,給予他們鼓勵性評價,使他們的內心愉悅,樂于接受老師的點評,從而激發學習興趣。
例如:講授必修四《雷雨》一課時,課前我讓一組同學來準備情景對話,特別安排一位平時成績較差且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同學來扮演“魯大海”這個角色。他在課堂上的表演雖然有一些細節處理得還不夠到位,但已經相當不容易了!當時我興奮地握起他的右手說:“感謝你,你今天的表演非常棒!你把魯大海的憤怒表現出來了,看來只要勇敢地嘗試,就一定會有進步!”頓時教室里爆發出一陣熱烈掌聲,我第一次發現他臉上自信的笑容,從此以后他的學習興趣逐日提高,成績也不斷進步。
三、學法指導激趣法
指導學生摸索總結出適合他們自己的學習方法,努力提高成績,這樣反過來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輔導學生寫材料作文時,專門用兩個課時來指導他們如何聯系材料引出自己的論點:用自己的語言高度概括材料,不能完全照搬材料;抓住關鍵字詞句,綜合整個材料,言簡意賅地提出自己的論點;形式上還可以運用合適的修辭手法(排比、比喻、引用)。
四、活動開展激趣法
例如:創辦班刊(月刊或專題)、講故事比賽、成語接龍比賽、猜燈謎、模擬辯論賽等等,讓學生在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接受知識的熏陶,在愉悅的氛圍里一點一點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如果我們堅持在課堂教學的第一個10分鐘設計好開頭導入環節,巧妙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就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韋志成.語文教學情境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
[3]潘紀平.語文審美教育概論[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