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安
【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2019年1月8日,中國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并頒獎,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錢七虎院士,共同榮獲本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對于以上材料,你怎么看?請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闡述你的看法。
【寫作指導】
1.堅守初心,淡泊名利。正如劉永坦所說:“這份榮譽不僅僅屬于我個人,更屬于我的團隊,屬于這個偉大時代所有愛國奉獻的知識分子。”以劉永坦、錢七虎為代表的知識分子,他們年高德劭,充滿赤子之心,有著學者的良知,敏銳的思想,他們把畢生獻給了祖國的國防建設,卻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知識分子應有的責任和擔當。
2.家國情懷,砥礪前行。劉永坦和錢七虎放棄國外的優厚條件,一心投入到國防研究之中,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刻苦奮斗幾十年,他們的先進事跡已經表明,國家建設和國家治理的現代化需要知識分子發揚甘于坐冷板凳的時代精神,而支撐起這種精神氣質的強大動力在于堅定不移的家國情懷,讓知識分子始終與國家需要和人民利益并肩而行。
3.工匠精神,執著追求。工匠精神是一種工作技能,更是一種精神品質。當我們將工作的技能升級成擔當與責任的精神品質時,我們在平凡的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成績。工匠精神并不只屬于精英,兢兢業業地奉獻,你也可以成為“匠人”。
【例文】
脊梁
□湖北省枝江市一中 唐潤
中國的脊梁,從來就不缺少。有脊梁的中國,自是傲然屹立。
中國的脊梁,當是潛心研究的人。
“沒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 劉永坦和錢七虎全身心地投入國防研究,潛心研究數十年,為中國國防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讓全世界都為之矚目。無論是研究中困難重重,還是成功后的各項榮譽,始終未能擾亂他們潛心研究的心神,當他們為中國筑起了“海防長城”和“地下鋼鐵長城”,人們不由感嘆:中國的脊梁在這里。
像他們這樣的研究者又何止少數,鄧稼先在荒漠中,頂著漫天黃沙,硬是執著地讓“蘑菇云”炸響了天;陳景潤在十年內亂,于一方斗室中伏案苦算,悄然摘取了數學領域的桂冠;屠呦呦在資金匱乏的情況下,率領同事攻克難關,將青蒿素帶進人們的視野。他們躬腰前行,一步一個腳印,用行動撐起了中國的脊梁,當我們看著中國這個巨人形象愈發高大時,那里面有他們佝僂的身影。
中國的脊梁,當是矢志報國的人。
“無名無利無悔,有情有義有國”這是劉永坦和錢七虎兩位科學家的真實寫照。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風雨飄搖,年幼的他們飽嘗民族危亡之苦,既知科學技術可以救國興邦,便埋頭勤學苦讀。劉永坦留學英國嶄露頭角,但學成之后毅然回國,因為“可以堂堂正正地署上‘中華人民共和國,這種心情是何等舒暢”!錢七虎知道防護工程專業是跟黃土鐵鏟打交道,“沒人選”,但堅決服從組織分配,“讓我學什么我就學什么”。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至深至濃的家國情懷,正是兩位院士能夠矢志報國、成就豐功偉績的精神密碼。
中國的脊梁,當是淡泊名利的人。
劉永坦和錢七虎幾十年如一日致力于國防研究,在獲獎排名時卻不爭不搶,以一顆平常之心去對待。在面對國家最高科技獎這份殊榮時,他們卻說:“這份榮譽不僅僅屬于我個人,更屬于我的團隊,屬于這個偉大時代所有愛國奉獻的知識分子。”他們充滿赤子之心,把一生獻給祖國,卻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淡泊名利,體現了一個知識分子的責任與擔當,他們堪稱中國的脊梁。
山有脊梁不塌方,虎有脊梁敢稱王。在我們的國家日趨興盛時,身為華夏子孫,我們有責任、有使命去默默地挑起中國的脊梁。少年強則國強,國盛則人昌。
評點:文章開篇巧用類比,引出話題——中國的脊梁,開宗明義,觀點鮮明。文章主體部分圍繞“中國脊梁”展開分析,通過融入以劉永坦和錢七虎為代表的人物素材,論證了中國脊梁的三個基本特征,材料充實,發人深省。文章條分縷析,將論述逐步引向深入。文章最后再次表明觀點,結合實際,升華主旨。
(編輯: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