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主揚
摘 要:在國內的巖土工程領域公路邊坡治理之中,巖土錨固技術已經得到廣泛應用,并且在現階段技術與經濟高速發展的基本前提下,巖土錨固技術顯得格外重要。因此,該文將從錨固技術的作用原理入手,分析巖土工程中邊坡治理的錨固技術要點,并探討其實際應用,希望能對今后的巖土工程邊坡治理作業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巖土工程 邊坡 治理 錨固
中圖分類號:TU7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1(a)-00-02
對于巖土工程而言,錨固處理技術作為基礎,在其不斷發展與完善中,能夠針對不同的土質邊坡,采取合理的技術原理,這樣就可以提升邊坡穩定性。錨固技術主要是利用錨固支護方式,在巖土體的整治、利用、改造的過程中保持較高的穩定性,并且將巖土體優勢克服不足的情況發揮出來。在邊坡的有效治理中,巖體錨固技術的作用尤其明顯,并且在實際的使用中也能取得了明顯效果。
1 錨固技術的作用原理
1.1 錨固技術
邊坡穩固性、整體性、牢靠性的強化,能夠在巖石內部利用預應力錨索以及錨桿,從而將其固定成為一個整體,這樣就可以降低巖土體受到的破壞程度,且也有利于巖石剛度、抗堿度的增加,最終滿足自身強度的提高,發揮自身結構的優勢。錨桿與預應力錨索可以將巖土體整體的下滑力降低,讓巖土體本身的穩固性得以提升[1]。
1.2 錨固技術的作用形式
在進行巖體錨固施工中,讓其進入塑變階段速度進一步加快,就會發揮錨固技術的作用。針對巖體骨架進行合理有效的約束施工,就可以確保其能夠形成一個整體,從而約束巖體。對于邊坡巖體上的自重應力以及外荷載作用,從而讓其內部自身力量和勢能得以分攤,這樣就會通過預應力錨索和錨桿來共同施加壓力。但是需要注意錨桿與預應力錨索直觀分攤作用在巖體開裂的情況下,不過錨桿與預應力錨索出現的各種復合應力,使得開裂情況只有在膠結中出現。預應力錨索與錨桿作用得以發揮,就可以提升巖體的堅固度,從而降低破裂綠,最終有效地規避安全事故。
2 巖土工程中邊坡治理的錨固技術要點
2.1 跳動開挖統一結構面錨固洞
針對邊坡安全穩定的諸多強化措施進行分析,最好的就是利用錨固洞法。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按照施工標準,利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來進行加固。針對同一結構面的錨固洞,可以選擇跳動開挖的方式,這樣可以提升結構面的抗滑力,同時也可以滿足提高邊坡穩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2.2 混凝土護坡法的應用
在邊坡創新處理技術中,混凝土護坡法不僅工期短、施工效率高,同時也不需要利用模板護坡錨固技術。這一技術主要是與混凝土的運輸和澆筑相互結合起來,滿足施工機械化的操作。這一技術的核心在于借助沖擊速率,滿足標準要求的噴射效應,進而將臨時支撐強度標準提高。相比之下,這一技術本身擁有較強的適應性,且能夠節約成本。如果作為長久性的支護,就可以滿足現澆混凝土襯砌強度指標的提升。尤其是在配合錨桿下,就可以對洞室的開挖量加以控制,并且節約水泥,實現成本的降低[2]。
2.3 預應力錨索加固
2.3.1 做好錨桿桿體的控制
第一,在進行高邊坡加固中,對于錨桿桿體本身的質量要求較高,其制作與存儲都需要在工廠所指定的區間或者是在特定的現場位置進行。并且錨桿錨固段桿體不得有任何有害物質的出現,從而避免因為粘結效應,導致注漿體受到影響,進而降低錨桿的實際使用壽命。另外,注漿體的保護層厚度也需要達到預期的質量要求。對于錨桿自由端桿體,還需要做好光滑套管隔離層的設置,并且按照相應的技術標準,選擇正確的處理工藝。在完成錨桿桿體制作中,還需要提升實際的應用效率。然后針對桿體的制作,還需要配合對應的遮擋措施,避免在外界長時間的暴露,同時保持其干燥性,防范質量出現變化。第二,在機械運行中,還需要防范外力帶來的損傷。動態控制存放環境溫濕度,從而對外部裸露的部分進行防潮防濕處理。
2.3.2 錨索鉆孔需要選擇恰當的工藝
在實施洞室開挖作業中,需要預先進行樁號設計,執行對應的標準,有序地開展放線工作,并做好毛孔位置的有效判斷。然后,利用油漆等進行標記處理,之后再針對設計方位和傾斜角度來規定鉆機的型號。在錨索鉆孔過程中,還應該防范水鉆工藝的使用,并且還需要在鉆探過程中詳細地記錄巖層地質結構,并做好錨孔處理。等待完成鉆孔之后,利用高壓空氣進行沖洗,等待驗證合格之后,方可進行錨桿的安裝。
2.4 錨孔灌漿處理
對于錨桿注漿所使用的材料,需要按照比例進行調制。在錨孔注漿中,利用孔底注漿法,要求一次性完成,不可中斷,直至砂漿的強度能夠滿足要求,才可以進行后續的錨索張拉。在注漿過程中,還需要做好實際情況的記錄,能夠對于不同批次的漿體做好強度的試驗處理,并且綜合對比不同組別的試驗,等待確定錨索張拉之后,再針對錨頭以及自由段孔隙做好灌注處理。
3 巖土工程邊坡治理中錨固技術的實際應用
基于錨固技術的合理性分析,就可以考慮利用錨固技術來對巖土工程邊坡問題進行處理,從而提升其可靠性和穩固性,并且也能滿足施工效果的要求。截至今日,巖土錨固技術也是邊坡防護最為常用的手段之一。
在使用巖土錨固技術中,其流程在于:準備材料→制作與安裝造孔和錨桿→注錨與桿張拉→鎖定。其中,注錨、造孔與安防是主要的手段,在造孔中,其鉆孔位置會對錨固的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所以需要重點的選擇造孔位置,而實現這一點,還需要了解巖土分層的實際厚度,能夠做好對應的分析與計算。一旦錨固地層相對軟弱,就需要采取變更錨固地層和注漿加固等方式,避免孔壁出現塌陷的情況,但是實現這一點要求鉆孔能夠與巖土實際情況相互結合起來。在具體操作中,還需要結合設計來明確其直徑,并且在面臨不合格情況以及安裝過程中,應該做好平順緩慢推送,避免安裝過程中桿體出現抖動或者是扭轉的情況,一般選擇水泥漿、水泥砂漿作為注漿材料,在實際施工中,需要嚴格控制材料質量,不得隨意的擺放,需要做好進場材料的統一安排與管理[3]。
施工質量保障的前提在于材料質量的保障,確保質量保障到位,才能滿足工程質量的要求。在施工中,不能一味追求速度,尤其是鉆孔施工中,需要合理地把握施工進度,嚴格控制鉆孔參數,并針對可能出現的埋孔、掉塊、塌孔等情況,需要做好對應的防范,并且結合實際的施工情況,避免發生事故;將設計要求與施工方案相互結合起來,做好水泥砂漿以及水泥漿的比例控制。因為水泥砂漿和水泥漿的比例會影響施工質量,只有確保比例配置在合理范圍內,才能夠取得滿意的錨固效果。一旦巖土工程具體施工到達一定階段,還需要對工程質量進行嚴格杜絕檢查,確保其坡頂和坡面的實際情況,保障施工質量。因為施工安全是施工質量直接影響的,所以為更有效地確保其施工質量,就需要將錨固技術的作用完全發揮出來。
4 結語
總而言之,在巖土工程行業中,巖土錨固技術作為重要的分支領域,隨著工程建設形勢的逐步擴大,在基坑支擋、巖土邊坡等多個領域之中都能得到廣泛使用,尤其是在邊坡治理之中的效果最佳。要想在巖土工程之中進一步提升對錨固技術的使用,就需要促進研究水平和實踐水平的全面提升,最終推動其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甲.巖土錨固技術在公路邊坡治理中的應用[J].交通世界,2018(25):74-75.
[2] 李盛輝.巖土工程中邊坡治理的巖土錨固技術研究[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6(8):21,23.
[3] 王冠平.巖土工程中邊坡治理的巖土錨固技術[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