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貴興 曾定柯 朱春娟
摘 要:當前新建本科院校已實實在在地占據了我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另一方面,新建本科高校服務地方的成效又很不明顯,社會各界呼吁地方高校轉型的聲音越來越高。為此,文章以“韶關學院—韶關星火創客科技有限公司”深度聯合孵化大學生創新人才團隊為契入點,從校企聯合育人的必要性、主要內容、特點和啟示等方面作了一些理論探索分析,以期推動相關課題探索與實踐進一步走向深入。
關鍵詞:地方高校;校企聯合;創新人才團隊
一、地方高校深度聯合企業孵化創新人才的必要性
2017年11月初,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首次發布的《中國本科教育質量報告》顯示:21世紀以來,我國一大批新大學應運而生……新建本科院校678所,占全國普通本科高校1219所的55.6%。截至2015年,新建本科院校已廣泛分布于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實現了對196個地級市及計劃單列市的覆蓋。新建本科院校已實實在在地占據了我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新建本科院校生于地方,長于地方,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有著天然聯系,對于推動地方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對于一些地級市甚至縣級市而言,新建本科院校的建立結束了當地沒有本科教育的歷史,并成為了當地一張亮麗的文化名片。就廣東而言,更提出了每個地級市必須新建一所以上本科高校的目標。一方面,黨和國家對于新建本科院校,大量培育應用性人才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寄予了厚望。但另一方面,當前地方本科院校特別是新建本科院校專業設置、人才服務等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脫節的現象也非常突出。為此,在當前我國經濟社會加速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社會各界對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向應用型大學轉型的呼聲越來越高。可以說,轉變人才培養觀念,改革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傳統大學生培養“校”、“企”兩張皮的突出現象,開創“校企”深度聯動育人新模式,充分利用高校理論研究優勢和地方創新型企業緊貼市場的實踐優勢,切實提升學生動腦、動手能力,加強大學生綜合素養培養,既是地方高校的不二選擇,也是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劑良方。
二、地方高校聯合企業孵化創新人才團隊之韶關案例
(一)項目基本情況
韶關星火創客科技有限公司是入駐莞韶產業園黃沙坪創新園的新型科技孵化器,主要技術業務骨干來自于寶武集團韶關分公司(原韶鋼集團)和省內外各知名高校,該公司長期與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武漢科技大學、江西理工大學、韶關學院等國內高校緊密合作,擁有強大的技術和管理團隊支持,科技服務(含培訓、專家庫建設、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很強。近年來,該公司在農業、旅游和社區電商平臺開發及建設與運營服務等方面工作開展卓有成效,該公司下屬的韶關市快捷健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韶關本地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之一,是廣貨網上行韶關本地最大的合作平臺“韶樂購”技術開發、聯合運行方,擁有完整的微信開發平臺、微商平臺和電商網購平臺技術及豐富的電商運營經驗。
鑒于韶關星火創客科技有限公司的人才實力與市場優勢,2017年4月,韶關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2015級應用數學與專業劉貴興同學,從本校精心遴選了4名具有創新創業強烈意識和興趣專長的優秀大學生,組建了一支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團隊,在韶關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朱春娟老師及韶關星火創客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胡慶國及其下屬分公司有關企業導師的精心指導下,該團隊圍繞農業、旅游和社區電商平臺開發、建設與運營服務等方面,將韶關學院的理論教學、研究與當前創新創業新業態經濟實踐有機結合,通過為期一年多的創業理論和實踐的不斷訓練、豐富,有效地提升了團隊成員的創新創業能力,為畢業后步入社會成功匯入創新創業大潮打下堅實的基礎。也為高校教師創新創業教育、訓練提供了諸多寶貴經驗,對于其他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提供了諸多有益借鑒。
(二)項目探索的主要內容
一是圍繞韶關市特色農產品、旅游產品,探索了具有韶關特色的電商網絡平臺搭建及網頁設計、制作模式。
二是針對韶關精準扶貧的現實情況,為韶關的新豐、南雄、曲江等縣(市、區)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因地制宜,探索了產業扶貧的經營模式、區域規劃和實施路徑。
三是聚焦項目參與團隊成員的自身優勢,探索了團隊成員“人盡其才,才盡其能”和“人人皆可成才”的因才錯位訓練和發展的模式。
四是從韶關學院、韶關市及項目參與成員自身實際出發,通過項目團隊中每個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扮演一個或多個具體的角色,探索編制商業計劃書、開展可行性研究、參與企業運行管理和實踐、撰寫創業報告等的具體流程和要求。
三、項目的主要成效
一是針對當前地方本科高校不少大學生實踐經驗不足及對經濟社會發展動態關注不夠的現實情狀,本項目在高校和企業雙導師的指導下,通過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相關訓練,解決了其學習目的性不強、針對性欠缺及創新創業實效性不足等問題。
二是針對當前地方高校不少大學生創新創業動手能力不足、邏輯思維不縝密等問題,通過校企深度融合育人,解決大學生電商網絡平臺搭建及網頁設計制作和項目策劃及流程報告書撰寫能力較弱等問題。
三是針對當前地方本科高校不少大學生眼高手低、團隊合作意識不強等問題,通過項目團隊成員的有效分工和合作,強化其“謙虛謹慎,加強合作”的團隊意識。
四是針對當前不少地方本科高校與當地創新創業新業態經濟合作不夠深入的現實情狀,本項目為校企對接聯系平臺,有效助進了校企深度合作,提升了韶關學院為代表的地方本科高校師生的實踐能力。
四、啟示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校企聯合孵化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要精選項目指導導師,要采取“雙導師制”。不僅要精心選擇一位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方面具有豐富理論功底與實踐經驗的高校老師作為理論導師,還要選擇能及時把握當前創新創業市場發展動態的企業骨干人才作為實戰導師。
二是要精選項目參與主體,要“好中選優”。本文所探討的訓練項目,項目從韶關學院應用數學等專業精心遴選了4名具有創新創業良好潛力的大學生進行針對性訓練培養,其參與度和參與的積極性很高,故訓練成效才顯著。
三是要精選項目訓練內容,要“因材施訓”。本項目根據項目參與成員的能力、興趣特點,選擇了2名大學生從事韶關特色農產品市場供求情況調研,并撰寫相關報告和實施計劃,選擇了2名大學生從事電子商務平臺搭建工作,主要負責網頁設計、推廣、技術維護等事項,選擇1名大學生從事人才培訓運營、管理等工作,主要負責會務及人才培訓計劃組織、場地不止及管理運行等事項。
校企深度聯合孵化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要充分發揮兩種優勢,即一是要充分利用高校長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的理論優勢,二是要利用發揮創業有關公司善于把握市場動態的導向優勢。只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最大限度地提升所訓練團隊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才能為其畢業后步入社會創新創業奠定堅實的理論與實操基礎。同時,也才能為高校教師和其他大學生探索創新創業訓練經驗,提供探索“試驗田”之功效。
基金項目:本文獲得2017廣東省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互聯網+背景下韶關校企聯動孵化大學生“電商”創新創業團隊項目”資助,項目編號:201710576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