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仲敏
【摘要】 隨著我國科技信息化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在“互聯網+”廣泛應用于教育系統的新形勢下,大數據技術得到了更廣闊的應用,如何利用大數據構建高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應當引起重視。本文對此進行了研究,在簡要分析大數據在構建高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中重要作用的基礎上,重點提出了構建策略。
【關鍵詞】大數據 高校教育 教學質量 評價體系
【課題項目】課題名稱:基于教育大數據的高校教師教學質量評價模型的構建研究,課題編號:13513116A。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0-0017-02
對于高校來說,開展好教學質量評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既有利于加強教學管理工作,而且也有利于不斷優化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因而一定要在更高度重視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建設。由于大數據技術具有很強的系統性,并且數據信息具有海量化的特點,可以進行深入的分析,以此提高教學質量評價的整體性。這就需要高校一定要將大數據技術應用于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建設當中,努力發揮積極作用。
一、大數據對高校教學質量評價的作用
突出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在開展高校教學質量評價的過程中,大數據技術可以發揮數據資源整合的作用,進而使高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更具有系統性,比如通過運用大數據技術的收集和分析功能,可以更有效的分析教學方面的好經驗和好理念,同時也可以找出“共性”問題,并提供相應用決策支撐,對于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撐作用。另一方面,在開展高校教學質量評價的過程中,大數據技術也可以為其提供強有力的創新動力,這其中至關重要的就是由于大數據可以與云計算進行有效的結合,通過對教學質量評價相關信息進行統計和分析。
二、構建大數據支撐的高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對策
一是提高重視程度。對于高校來說,加強和改進教學質量評估工作十分重要,既是高新教學的重要內容,而且也是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舉措,因而一定要不斷改革和創新。在當前我國“互聯網+”戰略深入實施的大背景下,“互聯網+教育”已經成為重要的發展模式,大數據作為具有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技術,可以更有效的應用于高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建設當中,因而應當給予高度重視。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高校應當進一步加大對大數據技術的投入力度,特別是要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下功夫,為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奠定堅實的基礎。要進一步強化大數據技術應用的系統性建設,特別是高校在加大投入的基礎上,要將大數據技術與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建設進行有效的融合,大力推動“互聯網+教育評價”模式,使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能夠更具有持續性。
二是加強平臺建設。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因而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特別是要打造“大數據平臺”方面,一定要樹立創新理念、融合理念以及應用理念,如果自身在這方面缺乏專業化,可以與“第三方機構”進行合作,既有利于降低應用成本,也有利于提高專業化水平。加強平臺建設,一定要更加高度重視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改革和創新,特別是要在應用信息技術方面下功夫,通過卓有成效的平臺建設,使其能夠發揮方方面面的積極作用,共同參與到教學質量評價中來。
三是完善應用機制。健全和完善的大數據應用機制,對于構建科學、系統、全面、完善、有效的高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具有重要的價值,特別是在應用大數據技術方面,由于其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因而一定要在完善應用機制方面取得突破。要大力加強大數據技術應用體系建設,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應當建立專門的組織機構,負責對教學質量評價數據的收集、分析、整理以及應用,使其能夠更具有組織保障功能。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大數據應用制度,將大數據應用納入到高校教學質量評估制度當中,進一步強化相關制度的根本性、長期性和穩定性作用,特別是要對現有的制度進行修改和完善,融入更多的大數據內容,并且要進一步提高制度的執行強,強化各個方面的支持與服務。
綜上所述,將大數據技術應用于教學質量評價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特別是由于大數據具有很強的系統性、廣泛性以及輔助性的功能,因而能夠發揮更有效的作用。這就需要高校在構建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過程中,應當將大數據技術進行有效的應有和,特別是要在提高重視程度、加強平臺建設、完善應用機制等方面下功夫,努力使大數據的支撐性功能更加強大,進而推動高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建設步入科學化軌道。
參考文獻:
[1]姚建紅,陳慶璋,許廣舉.大數據在高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中的運用研究[J].科教導刊(下旬),2018(05):22-23.
[2]馬星,王楠.基于大數據的高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構建[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8(02):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