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就從國外引入了財務共享服務管理模式,通過構建相應的共享平臺來提高資源利用率,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對于建筑施工企業而言,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加快了資本流通,降低了資本運營成本,但是由于其本身的發展時間相對較短,相應的制度體系尚不完善,需要做好會計監督工作,確保共享經濟的健康發展。
以財務共享中心模式為支撐,建筑企業在開展會計監督的過程中,需要對其進行合理分類,實現信息化管理。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分析,可以將現有的會計監督分為三種不同類型:一是在國家相關法規、企業制度文件中,存在有硬性要求的剛性監督,需要企業將其納入到信息化系統中,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盡可能減少人為操作的影響;二是包含企業目標管理以及會計數據對比分析等的指標監督,可以納入定期管理模塊,通過定期定量管理來把握好預定指標的完成情況,并及時做出調整;三是經由歷史數據、會計數據閾值等來對經濟活動進行判斷的合理性分析,考慮數據的不確定性,需要進行定期的人工分析,選擇一些關鍵性數據來判斷經濟活動中可能存在的問題[1]。

財務共享中心要確保會計監督職能的有效落實,需要了解會計監督的內容和操作流程,編制相應的會計監督操作手冊來為員工提供指導。在實際操作中,可以由專業會計監督人員,從建筑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編制相應的會計監督操作手冊,要求內容盡可能詳細,能夠將財務共享中心在運作中所有需要監督的事項全部涵蓋,如業務類型、業務監督操作要求、風險點以及發現問題后的改進措施等。
會計監督經常會在經濟業務發生過程中發現問題,這些問題顯然不是財務共享中心的會計人員引發的。在這種情況下,財務共享中心需要就發現的問題,加強與業務經辦方的聯系和溝通,查找問題的原因所在,落實相關責任的同時,也可以為建筑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而如果在開展會計監督的過程中,財務共享中心沒有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導致會計信息嚴重失真或者引發相應的財務風險,則需要落實責任到相應的會計監督人員,并將之作為監督人員個人績效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2]。
一方面,在構建財務共享中心時,需要進行流程再造,而流程的再造很多時候都沒有能夠設置獨立的會計監督崗位,這樣必然會影響會計監督的實際效果。因此,建筑企業在針對財務共享中心的運作流程進行設計時,可以參考制造業中常用的流水線模式,設置獨立的會計監督崗位,確保其能夠依照相應的監督內容,做好經濟業務單據的稽核工作,稽核完成后,核算崗位可以依照以往的方法進行會計業務處理。而從建筑企業本身的業務量以及經營規模著眼,會計監督的內容應該包括成本監督、稅務監督、費用監督等;另一方面,應該重視對會計監督專業人才的培養。財務共享中心模式下,建筑企業可以從單位的具體情況出發,安排5%-10%的人員履行會計監督職能,同時應該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工作[3],將監督人才培養作為會計人員培養的一個方向,于日常管理環節,加強培訓工作,確保其能夠了解國家財經法規以及企業的相關制度,為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提供合理化建議,保證會計監督的效果。
在建筑行業飛速發展背景下,建筑企業的數量持續增長,部分企業由于本身組織結構等問題,沒有認識到會計監督的重要性,也沒有能夠及時對會計監督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導致部分問題反復出現,嚴重影響了企業的財務管理效果,也給企業帶來很大的財務風險。基于此,建筑企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會計監督職能可以得到有效落實。一是應該做好會計監督的定期宣傳及回訪工作[4]。財務共享中心的設立,進一步統一了會計監督標準,提高了會計監督要求,而且需要相關業務部門提交自身在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業務數據,受經濟業務部門人員自身素質影響,在不同的部門和機構中,存在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企業自身規章制度的不同理解和認識,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出現經濟業務在實施過程中,難以滿足用戶現實需求的現象,需要進行相應的補單或者退單操作,而這樣必然會對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產生影響。因此,從財務共享中心的角度,必須主動出擊,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配合定期的會計監督宣傳以及回訪工作,通過與企業經濟業務部門的溝通交流,就會計監督的標準、要求以及操作流程等進行明確,確保經濟業務部門能夠了解在會計監督工作中,執行的是哪些法律法規以及規章制度,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提升會計監督的效率和效果;二是應該督促問題的及時整改。一些大型建筑企業的內部組織結構通常是多層多級,對于財務共享中心而言,應該對會計監督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整理,設置統一的問題整改臺賬,按照一月一匯總、一月一分析的方式,每月月底以報告的形式,將存在的問題反饋到上級管理部門以及對應的分管領導,由其將報告分發到下級機構,要求各級責任單位在限定的時期內,對問題進行整改[5]。另外,財務共享中心對每個季度存在的問題進行整理,通過深入研究的方式,探明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如果是制度不完善,需要對相關制度進行優化,如果是管理漏洞,則應該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完善,以提高管理效果,防止不法分子鉆管理漏洞的現象發生。若問題較多,或者存在較為嚴重的問題,則財務共享中心應該進一步強化監督機制,單位領導層要采取措施,強化各部門的監督意識,確保各級機構都能夠真正認識到會計監督的重要性,認真履行相關職責。
受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的影響,很長一段時間內,會計機構在企業中都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在缺乏獨立性的情況下,會計監督的作用無法有效發揮。財務共享中心的出現,極大地提高了企業內部會計機構的地位,作為財務共享中心一項非常重要的職能,會計監督是否能夠做好,會計監督工作的效果究竟如何,必須通過相應的評價才能明確,而這需要完善的會計監督評價體系作為支撐[6]。在開展會計監督評價的過程中,應該關注如下方面的問題:一是對評價指標進行合理設置,確保其能夠在保證全面性的同時,抓好每一個方面的核心及重點。財務共享中心在對會計監督評價指標進行設置的過程中,應該確保其能夠盡可能將建筑企業所有經濟業務全部涵蓋,如資產、資金收支、負債、合同、預算等,另外也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建筑企業不僅經濟業務類型眾多,而且每一個類型中又會存在更多的具體業務,評價指標的設置可能出現過多過雜的現象,繼而對評價效果造成影響。對此,財務共享中心在針對企業每一類經濟業務中的具體指標進行選擇時,應該確保指標在業務中具備一定的典型性和重要性,例如剛性監督中存在的分級審批流程等;二是應該保證會計監督評價具備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可比性,同時評價結果也應該是可以量化分析的。會計監督職能是否能夠得到有效履行,并不能單純的通過相關工作判斷出來,由于在最開始缺乏有效的比較對象。一般情況下,對會計監督工作的評價需要進行同比和環比,針對層級相同的內部單位進行對比分析,這就要求在設置會計監督評價體系的過程中,指標本身的計算量度必須保持高度一致。指標數據應該便于收集,同時盡可能簡單明了,也必須具備可操作性以及可量化性的特征[7],財務共享中心在開展會計監督評價工作的過程中,需要結合相應的評價結果,幫助企業找出自身在經營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和問題,通過綜合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式,提出有效的改進和完善措施,幫助企業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
財務共享中心的成立,直接改變了企業原本的組織結構,對于這個新設立的部門,企業管理層應該保持正確的認知,從企業本身的發展情況著眼,做好未來發展規劃工作,合理劃分財務部門的工作,對會計人員的薪酬進行調整,以此來實現部門之間的平衡。同時,需要制定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在激發員工能動性的同時,對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進行完善,確保會計監督的實際效果,以此來推動企業的快速發展[8]。
總而言之,新時期,財務共享中心模式的運用,對于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會計監督應該發揮出自身的作用,而不是單純流于形式。在履行會計監督職能的過程中,會涉及企業管理的很多內容,因此良好的會計監督能夠促進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不過就目前來看,不少財務共享中心并不了解應該如何去履行好會計監督職能,在實踐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企業做好創新,確保能夠充分發揮出會計監督工作所具備的提高經濟效益、降低財務風險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