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實施前,教育受傳統教學思維和應試教育模式的限制,教師教育壓力大,學生學習負擔重,整體學習效率低。新課改實施以來,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方式等方面都有重大變化,開始側重“自主、探究、合作、創新”。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英學;教學方式;轉變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4-0075-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4.067
科學、教育、文化、衛生建設的不斷發展推動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前進,并出現了許多新觀念。在文化教育上,傳統的教學思想和舊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學生對于獲取知識的需求了。新課改中,初中英語教學方式開始側重“自主、探究、合作、創新”等關鍵詞。初中階段作為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教學方法的改變越來越重要。
一、初中英語課堂在新課改背景下的特征
(一)學生由被動客體轉變為主動主體
以往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中占據主體地位,課堂以教師為中心。眾所周知,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傳道受業解惑”,通過自身儲備的豐富知識和教學方法向學生傳授相關科目的知識。但是在這種“填鴨式”教學中,學生只能一味被動地接收和獲取知識。隨著新課程改革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不斷深入,要求廣大英語教師真正實現角色轉變,確保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導者,保證他們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要在合作與交流、探討與反思的活動中積極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全面幫助學生提高綜合能力。除此之外,教育工作者必須創新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將傳統的“填鴨式”教學轉變為新型的活潑、高效的課堂,實現課堂資源和課外資源的全新整合。
(二)明確符合學生實際發展的教學目標
新課改要求教育要“以人為本”,必須從生命的角度出發,即從長遠角度定位。除了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培養外,還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統籌中外不同表達方式的能力,借助課堂上有利的教育契機比對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初中新課程改革除了提出一些明確的學科核心素養外,還包括一些更高、更深層次的目標,如相應的流暢交流和流暢寫作。因此,初中教師在認真學習教材、備課的同時,必須認真了解學生的能力和特點。根據學生的不同成長特點和個性發展,設定適當的學習目標,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并運用靈活的途徑,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與體驗
新課程改革還要求教師積極轉變角色,把課堂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課堂上除了自我思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外,還要注重合作交流,積極主動地與其他學生溝通,接受和借鑒不同的思維觀點。中學是英語學習的塑形階段,必須樹立“學生為主體,教師來指導”的理念,由淺入深地逐步掌握知識、練就能力。當然,教師還可以實行生活化探討教學,例如以某一篇經典閱讀為例來引導學生分析思考,從不同的角度鑒賞作者寫作的文化底蘊和詞句的融合辦法,并提出各自的看法,最后進行討論交流,梳理綜合。用各種富于變化的方法啟迪學生思維、提高學習效率,為英語課堂增新添色。
二、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策略
(一)教學方式多樣化
記憶中,一般的英語課堂都是教師站在講臺上,一張嘴+一根粉筆+一臺錄音機便構成了一節英語課。時代的發展令這種教學方法顯得單一且缺乏活力,令學生逐漸喪失學習英語的熱情。新課程改革后,各中學紛紛將多媒體課件、視頻、圖片、音頻等直觀的教學方法引入課堂。新的三維設備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好奇心,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積極性。多媒體輔助學生擴大英語教材以外的資源,還提高了學生的閱讀和提取信息、思考信息的能力。
(二)師生之間的和諧營造了輕松、務實、高效的學習氛圍
提高學生的學習心理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措施。當過去的被動學習被主動探究取代時,學生的心態漸漸由害怕教師,變為想成為教師的朋友。因此,新課改倡導當前的初中英語課堂要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創建愉悅的教學情境,并貫串教學的起始。初中英語學習可以利用認知情境、問題情境和情感情境進行教學,尤其是情感情境。英語是一門有情感、有生命的學科,它是感性的,所以英語教學要尊重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個性差異。
(三)教學步驟合理化,拓展寫作訓練的渠道
初中英語教學是整體的閱讀和寫作。無論是閱讀、作文還是基礎知識的積累,兩者是相輔相成、緊密統一的。因此,要想讓學生在英語課真正有收獲,教師就必須對課堂進行精心設計,將教學環節與整體布局合理化。課內與課外資源相互結合,配合訓練,讓口頭與書面寫作互相進步齊頭并進。最直觀的學習效果體現在寫作上,要求對不同形式的作文采用不同的訓練方式。適合直接陳述的作文訓練,可以在早自習或課堂上進行,以此來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除上述課堂內的舉措外,還可以鼓勵學生定期出主題板報,用這種特殊的方式鼓勵學生喜歡英語。當然,教無定法,教師還可以根據自身所處的教育環境,創造各種靈活的方式鼓勵學生,引導學生,使學生對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
參考文獻:
[1]黃春霓.淺析新課改下初中英語教學方式的轉變[J].聚焦新課程,2010(7).
[2]秦建新.關于高中英語教與學方式轉變的實踐與思考[J].探索與發現,2013(5).[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張明霞(1979.6— ),女,漢族,甘肅定西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英語教學。
課題項目: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中小學課堂教學方式轉變的實踐研究》的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8]GHB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