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互聯網環境下,教學手段越來越先進,尤其是電化教學以其形象性、直觀性等優勢,有力地提高了各學科的教學水平。然而,許多學校的電化教學質量依然不高,再加上教師的電化教學能力有限,嚴重影響了電化教學的實施效果。因此,提升教師的電化教學水平,加強教學的師生互動環節,調節電化教學的教學環境,以充分發揮電化教學的育人功能。
關鍵詞:互聯網環境;電化教學;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4-012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4.118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鮮明特色,而當今社會以互聯網為特色,在很大程度上主導著各個行業的運營與發展。同樣,互聯網環境下的教育領域越來越難以兼容傳統教學模式的滯后性,取而代之的是新興的電化教學。這種教學能夠滿足現代學生的多元化知識需求,也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視覺和聽覺相隨的教學效果,不斷提升課堂教學活動的展示效果。盡管如此,由于種種因素的影響,當前許多學校的日常電化教學模式還不夠完善,不利于全面提升電化教學效果,直接導致電化教學達不到預期的實施效果。
一、電化教學的重要意義
網絡環境下的電化教學是時代賦予教育行業的最好禮物,其實施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最佳語言環境的創設,這是因為電化教學能夠集文字、圖像、聲音等種種視聽信息為一體,為學生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同時以直觀、立體、動感等形式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能令整個課堂環境變得生動逼真,可以大大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其次,讓學生更加明確學習目的,即電化教學的畫面內容往往生動且豐富多彩,有的還伴隨著直觀的場景,學生將會盡情地享受電化教學所帶來的多媒體美感,一方面達到了“寓教于樂”的新式教育目標;另一方面,電化教學可以讓學生充滿激情地學習新知識,學生的學習目的更加明確。最后,由于電化教學能夠運用視、聽、觸、動等的感覺器官向學生傳遞信息,學生將會從內心產生一種想表達自己想法的欲望,而電化教學所配備的原聲電影、音像教材等也豐富了學生的教學資源。
二、互聯網環境下電化教學的實施途徑
(一)提升教師的電化教學水平
當今社會,教育成了千家萬戶所關注的重心,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甚至不惜付出畢生的心血,可見教育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如今,互聯網環境下,電化教學為學生的課堂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但是教師的電化教學水平不高,影響了電化教學質量的提升,這就要求教師積極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與器材設備,積極學習有關電化教學內容的新知識,時刻牢記電化教學手段的優化,幫助學生熟練掌握電化教學內容的展示方法,以盡快融入電化教學的課堂活動之中。要想從根本上打造一批優秀的電化教學能手,學校務必要督促教師獲得海量的電化教育信息,清楚每一個電化教育信息設備的使用技巧,最好定期培養電化授課教師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訓練他們在網上查詢文件、下載文件的操作能力。
(二)加強教學的師生互動環節
自從電化教學實施以來,許多人以為學生一味地跟著屏幕學習,似乎忽略了教學中的師生互動環節。實則不然,互聯網環境下的電化教學是要促進師生互動,其課堂中的師生互動比傳統課堂所慣用的師生互動更加有效,這是因為電化教學能夠拓展知識的展示,給予學生更好的參考,具有較強的示范價值。從這方面來講,學校應當加強電化教學的師生互動環節,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進行更多地展示和交流,并且在相互之間談論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和見解,有助于鞏固新知識,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不難看出,只有加強電化教學中的師生互動環節,電化教學過程才能得以有效地改善,這也是提升互聯網下電化教學實際效果的重要內容。
(三)調節電化教學的教學環境
環境造就人才,環境可以改變一個人,良好的電化教學環境也是學生迅速獲取知識的重要影響因素,所以教師要合理調節電化教學的教學環境。例如:電化教學存在一些光線昏暗的環境現象,教師可以適當地打開燈,給學生帶來一種突然驚醒的感覺,然后向學生講解彌補幻燈片展示不足時的內容。與此同時,為了避免電化教學設備經常出現的故障問題,學校還要定期對電化教學設備進行檢修,做好保養工作,并找專人搶修現有的故障設備,從而為整個電化教學的順利進行提供有力的硬件保障。
總之,互聯網環境下電化教學已是大勢所趨,但是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永不改變,學校必須重視這一點,一切要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重心。作為學生學習知識的直接傳授者,教師的電化教學方式也要恰到好處,著力營造電化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氛圍,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旦學生集中精力地學習文化課程,教師也要緊跟其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內容,逐步提升電化教學質量。同時,授課教師也要具備一定的電化教學意識,及時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熟練掌握電化教學的理論和技能,不斷實現電化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方法的現代化。
參考文獻:
[1]趙會穎.將電化教學與傳統課堂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其發揮出最佳效果[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0(9).
[2]郭宏本.利用電化教學手段促進教學過程最優化[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
[3]李洪斌.淺談多媒體電化教學中的師生互動[J].職業技術,2010(3).
[責任編輯 谷會巧]
作者簡介:劉振江(1977— ),男,漢族,中學一級,研究方向: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