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華
【摘要】農民工返鄉創業既能夠解決農民在城市就業難的問題,也能夠為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全新的思路。為此,相關部門應當加強研究,結合地區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農民工返鄉創業支撐體系,實現農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
【關鍵詞】農民工返鄉 創新創業 城鎮化
【中圖分類號】F279.2 【文獻標識碼】A
創業是在市場經濟體制影響下產生的行為,一些經濟發展比較繁榮的城鎮地區,往往是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熱點地區,這些創業者帶來的資金會成為農村地區重要的資金來源,通過創業者的帶動能夠改善投資環境,良好的創業環境和經濟發展環境也能夠加快農村地區城鎮化的發展速度,增強農村地區產業發展的動力,有效起到帶動作用,從而使更多的資金和資源集中到農村地區,增強地區的經濟發展。同時,在我國很多經濟發展滯后的地區,二三產業發展整體水平比較低,這也為農民工返鄉創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農村剩余勞動力大量投入到二三產業的發展建設過程中能夠有效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使非農業生產活動在農村地區逐漸繁榮起來。
通過農民工返鄉創業,能夠帶動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增加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緩解農村地區存在的財政收入緊張問題。政府部門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能夠利用財政資金大力開展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穩定經濟發展環境,從而吸引更多農民工回鄉創業,有效促進農村地區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同時,農民工返鄉創業能夠實現農村地區資源的合理利用,促進相關企業效益的提高,對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都能夠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投資環境和創業指導存在問題。個別農村地區地環保、稅務、工商等部門存在管理不到位,相關政策落實打折扣的問題,同時,政府對于投資用地的管理較為嚴格,導致創業者辦理相關創業所需手續的過程較為復雜。另外,一些國家創業優惠扶持政策沒有真正落到實處,資金支持、稅費減免、信貸支持等政策沒有得到良好的執行,導致農民工返鄉創業阻礙較多。同時,很多返鄉創業人員個人營銷經驗和觀念相對落后,經濟實力不足,缺少科學的創業理論作為支持。還有很多農民工受到自身文化水平的影響,技術和知識能力不足,缺少獲取信息資源的渠道,無法準確把握市場需求,投資過于盲目,導致創業的總體成功率較低。
資金投入不足,政府部門重視程度不夠。目前,個別地方政府對于農民工返鄉創業的配套支持政策不強,缺少必要的引導,很多地區制定的政策與實際情況存在較大的差距,可執行性嚴重不足。例如,在引進項目過程中非常積極,但是后期扶持和跟進的工作沒有落實到位,導致很多農民工返鄉創業受到制約。另外,農民工受到自身經濟條件的限制,普遍存在返鄉創業資金支持不足的問題,創業貸款手續復雜,辦理難度較大,這也導致農民工返鄉創業存在較大的難度。
當前,農村各級政府部門應當結合地區實際情況,深入研究農民工返鄉創新創業的政策扶持體系,建立起包括資金支持、創業技能培訓、創業土地合理利用、稅費減免、項目對接等政策支持體系,明確各個部門的職責,為農民工返鄉創業提供更多的幫助。
第一,政府部門應當提高自身管理以及服務水平,降低準入門檻,以國家政策為基礎,不得擅自設立限制農民工創業的條件。第二,精簡行政審批手續,采取聯合辦公和一站式服務的基本模式,合理設置收費項目,減輕農民負擔。第三,嚴禁對農民工創業企業違規檢查和罰款,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監察部門應當充分發揮自身職能,對政府部門干擾農民工正常經營的行為嚴肅處理,確保地區經濟發展環境和諧良好。第四,需要大力增加財政和稅收支持,同等對待農民工返鄉創業人員和招商引資對象。針對低收入農民工群體返鄉創業,需要給予必要的政策扶持。設立農民工返鄉創新創業專項扶持基金,以此來實現對農民工創業的資金支持。第五,需要妥善解決農民工返鄉創業用地問題,將這些土地納入總體土地規劃體系之中。充分利用各種邊角土地以及閑置用地,適當減免土地規劃的費用。在一些耕地面積較少的區域,適當提高荒地、荒山的利用率,可以將農民工家庭住房作為經營場所,允許在自家宅基地范圍內搭建簡易的經營場所,但也需要防止個別創業人員私自違規圈地。
創業教育能夠使創業者具備良好的創業思維模式和充足的創業技能,提高創業者的綜合素質。但是,由于農民工普遍學歷較低,知識和文化水平有限,為此需要積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活動,使其能夠具備獨立、自信、冒險、創新等創業者必備的精神,掌握創業必備的知識。政府部門應當牽頭成立農民工創業的社團組織,農民工可以通過社團組織加強彼此之間的溝通交流,形成優勢互補,一些創業成功的返鄉農民工通過積極分享自身的創業經驗能夠對其他農民工起到良好的示范以及帶動作用。
同時,應當成立專門的創新創業培訓組織,定期開展創業政策解析、創業項目分析等內容的教學,為農民工返鄉創業提供必要的指導。另外,農民工返鄉創業主要從事勞動密集型行業,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抵御風險能力不足,為此,政府部門應當積極幫助農民工開發市場,積極進行技術支持,從多角度入手,為農民工返鄉創業提供全面系統的支持。
農民工返鄉創業面臨的首要困難是資金不足,銀行貸款門檻較高,融資整體難度比較大,導致部分創業者主要依靠親緣血緣關系進行籌資,弱化了政府的資金支持以及金融機構的信貸業務。同時,由于返鄉農民工創業主要以中小型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為主,組織結構過于單一,整體規模較小,受到政府和金融機構政策的影響,貸款存在比較大的難度,為此政府部門應當積極建立金融扶持體系,為返鄉農民工提供創業的資金和保險支持。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應當積極建立起具有競爭性質的農村金融系統,降低農村金融的準入標準,大力扶持不同形式的農村金融機構以及各類中小型銀行。積極建設小額貸款企業以及農村地區的村鎮商業銀行,扶持有條件的農民組織、農村生產合作社,建立起具備足夠差異化和互補性的農村金融體系。將政府的政策引導與金融市場體系相結合,通過政策性銀行對返鄉農民工進行必要的支持。同時,針對部分農民工沒有抵押物無法貸款的問題,應當積極創新貸款抵押擔保模式,形成農民工、政府、農村創業協會、地區金融管理機構共同構成的擔保體系。政府應加大財政投入支持力度,農民工創業協會進行創業項目的選擇和風險評估,適當降低抵押比例,解決農民工貸款難的問題,增強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積極意愿,增加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活力,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全面發展。
(作者為西安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注:本文系陜西省教育廳2016年度專項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陜西省新生代農民工成長成才問題研究”(項目編號:16JK1480)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李中建、張藝冉《:新時代下以農民工為主體的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基于產業后備軍理論》,《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6期。
②操家齊:《理性沖撞與包容回應:農民工創業行為如何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基于快遞業“三通一達”案例的考察》《,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6期。
③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新華網,2017年10月27日。
④王芳琴:《人力資本結構驅動返鄉農民工創業的有效性研究——基于創業環境中介效應的視角》,《經貿實踐》,2018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