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討精神科護理安全隱患,制定風險管理措施并施行。方法:選取2017年1月-2019年8月我院98例精神科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兩組,對照組常規管理,觀察組風險管理,對比兩組情況。結果:觀察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8.16%)低于對照組(32.65%),觀察組護理質量及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比較意義(P<0.05)。結論:風險管理措施在精神科護理中的效果顯著,值得應用。
關鍵詞:精神科;護理安全隱患;風險管理措施;干預效果
風險管理指的是正確判斷、評估及識別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風險,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出相應的干預措施,降低護理工作中風險事件發生率,確保患者生命安全,促進患者身體恢復;在精神科中,精神疾病患者的意識雖然清晰,但是自知力缺乏,安全事件發生率較高,管理方案的運用顯得非常重要,應重點關注[1]。本文為探討精神科護理安全隱患,制定風險管理措施并施行。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8月我院98例精神科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兩組,每組49例,其中,對照組27例男性,22例女性,年齡(21-75)歲,均值(44.22±1.48)歲;觀察組28例男性,21例女性,年齡(20-77)歲,均值(44.26±1.53)歲;兩組年齡及性別基本資料方面無統計學比較意義(Pgt;0.05)。
1.2方法
通過對精神科護理安全隱患系統分析,發現護理安全隱患事件為:用藥錯誤、外走、護士違紀、跌倒、噎食、家屬投訴及自殺自傷;
對照組常規管理,依據精神科以往的管理制度,執行相關管理措施,未做任何方面改變。
觀察組風險管理,內容為[2]:①組建風險管理小組,組長由護士長擔任,組員均為護理及管理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組成,創建好風險評估表,對入院的患者進行風險評估,分為低、中及高三個等級,做好記錄。②完成入院患者的風險評估后,針對高風險患者,重點護理,全面及實時監控患者,掌握患者心理狀況變化;針對低風險和中風險患者,掌握患者精神狀況和日常行為,預防風險事件;存在新風險,再次進行評估,將評估結果交由護士長審查,讓其對工作進行指導,修改風險評估表相應內容。③危險物品應收好,床欄加固,保持地面干燥等,為患者營造一個良好的治療環境。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情況、護理質量及滿意度評分情況。護理風險事件:用藥錯誤、外走、護士違紀、跌倒、噎食、家屬投訴及自殺自傷。采用0-100分答題問卷調查量表對患者的護理質量進行系統調查,分數越高,患者受到的護理質量越好,分數越低,患者受到的護理質量越差。采用0-100分答題問卷調查量表對患者的滿意度進行系統調查,分數越高,患者對管理措施越滿意,分數越低,患者對管理措施越不滿意。
1.4統計學處理
將數值輸入SPSS21.0中,均值用(
)表示,檢驗用t、χ2值表示,百分比用%表示,P<0.05,比較有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情況
觀察組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8.16%)低于對照組(32.65%),有統計學比較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護理質量及滿意度評分情況
觀察組護理質量及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比較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精神科屬于醫院重要的科室,也是醫院救治精神科病癥的場所,因精神類病癥的特殊性,精神病患者比較特殊,存在情感障礙和認知障礙,行為方面會存在明顯異常,患者長期在這種病態心理的影響下,易產生傷害及攻擊他人或自殺等異常行為,對患者及其他人均會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應重視[3]。
隨著我國醫療水平提升,在對精神病患者進行救治過程中,患者受到的管理措施非常關鍵,能直接影響著患者的治療,呈正比關聯性;在實際治療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患者易產生用藥錯誤、外走、護士違紀、跌倒、噎食、家屬投訴及自殺自傷等風險事件,導致患者的治療效果不理想,如何降低用藥錯誤、外走、護士違紀、跌倒、噎食、家屬投訴及自殺自傷等不良事件發生率成為了新問題所在;常規管理方案雖然擁有一定效果,但是整體效果不理想;風險管理措施屬于科學化及針對性極強的管理措施,主要針對用藥錯誤、外走、護士違紀、跌倒、噎食、家屬投訴及自殺自傷等不良事件出現的原因,形成針對性干預,進而降低這些不良事件的產生概率,促進患者身體恢復,因此,風險管理措施值得選用[4]。
綜上所述,通過對精神科護理安全隱患系統分析,制定出風險管理措施并執行,與常規管理方案比較,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更低,護理質量及滿意度更高,精神科護理中值得運用風險管理措施方案。
參考文獻:
[1]鐘偉華.安全隱患自查模式在手術室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4(z2):117-119.
[2]王雪芹.精神科護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及相應的護理對策[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44):256-256.
[3]匡喜艷.婦產科護理安全隱患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32):141-141.
[4]曹媛媛,李晶晶.ICU病房應用安全隱患自查模式下的風險管理干預效果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9,17(16):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