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人文關懷護理在CT增強掃描檢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需要進行CT增強掃描檢查的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順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人文關懷護理,比較兩組焦慮情況、護理滿意度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低于対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結論 將人文關懷護理應用于CT增強掃描檢查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慮狀態,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
關鍵詞:人文關懷護理;CT增強掃描檢查患者;應用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需要進行CT增強掃描檢查的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順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男22例,女28例;年齡19~80歲,平均(49.5±30.5)歲;觀察組男23例,女27例;年齡為20~79歲,平均(49.5±29.5)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具備一定程度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閱讀能力;(2)未出現功能臟器的嚴重衰竭;(3)簽署知情同意書;(4)無碘過敏史。排除患有精神障礙、老年癡呆、甲狀腺功能亢進或無自主意識的患者。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包括告知患者CT增強掃描檢查的相關知識,并要求患者完成檢查后需觀察30min,未發生異常才可離開。觀察組給予人文關懷護理。(1)基礎護理:檢查前護理人員應正確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仔細詢問患者是否有對比劑過敏史,向患者講解CT增強掃描檢查的方法、注意事項和目的;在進行靜脈穿刺時,要避開關節和靜脈瓣,選擇有彈性、粗和易固定的靜脈,例如肘正中靜脈、橈靜脈和前壁淺靜脈等,爭取一次穿刺成功;在注射過程中密切關注是否出現腫脹或疼痛反應,及時做出處理。(2)心理護理:大部分患者在接受CT增強掃描檢查時都會出現焦慮或恐懼心理,護理人員可根據患者的職業和文化程度開展人文關懷護理,通過心理疏導的方式,以親切的態度和語氣同患者交流,向其講述成功案例,從而消除患者的焦慮、恐懼心理,并幫助其樹立戰勝病痛的信心,讓患者主動配合檢查,同患者建立起友好的護患關系。(3)健康知識宣傳:在完成CT增強掃描檢查后,囑咐患者留觀30min,觀察是否出現穿刺處出血、腫脹、滲血和遲發性過敏等癥狀,并要求患者24h內不能洗澡,避免發生感染。(4)環境清潔與消毒:為促進患者盡快恢復健康狀態,需要做好影像室的清潔與消毒工作,目的是避免交叉感染的發生;要求每位患者使用一次性鞋套和床單,并協助患者調整到最佳體位;避免患者非檢部位的暴露,做好防護工作[3]。(5)檢查過程中,護士留意靜脈通路通暢與否,穿刺部位若出現腫脹、疼痛等現象,提示可能是對比劑外滲,靜脈注射立即停止,將針頭拔出,穿刺部位持續按壓10min以上,防止血液外滲,加劇腫脹、疼痛。穿刺部位若出現腫脹,可稍稍抬高患肢,并予以制動,用50%硫酸鎂溶液冷敷局部,24h內禁止熱敷、按摩腫脹位置,一般情況下,2~3d便可自行消退。(6)掃描后,叮囑患者休息30min,觀察有無不良反應,如腫脹、滲血、遲發性過敏等,為患者提供溫開水,叮囑患者多喝水,便于排出碘劑。另外,穿刺當日,不得洗澡,防止感染。
1.3臨床評價
比較兩組焦慮情況、護理滿意度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利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評估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gt;60分即判定為焦慮。采用我院制定的滿意度調查表,調查患者的滿意度,滿分為100分。非常滿意為gt;80分;滿意為60~80分;不滿意為lt;60分。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觀察兩組臨床表現,比較血壓和心率異常的發生率。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SAS評分比較
護理前,觀察組、對照組SAS評分分別為(71.20±5.19)分、(71.23±5.16)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護理后,觀察組、對照組SAS評分分別為(45.37±5.95)分、(61.25±6.13)分;兩組SAS評分均低于同組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
2.2兩組滿意度比較
2.3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3討論
如今,社會經濟不斷發展,醫療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CT增強掃描檢查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人文關懷護理的提出,對需要急性CT增強掃描檢查患者有積極影響。CT增強掃描檢查的效果雖然比CT平掃好,但需要在檢查前向患者注射造影劑,在此過程中患者可能出現不良反應,很容易造成患者對檢查的恐懼感和抵觸感。在CT增強掃描檢查時,對患者采取人文關懷的護理方式,不僅能建立起和諧友好的護患關系,還能有效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對此,護理人員要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技術能力,不斷更新自身人文知識的積累,實現與患者的有效溝通,了解患者產生焦慮、恐懼等心理的原因,并及時進行心理疏導,最大程度地滿足患者的需要。通過人文關懷護理,增強了患者戰勝病痛的信心,并讓患者主動配合檢查,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轉,同時加深了患者對醫院的良好印象。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SAS評分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表明將人文關懷護理應用于需要進行CT增強掃描檢查的患者,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焦慮、恐懼等心理問題,并可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參考文獻:
[1]陳晶.對CT增強掃描檢查患者行人文關懷護理的效果[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8,18(08):154-155.
[2]張志秀.人文關懷護理在CT增強掃描檢查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農村衛生,2018(10):72-73.
[3]康霞.人文關懷護理在CT增強掃描檢查患者中的臨床應用研究[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05):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