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護理對ICU留置中心靜脈導管患者護理質量及感染預防的影響。方法:運用隨機數表分組法選取我院ICU收治的留置中心靜脈導管患者47例,將其分組為常規護理組(n=23例)和集束化護理組(n=24例),并對兩組患者護理后感染問題的預防效果進行對比。結果:集束化護理組護理后感染發生率8.33%顯著低于常規護理組護理后感染發生率34.78%(P<0.05)。結論:對ICU留置中心靜脈導管的患者實施集束化護理措施,有利于幫助患者減少受到感染問題的影響,擁有極高的護理質量。
關鍵詞:集束化護理;留置中心靜脈導管;感染預防;護理效果
中心靜脈導管是指通過皮膚直接從股靜脈、頸內靜脈及鎖骨下靜脈等進行穿刺,沿血管插至腔靜脈的插管,是ICU病房內對患者進行疾病治療期間所使用的一種較為廣泛的治療措施,有利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1]。但是導管被置入到患者的體內后會因為各種意外因素的出現很容易導致患者受到感染問題的影響,對于患者疾病治療效果的提升有著一定的阻礙[2]。為此我院ICU部門將收治的47例留置中心靜脈導管患者進行了護理研究報告的制定,報告內容主要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通過隨機分組我院ICU收治的47例留置中心靜脈導管患者,一組常規護理組(n=23例),男性11例,女性12例,患者年齡27-70歲,均值為(48.25±1.16)歲,另一組為集束化護理組(n=24例),男性13例,女性11例,患者的年齡28-69歲,均值為(47.99±1.62)歲。被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年齡、性別)之間的差異具有可比性,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護理方法
常規護理組:常規護理措施的運用,即采用碘伏棉簽對穿刺點、導管及周圍皮膚進行消毒,同時使用紗塊敷料和腹腔鏡敷貼進行敷料的更換,確保患者在恢復期間避免受到感染問題的影響。集束化護理組:(1)置管前的護理。ICU病房的患者病情較為嚴重,需要為其做好置管工作。但是大部分患者對于置管工作的開展缺乏足夠的認知,甚至還對置管存在恐懼心理,會影響患者置管的依從性。為此護理人員需要向患者詳細講解有關中心靜脈置管的注意事項,同時還要向患者講解置管的方式和重要意義,從而提高患者置管的依從性,對于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提升也有著顯著的效果。(2)置管后的護理。定期更換患者的透明敷貼,但為了避免患者在更換期間受到病菌感染問題的影響,護理人員需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制度,并且根據患者自身的實際情況做好相應的工作。若敷貼存在污染、滲液、卷邊潮濕、滲血等狀況,應立即給予更換敷貼,并于敷貼膠帶上標明操作者姓名及更換日期。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護理后感染問題的預防效果情況進行對比。感染問題主要包括穿刺點感染、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以及病菌感染。
1.4統計學分析
以SPSS24.0作為統計學軟件進行研究對象數據的分析,所有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 )表示,而(%)則表示所有的計數資料,對兩組數據通過t和c2進行檢驗,以P<0.05表明所研究對象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3.討論
集束化護理作為護理人員對ICU留置中心靜脈導管的患者實施護理期間所使用的一種新型護理措施,其在患者之中進行運用的主要目的,就是針對ICU病房的患者某些具體問題進行問題的針對性的解決。而這其中,通過置管前和置管后各個護理措施的運用,不僅有利于幫助患者加深對置管工作的認知,提升患者置管的依從性,同時也有利于加強對ICU留置中心靜脈導管的置管、護理過程監控及中心靜脈導管日常維護的質量,有利于幫助患者減少受到感染問題的影響[3]。
結合研究,集束化護理措施在ICU留置中心靜脈導管的患者中的運用,患者經過護理后感染問題的防治效果顯著優于使用常規護理措施接受護理的患者(P<0.05)。以此表明,為了促進ICU患者的身體健康,給予患者集束化護理措施對于感染預防工作的開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對ICU留置中心靜脈導管的患者實施集束化護理措施,有利于幫助患者減少受到感染問題的影響,擁有極高的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彭韻玲. 集束化護理對預防ICU患者中心靜脈導管血流感染臨床觀察[J]. 醫學臨床研究, 2017, 34(1):205-207.
[2]朱夢莉, 朱維芳. 集束化護理在預防急診科中心靜脈導管感染中的應用[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8, 22(4):79-82.
[3]鄭立瑩. 集束化護理干預在預防ICU靜脈導管感染中的應用[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7,20(22):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