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社區健康宣教和預防價值,研究糖尿病社區的健康服務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5例,進行糖尿病的健康宣教。結果:在85例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前,其中控制運動規律7例,健康飲食8例,規律用藥8例,并發癥防范4例,在開展糖尿病健康教育后,控制運動規律83例,健康飲食79例,規律用藥80例,并發癥防范76例,經過兩組數據結果的前后對比,具有明顯的差異性(Plt;0.05)。同時針對85例患者健康教育后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分,USQL總分健康教育前為(66.35±10.49)分,健康教育后為(60.21±9.53)分,對患者診治層面、社會層面、生理層面、精神層面的健康教育前后數據進行對照,有著顯著的差異化(Plt;0.05)。結論:提高在社區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宣傳教育的力度,進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培養,增強糖尿病患者的疾病預防和控制能力,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臨床效果。
關鍵詞:糖尿病;社區;健康宣教;預防
社區醫療服務作為醫療服務建設的基礎部分,以人的健康為核心,家庭為單位,社區為范圍,提供疾病的防御與治療,保障社區居民的身心健康,針對常見、多發的疾病進行預防和控制。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其發病率正逐年升高,積極的健康宣教和預防措施能指導患者培養合理的生活習慣,增強生活質量[1]。本文為分析糖尿病宣傳社區的預防控制作用,針對相關病例進行研究,具體報告如下。
1基本資料和方法
1.1基本資料
我院選取在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5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44例,年齡范圍為30—72歲,平均44.7歲,病史為6個月一25年,平均7.2年。
1.2 方法
①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講課,宣傳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科普發病的具體病因,引導患者積極配合慢性并發癥的藥物診治,進行自我監測,并從遺傳因素、年齡因素、身體因素等方面分析糖尿病的發病機制,講解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飲食方式,通過具體怎么吃、吃什么、吃多少等方面,鼓勵他們在飲食上培養良好的習慣,再結合健康的運動方式,提高患者對糖尿病的預防意識[2]。
②結合多媒體進行宣教,依據糖尿病的健康教育知識,以豐富生動的圖片音像等形式,深入淺出地開展知識講解,幫助患者有效接收健康正面的醫療知識。
③設置慢病病房,循環播放有關糖尿病健康知識的影片,在潛移默化的過
中,增強患者對相關知識的印象[3]。
④在糖尿病社區放置健康教育系列的宣傳欄,每周組織出1次教育版報,吸引更多的居民認識和了解糖尿病的健康知識。
⑤設計《糖尿病患者周記》,統計每周的飲食運動、用藥情況、松弛鍛煉、血糖檢驗等方面,科學合理地進行病癥的監測,及時反饋評估數據。
⑥為社區居民發送有關糖尿病知識的信件,倡導居民加入到糖尿病的預防工作中,提高疾病的預防意識。
通過開展健康教育活動,針對糖尿病患者制作問卷調查,內容包括肥胖導致糖尿病,患糖尿病父母的子女患病率較高等。
1.3觀察指標
對比患者接受教育前后的作用,統計患者在診治層面、社會層面、生理層面、精神層面上的相關數據,分析患者飲食控制、規律用藥、并發癥防范、規律運動方面的成效。
1.4 統計學分析
研究數據通過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數據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運用x2檢驗;Plt;0.05,存在差異性,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85例患者健康教育前后對比:在健康教育前,控制規律活動7例,健康飲食8例,規律用藥8例,并發癥的防范4例,健康教育后控制規律活動83例,健康飲食79例,規律用藥80例,并發癥防范76例,健康教育前后對比具有差異(Plt;0.05),具體見表1。
針對85例患者健康教育后的生活質量評分進行比較,對其生活質量(USQL)進行評分,USQL總分健康教育前(66.35±10.49)分,健康教育后(60.21±9.53)分,分析患者在診治層面、社會層面、生理層面、精神層面的健康教育前后的數據對比,具有明顯的差異(Plt;0.05),具體見表2。
3討論
糖尿病是由于血中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從而影響血糖過高,產生糖尿,引發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紊亂,嚴重者可能會發生酮癥酸中毒等急性并發癥或血管、神經等慢性并發癥,這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糖尿病是可控可防的,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護理中,健康教育起到重要作用,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對疾病的認知不足,輕視糖尿病的預防和控制工作。針對糖尿病患者進行科學的健康知識教育,可積極改善糖尿病患者對疾病的錯誤認知和消極態度,提高患者自我保護的健康意識[4]。
在進行有關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干預后,糖尿病患者可依據自身的病情主動控制自己的飲食、起居、生活方式及生活習慣,幫助疾病得到控制,維持血糖水平的穩定,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進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本研究結果表示,健康教育前后比較有明顯差異性(Plt;0.05),通過對他們的生活質量(USQL)進行評估,USQL總分健康教育前(66.35±10.49)分,健康教育后(60.21±9.53)分,分析患者在診治層面、社會層面、生理層面、精神層面的健康教育前后數據比較,有明顯的差異(Plt;0.05)。上述可知,對糖尿病患者開展有效的健康知識干預,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積極進行糖尿病防治知識的學習以及宣教,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預防意識,及時解決患者在疾病上的疑難困惑,幫助他們提高對糖尿病知識的認知[5]。只要在日常生活中關注細微工作,認真做好防控,注重休息觀念的轉變,進行健康的生活方式調理,實現飲食均衡,合理增加運動量,減輕體重,可有效預防各種高危因素。
參考文獻:
[1]朱鵬偉.社區糖尿病高危人群預防性健康教育的實施[J].現代養生(下半月版),2018(12):168-169.
[2]陳莉.糖尿病社區健康宣教和預防效果[J].飲食保健,2017,4(4):289-290. [3]張秀娥.糖尿病社區健康宣教和預防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5(30):158-158,160.
[4]張春建.健康教育對控制糖尿病預防并發癥發生的應用效果評價[J].特別健康,2017(20):186.
[5]張守美.糖尿病社區健康宣教和預防[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35):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