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提高臨床血液透析質量,降低血液凈化護理安全隱患。方法 回顧性審查本院血液凈化中心血液凈化護理臨床資料,分析護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針對安全隱患,采取相應對策。結果 血液凈化護理安全措施的落實,有效降低了護理風險,提高了護理質量,降低了臨床醫療護理糾紛的發生率。結論 加強臨床血液凈化護理安全隱患分析,并有針對性的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改善了醫患關系,提高了臨床血液透析質量,保護了患者和護理人員的身心利益。
關鍵詞:血液凈化護理;安全隱患;對策分析
護理安全作為護理質量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在臨床護理實踐中,病人不發生法定的規章制度以外的死亡或功能、機體結構和心理上的各種非正常損害[1]。臨床護理的目的是促進患者康復,提高其生存質量,因此護理安全關系到患者的根本利益,同時也對護理人員自身利益、醫院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產生直接的影響。建立護理廣泛的安全監控系統,加強臨床護理安全管理,是降低臨床護理風險隱患,提高臨床護理質量的重要措施。本文筆者回顧性審查本院血液凈化中心血液透析臨床護理資料,分析護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針對安全隱患,制定了相應對策,現簡要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臨床血液凈化護理情況如下:發生護理缺陷65例;發生護理差錯事故共16例,其中因護理人員因素引起差錯5例,護理技術因素5例,病人因素3例,護理模式因素2例,內部管理因素1例;無事故發生。對護理差錯產生原因進行分析,采取相應安全應對策略。
2 潛在護理安全隱患
2.1 護理人員因素 可導致潛在護理安全隱患的人員因素常見的有以下幾種:(1)操作人員思想不集中,應急能力差,業務不熟練。(2)服務意因素,長期血液透析病人,易情緒化,心理壓力大,護理人員應更注重服務,幫助患者緩解壓力。(3)法律意識因素,護理人員在工作中自我保護意識和法律意識薄弱,往往對可能導致的護理糾紛認識不足[2]。
2.2 病人因素 可能造成潛在護理安全隱患的病人因素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情況:(1)危重病人多意識不清,在臨床具體護理中可能躁動不安,難以有效配合護理;部分危重病人并發如水電解質紊亂、心肺功能衰竭、生命體征不穩定等并發癥,臨床搶救結果難以預測。(2)病人血液透析過程存在一定的感染血源性疾病的可能,透析過程時間越長,被疾病感染的可能性越大[3]。(3)血液透析患者常需終身進行,經濟負擔沉重,部分病人及家屬可能產生消極情緒,不能配合臨床護理管理。
2.3 技術因素 血液凈化護理工作專業性強,技術要求比較高,隔離消毒條件高、護理工作人員工作存在一定風險,這些都可產生潛在護理安全隱患。
2.4 護理模式因素 血液透析為終生性醫療服務,透析患者需要以預防并發癥產生,改善生存質量為目的的長期的整體化護理服務。但實際護理過程中由于各方面原因如護理人員數量、素質等,整體化護理模式常不能很好的貫徹到病人的實際護理過程中。
2.5 內部管理因素 可能造成潛在護理安全隱患的內部管理因素常見情況如下:透析機、復用機的使用和消毒及機械維護是否規范;透析用水的管理;血透室的布局不合理;無沖洗用感應水龍頭;工作人員自身消毒意識不強;未按標準執行透析器復用操作;空氣質量不符合要求等等。
3 安全應對措施
3.1 加強人員培訓及相關教育 護理人員培訓及教育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大力加強護理人員業務學習和培訓,提高護理人員護理技術及臨床應對病人各種意外情況的能力。(2)加強護理人員職業道德教育,提高其責任心,使其熱心護理病人并充滿使命感和責任感。(3)加強相關法律法規教育,提高護理人員自我保護意識和法律意識,在維護患者合法權益的同時,學會利用法律維護自身利益,減少護理工作盲目性[4]。
3.2 建立有效護理安全督查體系 嚴格按照[IS09001]護理文件精神,建立有效的護理安全督查體系,嚴格落實執行各項護理措施,把護理人員崗位責任制和嚴防差錯事故作為護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重之重,在工作實施過程中做到授權分類和督促檢查等。
3.3 加強病人管理 在病人管理方面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對每一位病人實行住院式管理,為其建立起帳戶戶口和病歷檔案。在臨床護理過程中,針對每位病人具體情況制定合理的治療和護理方案。(2)在進行血液透析治療前,應對患者的疾病狀況、并發癥情況及抗凝劑使用情況等進行充分評估。在治療過程中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情況進行嚴密觀察記錄。同時掌握溝通技巧,加強服務意識,正確引導患者控制體重、血壓控制、活動、睡眠及各種并發癥的預防。(3)對病人血液透析質量進行定期評估,通過對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腎功能的檢查,鼓勵患者積極配合醫院制定的長期的治療及護理方案,從而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左月燃.對加強護理安全管理的認識和思考[J].中華護理雜志,2014,39(3):191-192.
[2]李冀寧.正確認識醫療訴訟的舉證責任倒置,規范醫務人員的醫療行為[J].醫學與哲學,2012,23(7):14.
[3]梅長林.實用透析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4]曾欣榮.臨床護士對護理糾紛的認識及相關因素的調查分析[J].現代護理,2013,9: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