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心理護理在麻醉復蘇室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全麻手術患者72例,根據患者術后恢復方式差異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6例,觀察組患者在麻醉復蘇室中接受心理護理,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對比其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復蘇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心理護理在麻醉復蘇室中應用能夠提升患者術后麻醉復蘇的效率,改善患者身心健康,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意義,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心理護理;麻醉復蘇室;應用分析
手術室是患者接受治療的重要場所,而手術室內的多數治療需要對患者進行麻醉處理,麻醉患者的麻醉復蘇過程對于患者的身體健康維護也具有重要意義。在患者麻醉復蘇期間若沒有得到有效的護理干預,患者可能出現麻醉復蘇延遲或者生命體征異常等不良狀態,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具有不良影響[1],而麻醉復蘇室相關護理中心理護理是一項優質的護理干預手段,為了具體了解心理護理在麻醉復蘇室中的應用情況,本文選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全麻手術患者72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進行分析,內容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全麻手術患者72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36例,女性18例,男性18例,年齡11—62歲,平均年齡(35.47±5.82)歲;對照組患者36例,女性17例,男性19例,年齡13—64歲,平均年齡(36.89±6.23)歲。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沒有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全程接受常規的護理干預,根據患者手術相關要求做好術前準備以及患者的健康宣教,術中完成手術配合,術后根據患者的治療相關要求對患者進行對應護理干預,患者在麻醉復蘇室蘇醒期并不對其進行心理護理干預[2]。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心理護理干預,保證患者的情緒穩定:①麻醉復蘇室心理護理。為本組患者進行一系列針對性的麻醉復蘇室心理護理干預,在患者接受手術之前,護理人員可以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屬講解有關麻醉復蘇室中心理護理的相關情況,讓患者及患者家屬做好相應的準備,方便后續心理護理工作的進行[3]。患者手術完成并且送入麻醉復蘇室后,護理人員要盡快在患者身旁進行陪伴,留意患者在麻醉復蘇室內的意識恢復程度,當觀察到患者有意識恢復跡象之后,開始呼喚患者名字,在必要時可以讓患者家屬參與麻醉復蘇室的心理護理中,幫助呼喚患者名字,為患者提供安慰以及依靠。護理人員在為患者提供心理護理中,應當保證心理護理具有針對性和可靠性,盡量根據不同患者的狀態為其提供對應的心理護理干預。在心理護理期間,可以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性格等特點,給予患者不同的關愛和安撫,特別是部分年齡較小、心靈比較脆弱的患者,在心理干預其間應當格外注意對其進行引導,讓患者保持相對樂觀、積極的狀態,幫助降低其心理應激反應。②環境調節。在麻醉復蘇室給予患者心理護理的同時應當注意調節好環境狀態,保證患者治療環境內溫度、濕度適宜,營造干凈、整潔的治療環境能夠創造一個優質的恢復氛圍,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患者恢復。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向患者分發護理滿意度調查表,總分100分,根據患者打分將其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個等級,護理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總人數×100%。對患者在麻醉復蘇室恢復情況進行記錄,對比患者復蘇時間。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運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用“x±s”來表示計量資料,以t為結果檢驗,以百分數(%)表述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4]。
2 結果
2.1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19例,基本滿意15例,不滿意1例,護理滿意度為97.22%;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16例,基本滿意14例,不滿意6例,護理滿意度為83.33%。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復蘇時間
觀察組患者平均復蘇時間為(39.92±5.64)min;對照組患者平均復蘇時間為(60.31±6.28)min。觀察組患者的復蘇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心理護理在麻醉復蘇室患者復蘇期具有比較重要的作用,能夠促進患者的復蘇并且保證患者的身體健康。為麻醉復蘇室患者提供心理護理能夠讓患者在術后恢復階段獲得心理上的安慰,心理護理給患者提供的安撫和幫助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從而降低患者在術后復蘇階段由于緊張、驚恐等產生不良反應。另外在麻醉復蘇室中,由護理人員或患者家屬通過撫慰、呼喚等方式對患者進行復蘇相關護理,有利于在術后喚醒患者,縮短患者術后麻醉時間,避免了患者由于長時間麻醉導致的一系列身體上的負面狀態,有利于提升患者的康復速度。本次研究,觀察組接受了心理護理,對照組僅接受常規護理,對比其護理干預效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復蘇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心理護理在麻醉復蘇室中應用能夠提升患者術后麻醉復蘇的效率,改善患者身心健康,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意義,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吳紅.全麻術后患者麻醉復蘇室護理觀察與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03(45):119-120.
[2]孫一飛.頸椎手術后患者在麻醉復蘇室的護理探究[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S3):565-566.
[3]陳美華.優質護理在麻醉復蘇室全麻患者復蘇期的應用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16):78-80.
[4]殷龍珠.心理護理在麻醉復蘇室的應用嘗試[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0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