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研究對孕婦妊娠期實施營養護理的效果。方法:隨機選取我院妊娠期孕婦92例展開研究,按模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常規)和觀察組(孕期營養護理),對比分析兩組孕婦臨床指標和并發癥。結果:觀察組HDL、ApoA、鐵元素含量明顯較對照組高,TG明顯較對照組低,P<0.05。觀察組并發癥4.2%,對照組20.0%;P<0.05。結論:對孕婦妊娠期實施營養護理效果顯著,值得推廣借鑒。
關鍵詞:孕期營養護理;孕婦;妊娠并發癥;臨床效果
妊娠并發癥屬于孕婦妊娠期特有的不良反應,并且該種不良反應還會引發一系列相關疾病,例如臨床常見的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胎兒宮內窘迫以及羊水異常等,上述疾病嚴重影響孕婦身體健康,并且還會對胎兒分娩結果產生影響。由此可見,在孕婦妊娠過程中實施一系列的孕期護理管理至關重要[3]。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2018年2月-2018年12月內的92例孕婦分為2組,其中對照組(n=47):年齡23-36歲,平均(29.36±5.47)歲。觀察組(n=45):年齡24-36歲,平均(29.85±5.66)歲。對比分析92例孕婦基線資料,P>0.05。
1.2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嚴密監測孕婦血壓血糖等各指標,給予口頭健康宣教,確保孕婦注意日常飲食。
觀察組:孕期營養護理:(1)整體評估:在孕婦接受產檢期間對其展開整體評估,并且相關護理人員明確告知孕婦日常飲食清淡營養,并嚴格控制進食次數,并對主要進食的食物類型給予指導。依據用戶實際體重來對每日攝入的食物量進行計算,并且告知孕婦嚴格依照計算結果進行進食食物。(2)營養指導:安排專業的營養師以孕婦孕檢過程中的營養評估結果為依據,從而為孕婦制定具有針對性的飲食干預計劃。日常飲食多補充孕婦缺少的營養物質,并叮囑孕婦禁止進食辛辣刺激食物和腌制食物,并且告知家屬督促和監督孕婦。若孕婦妊娠期出現血糖水平較高情況,在嚴格限制其對糖分的攝入量,日常飲食以低糖食物為主。若孕婦存在輕微的貧血癥狀,早在日常飲食中多進食維生素。若孕婦血壓較高,則盯囑其盡量減少脂肪食物攝入;并且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蛋白質,高纖維,高維生素食物。詳細告知孕婦在不同的孕周期間需要補充的營養物質。例如孕期的首月,需要適量的補充葉酸。自第2個月開始,則需要補充適量維生素。第3-5月需要補充鎂元素、維生素A、維生素D以及鈣元素。第6-8月則需要攝入碳水化合物。(3)定期開展應用指導:對孕產婦制定相關的飲食計劃干預后需要督促其實施,在實施過程中護理人員加強對孕產婦營養期間的干預;嚴格控制孕產婦進食量和進食次數,并根據孕產婦身體狀況對上述干預方案進行調整。
1.3觀察指標
1.3.1對比兩種模式下兩組孕婦臨床指標情況;
1.3.2對比兩種模式下兩組孕婦并發癥(妊娠高血壓、糖尿病、羊水異常、宮內窘迫)發生率[3];
1.4統計學
此次研究所有產生數據均使用SPSS22.0系統做錄入處理,其中計量資料以(x±s) 體現,采用“t”值統計分析并做檢驗;計數資料均以n(%)體現,采用“x2”統計分析并做檢驗;組間比值以P<0.05認為具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對比兩種模式下兩組孕婦臨床指標情況
結果顯示觀察組HDL、ApoA、鐵元素含量明顯較對照組高,TG明顯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1.
2.2對比兩種模式下兩組孕婦并發癥發生率
觀察組孕婦并發癥4.2%,對照組20.0%;P<0.05,見表2。
3、討論
臨床研究證明影響孕婦及胎兒健康的因素較多,但其中運氣營養健康是最重要的。叮囑孕婦養成和科學有效的飲食習慣并攝入充足的營養,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孕婦和胎兒的身心健康,還能整體降低孕產婦妊娠期并發癥發生率。羊水異常、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胎兒宮內窘迫等臨床妊娠期常見的并發癥均與產婦身體營養狀況密切相關[3]。例如,若產婦營養過剩,則會引發妊娠糖尿病。若產婦體內微量元素不足,則會導致羊水異常。因此對產婦加強孕期營養護理干預至關重要。
此研究旨在分析對孕婦妊娠期實施營養護理的效果,特選取我院92例妊娠期孕婦展開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孕婦營養狀況較對照組好,并且妊娠期并發癥發生率僅為4.2%。由此可見在孕婦妊娠期實施營養護理干預效果顯著。并且此研究所得結論與前人研究基本保持一致。
綜上所述,在孕婦妊娠期間加強營養護理干預效果顯著,建議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于紅巖.孕期營養護理對孕婦妊娠并發癥的相關影響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49):9585-9585.
[2]梁偉凌.孕期營養干預對高齡二胎孕孕婦妊娠結局及并發癥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20):148-149.
[3]趙文蘋,羅躍,孫艷麗,等.孕期營養管理對妊娠糖尿病孕婦母嬰結局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8,4(3):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