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應蛋白在正常人群健康體檢中的意義。方法:選取在我院健康體檢中心行健康體檢者120名作為觀察組,選取正常健康人120例作為對照組,對兩組對象行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檢測。結果:觀察組Hcy、hs-CRP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觀察組120例,Hcy檢測異常率15.83%,hs-CRP檢測異常率12.5%,Hcy聯合hs-CRP檢測異常率19.17%。結論:在正常人群健康體檢中運用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可有效評估心血管疾病,臨床價值高。
關鍵詞: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應蛋白;正常人群;健康體檢
在王超等[1]學者報道稱,Hcy、hs-CRP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發展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作用。隨著大量臨床實踐證實,Hcy、hs-CRP成為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及預測因子,對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有較高的監測率及干預效果。隨著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呈逐年增加趨勢,臨床工作者逐漸意識到心血管疾病應做到預防為主,能判斷高危人群,及早預防治療。筆者就在正常人群健康體檢中采取Hcy、hs-CRP檢測,對其結果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在我院健康體檢中心行健康體檢者120名作為觀察組,男72例,女48例;年齡25-76歲,平均年齡(49.87±6.82)歲;選取正常健康人120例作為對照組,男70例,女50例;年齡26-75歲,平均年齡(50.824±7.01)歲;且膽固醇在2.9-5.2mmol/L,三酰甘油為0.56-1.7mmol/L;兩組研究對象基線資料差異并無顯著性(Pgt;0.05),可進行比較。
1.2方法
兩組研究對象空腹抽取外周靜脈血4mL,靜置30min,離心15min,3000r/min,提取上層血清。采取ELISA法檢測Hcy,激光散射比濁法檢測hs-CRP,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Hcy正常范圍:6.0-15.0μmol/L,hc-CRP正常范圍:≤1mg/L。
1.3觀察指標
準確記錄兩組研究對象的Hcy、hs-CRP水平,確定Hcy、hc-CRP異常檢出率。
1.4統計學方法
采取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研究內相關數據。計量數據經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取t檢驗;計數數據經百分比率(%)表示,采取x2檢驗,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研究對象Hcy、hs-CRP水平比較
觀察組Hcy、hs-CRP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觀察組Hcy、hs-CRP檢測異常率
觀察組120例,Hcy檢測異常率15.83%(19/120),hs-CRP檢測異常率12.5%(15/120),Hcy聯合hs-CRP檢測異常率19.17%(23/120)。
3 討論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危害人類身心健康的常見疾病,具較高的病死率及致殘率。有大量資料證實,Hcy是致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新型標志物,若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病情越嚴重,Hcy水平就越高。目前以將Hcy指標作為動脈粥樣硬化的獨立危險因素,通過降低Hcy水平,可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性。Hs-CRP作為炎性標志物,在動脈粥樣硬化形成與發展中占據著重要的作用,并也歸屬于動脈粥樣硬化的獨立危險因素[2]。
Hcy來源于人體內蛋氨酸代謝的中間產物,并未參與蛋白質的合成途徑,高Hcy血癥是腦梗死發病及腦梗死再發的獨立危險因素,當人體Hcy水平升高,有大量超氧化物、過氧化物產生,并會對血管內皮細胞造成損傷,使血管平滑肌增殖生長,影響血流通暢性。Hcy會增強人體血栓調節因子的表達,使血小板不斷聚集及黏附,使血栓形成。而且人體內Hcy水平受到人體蛋白質、脂肪及糖代謝的影響,若蛋白質、脂肪及糖代謝紊亂,會使脂質沉積,致高Hcy沉積,導致動脈狹窄。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一個炎性反應過程,持續的高炎癥反應,會加強粥樣斑塊的不穩定性,使斑塊脫落,致血管堵塞。Hs-CRP是反映機體炎性反應的敏感指標,可反映人體斑塊的穩定性,對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性及嚴重程度起到積極預測作用[3]。一般在健康人群中,hs-CRP幾乎不被檢測出來,若hs-CRP濃度升高,發生心肌梗死的風險性則提高3倍,腦卒中發生機率提高2倍。因此對hs-CRP的檢測,可有效判斷心血管疾病,并能作為正常人群健康體檢的主要指標,對判斷心血管疾病風險性有積極促進意義。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Hcy、hs-CRP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結果說明,正常人們在健康體檢中,普遍存在一定的組Hcy、hs-CRP水平升高現象,雖然未超過正常范圍,但依然有一定的風險性,臨床醫學工作者及人們應重視自身生活結構,積極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在檢測異常率發現,Hcy檢測異常率15.83%,hs-CRP檢測異常率12.5%,Hcy聯合hs-CRP檢測異常率19.17%。通過聯合Hcy與hs-CRP檢測,能提高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檢出率。
綜上所述,在正常人群健康體檢中運用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可有效評估及篩查心血管疾病,應用價值高,值得臨床推廣并應用。
參考文獻:
[1]王超,楊少華,徐風亮.經雙源CT檢查頸動脈斑塊性質與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5,38(6):410-413.
[2]張艷, 焦娟, 魏文青. 體檢人群中同型半胱氨酸聯合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的臨床意義[J]. 中國醫藥導報, 2014,11(23):80-82.
[3]白媛媛, 穆紅, 菊鵬,等.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與急性腦梗死發病的關系[J].廣東醫學, 2013, 34(22):3421-3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