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熱入血室一癥屬于外感范疇。往往此癥多發生于婦女,于婦女月經有關,如婦女產后小腹滿硬,按之作疼,小便短少,此為水血結聚陽明,熱入血室。不但婦女,但男子亦有此癥。關于婦女適斷適來期間,但因外感風寒之邪而發熱,往來寒熱如瘧疾癥狀,為熱邪乘虛而入胞中之血分,故氣分無病,則晝明,到了夜間,血分有熱,熱邪擾亂神明故夜間加重,如見鬼神,這是血入血室的特征。按輕重來說,月經沒有停止,這是邪入不深的特點,在治療上不得用瀉藥,只用小柴胡湯加梔子12克,丹皮12克,桃仁12克,二到三劑就可解決,如十余日或月余經水停止,腹脹而疼痛,將前方加土元10克,紅花12克,大黃15克,服藥前針刺期門穴,用瀉法勿用補法。徐州杏林保安堂: 于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七日,由中國中醫泰斗原衛生部中醫局局長呂炳奎為贊賞蔣沁霖大夫精求學術、濟世救人而題名。
關鍵詞:熱入血室癥;小柴胡湯;治療
熱人血室的辨證施治問題,《傷寒論》、《金匱要略》早有“……當刺期門……”,“……小柴胡湯主之”的記載。《醫方集解》釋之日:“婦人傷寒七八日。邪當傳里,值經水適來,則邪不入腑,乘虛而入血室,或經水適斷,表邪乘虛亦人血室……小柴胡湯在經主氣,在臟主血,故更能人血室”。所以小柴胡湯是治療熱人血室的主方。劉奉五曰:”方中柴胡、黃芩是主要藥,因為柴胡可以疏解肝氣,提舉陷入血室之外邪,使之透達而出;黃芩苦寒清熱,使半里之熱邪得以內徹;人參、姜、棗等調和營衛之品,旨在扶正以鼓邪外出。”但是臨證必須隨證化裁。錢潢說:“小柴胡中應量加血藥,如牛膝、桃仁、丹皮之類,其脈遲身涼者,或少加姜、桂及酒制大黃少許,取效尤速,所謂隨其實而瀉之也。若不應補者,人參亦當取去,尤未可執方以為治也”。許叔微治一“熱人血室”證,“以小柴胡湯加生地黃,三投熱除,無汗而解”。劉奉五更有細致的加減體會,實為經驗之談。中醫古代醫藉中,如《本事方》等也有病案記載,證明用小柴胡湯和刺期門法,治療“熱入血室”確有實效。
例一:
友人中醫張大夫之妻2000年9月患病類瘧疾狀,張大夫治之無效,又請老中醫魏大夫治之,服藥數劑亦無效,乃求治于余,診斷日期2000年10月6日。
望患者舌質紅,舌苔色微黃,目神如驚惶狀,觸脾臟腫大,因詢月經幾時來?曰三日前來一次,來時適逢發大熱,才來一日即止,余復問經停后見鬼否?曰:經停至夜則見鬼矣,問為何狀?曰:我本住南屋,因在南見鬼故移住堂屋,孰知自搬到堂屋后,鬼仍照來,有穿黃者,有穿紅者,有穿綠者,我坐則環而坐,我睡則爭入被窩,天晚即來,天明即去,長此以往,如之奈何?余曰:無憂也,此乃熱入血室,其血為熱所擾,滯而不行,人身之神藏于血,而游于脈,熱擾心神,則神明亂而妄生,瘀血即死魄,肝魂觸之即見鬼,氣為血之帥,氣阻血瘀,導致營衛失調,而生寒熱,此乃內身之病變,非身外有鬼為崇。于是就用小柴胡湯加:當歸12克,赤芍12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紅花12克,丹皮12克,大黃12克(柴胡24克,半下18克,黃芩6克,甘草6克,生姜24克,大棗6個,黨參10克)。
服一劑大熱退,鬼即去,仍以原方加鱉甲50克,青皮12克,三棱10克,莪術10克以消脾腫大,服七劑熱退凈,腫塊消失大半,后不復服藥而愈。
按:此病因熱久而致脾大,月經因熱擾而滯于子宮,人之心主血,肝藏血,脾統血,三臟均與血室相關,故見紅綠黃三色之鬼。內經曾言,五臟之病能見五色之鬼,信哉不誣。
例二:男子血入血室
豐縣首先鄉張柚村張義,男45歲,因重感冒到鄉鎮醫院治療,病者往來寒熱,厥逆不盡,經西醫治療發熱減輕,但作渴頭汗,經六天治療,當日下午突然高熱發狂,胡言亂語,見鬼神,每天下午出汗,冷感輕,治療無效。西醫大夫說這是精神病,得轉院治療,病者家屬要求找中醫會診,病者家屬通過關系找到余。在會診時余根據口渴、頭出汗,是陽明篇16條。陽明狂熱,熱入血室病,先以刺期門穴,下針不半小時身上有汗,病人安靜下來,起針后開方取藥未煎,病人要飲吃,用小柴胡湯加梔子12克,丹皮12克,大黃15克,服藥一劑后病人自言無病。
按:關于血入血室全屬外感范圍,但亦有屬于內傷者,但余本人水平不高,敬請中醫界同志指教。
本所的由來,有兩個美麗的傳說:一、據傳三國時期吳國有位神醫董奉,醫德醫術很好,醫好病人從
不收回報的禮品,只求病人為他種幾株杏樹,數年后,就成了一個好大的杏樹林。后來常用“杏林春滿” \"譽滿杏林”等語稱頌醫家。
“保安堂”是神話傳說《白蛇傳》中許仙開設的,他不圖名利,不分貴賤,兢兢業業,為廣大群眾治病,深得人們的好評。
中醫泰斗呂炳奎愿蔣大夫能如董奉那樣醫德高尚,醫術精湛,像許仙那樣全心全意濟世救人,欣然提筆,為本所命名“杏林保安堂”。
蔣沁霖大夫自幼習醫,師承山東名老中醫王吉霖,潛心學習中醫內科雜病,深得真傳;受湖北省名老中醫汪鵬程和豐縣名老中醫岳洪杰的精心栽培,學習針灸、婦科;后又受呂炳奎、巫君玉等名醫的悉心指點。
他深感中醫博大精深,更是“刻求古訓、精勤不倦”,在治療疑難雜癥方面,他不斷推陳出新,靈活運用豐富的臨床經驗,對各型肝炎、腎病綜合癥、肺結核、血液病、婦科病等有獨特的療效,受到了人們的一致好評!
參考文獻:
[1]范悅義,范建偉.熱入血室證治驗1例[J].山西中醫,2011,27(08):21.
[2]楊兆文.溫病熱入血室并熱結旁流治驗[J].四川中醫,1996(02):44.
[3]張學文.乙腦后熱入血室1例治驗[J].陜西新醫藥,1976(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