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討對卵巢癌腸道轉移術后患者采用腸外營養的臨床觀察及其護理干預。方法:隨機選取我院于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間72例卵巢癌腸道轉移術后患者,對其均應用腸外營養支持干預,其中36例患者配合常規護理干預納入對照組,余下36例患者配合綜合性護理干預納入觀察組,將兩組患者護理效果進行評價分析。結果:干預后,觀察組患者SAS評分及SDS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觀察組護理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結論:卵巢癌腸道轉移術后患者采用腸外營養是非常必要的,而同時配合綜合護理干預可改善患者焦慮、抑郁情緒,促使患者更滿意護理服務。
關鍵詞:卵巢癌;腸道轉移術后;腸外營養;護理
卵巢癌屬于常見的婦科腫瘤之一,其發病率正處于持續上升趨勢,極易對患者生命健康帶來嚴重威脅[1]。臨床上,針對卵巢癌患者的治療普遍是采取外科手術手段,而腸切除術因由于手術范圍和損傷較大,因此患者往往需要長時間的禁食,這也導致營養不良損傷器官組織。通過胃腸外營養支持,則可以對患者繼續治療提供有利保障[2]。本次研究,通過選取我院72例卵巢癌腸道轉移術后患者,對其均應用腸外營養支持干預并根據不同護理方案分為兩組,旨在分析對卵巢癌腸道轉移術后患者采用腸外營養的臨床觀察及其護理干預效果,具體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間72例卵巢癌腸道轉移術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均應用腸外營養支持干預,并分為觀察組(n=36)和對照組(n=36)。其中觀察組患者年齡37-65歲,平均(51.85±4.13)歲,包括:上皮性癌28例,生殖細胞腫瘤8例。對照組患者年齡37-67歲,平均(52.20±4.37)歲,包括:上皮性癌27例,生殖細胞腫瘤9例。經核實,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無顯著差異(Pgt;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胃腸外營養支持治療前,仔細了解患者是否有藥物過敏史,耐心向其解釋營養支持的必要性及作用。取得患者理解和配合的同時,告知輸液過程中的相關注意事項。其中對對照組患者行常規護理和病情觀察,對觀察組患者則采取綜合性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在配備有空氣凈化臺、層流空氣的配置中心完成營養液的配置,配置前應確定議營養液配置比例與配置程序。全營養混合液組成:葡萄糖、脂肪乳、氨基酸、電解質、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等,將營養液灌注到3L靜脈營養袋,并在3L袋上詳細標注患者的姓名、床號、成分表及所含成分等信息。當日配置的營養液需要在當天輸完,24h內勻速輸注,若因故無法輸注完的應置于冰箱中進行保存,最長時間不可超過48h,以防止生物利用價值降低。
(2)營養液的輸注需按時按量,輸注速度不宜過快,通常情況下每分鐘滴數維持在40-60滴為宜,輸注用時控制在12-18小時間。治療期間,嚴密觀察患者是否存在胃腸道反應、低血糖癥狀,每間隔4小時測量患者體溫、呼吸、血壓及脈搏等指標水平。遵從醫囑進行血、尿標本的采集,對患者存在的異常情況予以對癥處置。
(3)消毒穿刺點周圍皮膚,應用3M透明貼膜,更換留置針時需同時更換貼膜。若發現貼膜被污染、卷邊及脫落等情況應立即更換。
(4)穿刺的工具與部位應根據患者情況慎重選擇,護理人員要持續強化自身的穿刺技術,盡量避免穿刺引起患者機械性損傷,有利于防止靜脈炎。而對于已經發生靜脈炎的患者,應該立即停止輸注,若有外滲情況則使用透明質酸進行局部封閉。
(5)腸外營養液輸注期間有較大幾率會出現肝臟損害、電解質紊亂、糖代謝紊亂等相關并發癥,要注意穩定輸注的速度,嚴密監測患者的血糖、肝腎功能及電解質,以便于為醫生調整營養液提供依據。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運用SAS評分及SDS評分評價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得分越高則代表患者焦慮及抑郁情緒越明顯;自行擬定問卷調查患者護理滿意程度,得分80-100分為滿意,60-79為基本滿意,低于60分為不滿意。護理總滿意率=滿意率+基本滿意率。
1.4 統計學處理
SPSS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X2檢驗,計量資料以t檢驗,Plt;0.05為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SAS評分及SDS評分比較
經干預后調查,觀察組患者SAS評分及SDS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詳情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滿意20例,基本滿意14例,不滿意2例,綜合護理總滿意率為94.44%(34/36)。對照組患者滿意15例,基本滿意12例,不滿意9例,綜合護理總滿意率為75.00%(27/3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
3 討論
本次研究中,通過選取我院收治的72例卵巢癌腸道轉移術后患者,對其均行腸外營養支持治療同時配合不同護理干預方案,其中36例患者采取常規護理納入對照組,余下36例患者則采取綜合性護理納入觀察組。經研究結果分析,干預后觀察組患者SAS評分及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充分表明該護理干預方案具有消除患者焦慮及抑郁情緒的作用,另外觀察組患者護理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lt;0.05),也顯示該護理方案可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卵巢癌腸道轉移術后患者采用腸外營養是非常必要的,而同時配合綜合護理干預可改善患者焦慮、抑郁情緒,促使患者更滿意護理服務。
參考文獻:
[1]趙淑波.淺析宮頸癌及卵巢癌術后深靜脈栓塞的臨床護理方法[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1):145-146.
[2]胡紅娟,汪和美,趙春.舒適護理在卵巢癌患者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20):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