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ICU患者病情較為嚴重,存在變化迅速、突發性的特征,為護理工作帶來非常大的難度,患者容易出現致死、致殘等重大的問題,護理工作人員一定要承擔起責任風險,從而增加了其心理壓力。在長時間的心理壓力的影響之下,護理工作人員會不斷的產生心理狀態不理想、緊張、焦慮等情緒,直接對工作效率產生影響,因此,文中將具體探究ICU護理人員心理壓力的來源,提出有效的干預策略。
關鍵詞:ICU;護理人員;心理壓力;干預策略
醫院當中ICU屬于重點的科室,作為專門收治急危重癥患者的一個場所,因為患者病情較為危急,而且變化的速度非常快,大部分特殊的救治措施一定要立即進行實行。可是因為護理工作人員長時間工作在臨床第一線上,具有較大的責任,承擔較高的風險,工作較為不穩定等情況會影響護理工作人員的心理健康,特別是在ICU這種特殊科室工作的護理人員。經過調查可以了解到,ICU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情形顯著要低于全國普通科室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情況,而且大部分ICU護理人員在碰到問題大部分采用消極的應對方式,就非常容易造成護理人員身體機能下降,工作效率降低。所以,文中探討ICU護理人員的心理壓力原因,提出針對性的干預策略,為緩解護理人員工作壓力,提高護理質量水平有很大的幫助。
一、ICU護理人員心理壓力
1工作強度大
ICU 作為隔離病房,不需要家屬陪護,患者的各項治療以及生活護理,包括為病人吃飯、更衣、洗澡等,ICU護理人員都需要親力親為。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部分人群的體重不斷超標,給護理人員的體力帶來較大的挑戰。因為ICU護理人員人數不夠,搶救病人時不能及時的展開記錄,一般要等到搶救之后再進行補充搶救記錄,所以ICU護理人員經常加班,下班后也不能得到身心放松,工作強度大,長時間的體力透支。
2夜班多,工作時間不規律
大多數的年輕護理人員,晚夜班較多,導致生活并不規律,生物鐘亂,嚴重的透支自身的體力,導致身體內分泌失調,輕的可能會產生痤瘡,嚴重的會出現記憶力降低、失眠、易怒等問題。
3工作環境差
因為ICU的特殊醫療環境和封閉式的管理,工作范圍只是局限于病房里,具有較小的流動性,所以護士容易產生一種被囚禁的感受。ICU的護理人員與外部的溝通交流比較少,并且時常會面對死亡等極其痛苦的場面非常容易造成護理人員產生不良的心態。與此同時,ICU病房中各種儀器設備的報警聲音以及病人的疼痛呻吟聲,這些噪音都會造成護理人員的身體以及心理機能降低產生各種不良情緒。
二、ICU護理人員心理壓力的干預策略
1科學安排工作
醫院要貫徹落實人性化的管理理念,按照實際的工作強度、工作具體內容以及護理人員的自身醫院展開科學安排工作,采用強弱結合排班的方法,需要具有豐富護理經驗的人員與缺乏護理經驗的護理人員想搭配,保證充分的做好護理工作。為了更好的提高護理質量水平,要嚴格按照護理工作人員的能力、性格特點等展開工作安排,與此同時,主動的與護理人員展開溝通,掌握護理人員的心理狀態,提供一定的幫助,調動起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2建立良好的激勵機制
作為醫院中護理技術含量非常高的ICU科室,醫院要在福利待遇上有所傾斜。各階層的管理人員要為護理工作人員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重視為護理人員提供精神以及物質上的獎勵,進而不斷的激起護理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減輕護理人員的擔憂。醫院要提高準入門檻,選擇ICU的護理人員當中要選擇具有較強應激能力、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人員,要為具有高學歷、工作優秀的人員提供進修、深造、外出考察的機會,在工作當中提供晉升的機會,工作當中提供重要任務,為醫院提供更多人才。
3改善工作環境
醫院要不斷地改善ICU病房以及生活區的環境,在生活區當中播放一些較為輕松的音樂,為護理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圍,讓護理人員能夠感受到溫馨的感覺,從而提高護理人員對工作的滿意程度。平時要盡量多的開展活動,從而讓護理人員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幫助護理人員建立起良好的同事關系,讓護理人員能夠在工作當中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從而良好的調節工作緊張程度,減輕心理壓力,保證護理人員合理飲食,掌握好營養有關知識與健康之間的關系,加強自身的營養,降低疾病的出現率。
總兒言之,ICU病房的護理人員工作性質,導致其心理壓力不斷增大,所以要對護理人員展開科學有效的干預,減少護理人員的心理壓力,讓護理人員保持樂觀積極的心理狀態,加強護理人員的抗壓能力,從而才能保障ICU護理人員在ICU病房工作當中的工作效率,不斷提高護理質量水平。
參考文獻:
[1]王威,王玲.ICU護理人員心理壓力與干預策略探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20):136-137.
[2]代真利.ICU護理人員心理壓力及干預策略探究[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07):180-181.
[3]孫姝玲,韓娟.ICU護理人員心理壓力及干預策略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6):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