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討論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來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88例患者,按入院序號分為兩組,奇數號為對照組,偶數號為觀察組,即每組44例患者,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給予人性化護理模式,將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結論為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模式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減輕患者焦慮感和抑郁感,提高護理質量,值得廣范應用。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模式;手術室護理;應用效果
手術室屬于醫院重要醫療部門,因其特殊性其位置所在尤其重要,手術室應與手術科室以及醫料庫、術后蘇醒室等臨近,因手術復雜得操作過程,使得醫護人員工作量大的同時,也為患者增加了心理負擔,抓好手術室的環境、手術所需的物品、醫護人員及病人的衛生環節,能夠有效防止感染,保證手術的成功[1-2]。每位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負擔,手術中的人性化護理模式顯得十分重要,人性化的護理模式能夠滿足患者生理及心理需求,讓患者在整個救治過程中保持良好狀態,很好地配合醫護人員以保證手術能夠順利進行,縮短患者住院時間的同時讓患者心靈舒適,提高手術效果并有助于患者預后[3-4]。本文特對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來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88例患者進行了不同護理方式的討論分析,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來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88例患者,按入院序號分為兩組,奇數號為對照組,偶數號為觀察組,每組44例。其中對照組男24例,女20例;年齡21-71歲,平均(44.17±8.42)歲;發病到手術天數1-11d,平均(5.67±2.43)d;骨科手術11例,普外科手術14例,胸外科手術11例,其他外科手術8例,局麻21例,全麻10例,硬膜外麻醉13例。觀察組男22例,女22例;年齡24-72歲,平均(45.32±7.56)歲;發病到手術天數1-9d,平均(5.25±2.64)d;骨科手術10例,普外科手術12例,胸外科手術13例,其他外科手術9例,局麻19例,全麻9例,硬膜外麻醉16例。兩組患者均為首次手術,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字同意,兩組患者均無語言溝通障礙且無急診患者。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gt;0.05),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行常規護理方法;對觀察組患者行人性化整體護理方法,其內容為:手術前人性化整體護理的重點在于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幫患者減輕心理壓力。護理人員首先了解患者的一般資料及患者的檢查結果,與手術醫生進行聯系,了解患者手術體位、麻醉方式以及手術過程中所需要用到的手術器械;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耐心、細心為患者介紹手術先進的儀器設備,為患者講述手術成功案例,可指導患者進行特殊體位的鍛煉,讓患者能夠盡快進入到角色中,提前了解手術時需要配合的地方;患者進入手術室后了解手術的基本過程,為患者樹立信心,進而有效提高患者依從性;在整個護理期間,時間不應超過20min,不讓患者產生疲勞感。
1.3 觀察指標。
①患者術前及術后對其進行W.K.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和W.K.Zung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將SAS的20個項目的各個得分相加再乘以1.25取得整數部分就得到標準分,標準分越高,癥狀越嚴重,按照中國常模,SAS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0分,50分以下為正常,其中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69分以上為重度焦慮;SDS共20項目標準分小于50分為無抑郁,標準分大于等于50分且小于60分為輕微至輕度抑郁,標準分大于等于60分且小于70分為中至重度抑郁,標準分大于等于70分為重度抑郁;②術后對患者進行護理質量評分問卷調查,從手術環境、護理安全、服務態度、治療效果四個方面進行評分判定,分數越高代表護理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分析。
研究所得數據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行t檢驗,Plt;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SAS的比較。經評定發現,兩組患者在術前的SAS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gt;0.05),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在人性化護理后的SAS評分與對照組呈明顯差異
(Plt;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兩組患者SDA的比較。經評定發現,兩組患者在術前的SDS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gt;0.05),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在人性化護理后的SDS評分與對照組呈明顯差異
(Plt;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3、討論
對臨床患者而言,手術無論大小,患者在手術前均會存在緊張、焦慮的心理壓力,患者臨床表現主要為食欲下降,睡眠質量降低等,這對患者而言會影響其手術效果。對患者行以手術前護理及手術中護理十分關鍵,而傳統的手術工作是在患者手術期間短暫時間為患者進行護理,且措施統一,無針對性,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手術室的護理內容也在不斷更新,主要強調手術期間整體護理,并根據患者的不同,行適于個人的整體化護理。人性化護理近年來不斷被提出,只有患者在人性化護理中才能感受關懷,進而提高臨床護理滿意程度,提高術后康復效果。
綜上所述,對手術患者行人性化整體護理臨床效果較佳,臨床中予以推廣及應用。
參考文獻:
[1] 林紅.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6,19(01):126-129.
[2] 郝雪梅.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08):186-187.
[3] 陳華容.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48):244+247.
[4] 杜瑩.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62):121.